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052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气浮接触区、气浮分离区与清水池;所述反应区外接进水管,所述反应区与气浮接触区之间连接过水管,且气浮接触区内安装有释放器,气浮接触区下方设有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气浮接触区与气浮分离区之间设置导流板隔板,且气浮分离区底部设有若干泥斗,气浮分离区上部设有刮沫机与泥槽;所述气浮分离区与清水池通过下部的集水管连通,且清水池上部外接出水管并设置水位控制阀;还包括溶气罐,所述溶气罐一端通过水泵连接清水池,溶气罐另一端与气浮接触区的释放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设备是一类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气浮方式可分为散气气浮、溶气气浮(包括真空气浮法)与电解气浮法。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设备较其它固-液分离设备具有投资少、占地面极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散气气浮法的缺点:(1)微气泡曝气气浮法:扩散板上的孔容易堵塞,导致气泡量少而不均匀,气浮效果不是很好;(2)叶轮气浮法:形成气泡尺寸较大(d>1mm),气泡上升速度快,比表面积小,与悬浮物的接触时间短,气浮效果不是很好。溶气气浮法的缺点:溶气真空空气气浮法:常压下,空气溶解度低,气泡数量有限;需要密闭设备维持真空,运行维护比较困难;所有设备在密封的气浮池内,气浮池结构复杂,运行维护管理不便。电解气浮法的缺点:耗电量大,投资成本高;运行管理较复杂,操作不便;电极板容易结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浮设备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气浮接触区、气浮分离区与清水池;所述反应区外接进水管,所述反应区与气浮接触区之间连接过水管,且气浮接触区内安装有释放器,气浮接触区下方设有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气浮接触区与气浮分离区之间设置导流板隔板,且气浮分离区底部设有若干泥斗,气浮分离区上部设有刮沫机与泥槽;所述气浮分离区与清水池通过下部的集水管连通,且清水池上部外接出水管并设置水位控制阀;还包括溶气罐,所述溶气罐一端通过水泵连接清水池,溶气罐另一端与气浮接触区的释放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区内设有搅拌机。作为优选,所述释放器为TJ型。作为优选,所述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泥斗、中央管、反射板,所述过水管连接中央管。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区、竖流式沉淀池、泥斗、泥槽、清水池均设有排污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增加气浮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设备不容易堵塞;基建投资、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方便;设备运行维护便利,能减少人力成本,使用寿命长;符合国家绿色节能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浮接触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100、气浮接触区200、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所述反应区100外接进水管1,所述反应区100与气浮接触区200之间连接过水管14,且气浮接触区200内安装有释放器3,气浮接触区200下方设有竖流式沉淀池11;所述气浮接触区200与气浮分离区300之间设置导流板隔板15,且气浮分离区300底部设有若干泥斗12,气浮分离区300上部设有刮沫机6与泥槽7;所述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通过下部的集水管8连通,且清水池400上部外接出水管10并设置水位控制阀9;还包括溶气罐5,所述溶气罐5一端通过水泵4连接清水池400,溶气罐5另一端与气浮接触区200的释放器3连接;所述反应区100内设有搅拌机2;所述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泥斗12、中央管16、反射板17,所述过水管14连接中央管16;所述反应区100、竖流式沉淀池11、泥斗12、泥槽7、清水池400均设有排污口13。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反应区100,在搅拌机2的搅拌下充分反应后通过过水管14进入气浮接触区200;气浮接触区200设置竖流式沉淀池11,过水管14与竖流式沉淀池11的中央管16连接,进水后,经过反射板17从竖流式沉淀池11向上流入气浮接触区200,使得无法被气浮的大颗粒,沉淀至泥斗12;气浮接触区200设置释放器3,污水与释放器3释放的溶气水充分混合接触,使水中絮体充分吸收粘附微小气泡,然后经导流板隔板15进入气浮分离区300;絮体在气泡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层,浮渣由刮沫机6刮至泥槽7,下层的清水经集水管8集流至清水池400;清水池400一部分供回流溶气水使用,另一部分剩余清水经过水位控制阀9控制水位后通过出水管10排放。通过水位控制阀9控制气浮分离区的水面高度,当水面上的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后,由刮沫机6刮入泥槽7;清水经水泵4加压,经控制阀进入溶气罐5,空气与水在溶气罐5中溶解分离与循环,充分溶气后的水经阀至释放器3释放入气浮接触区200。气浮分离区设置若干泥斗12,部分比重较大,不能通过气浮去除的固体利用自身重力沉降在泥斗12中,经过排污口13排至污泥浓缩池。本气浮沉淀一体化设备设有放空管和钢爬梯,便于日常巡查及检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100)、气浮接触区(200)、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所述反应区(100)外接进水管(1),所述反应区(100)与气浮接触区(200)之间连接过水管(14),且气浮接触区(200)内安装有释放器(3),气浮接触区(200)下方设有竖流式沉淀池(11);所述气浮接触区(200)与气浮分离区(300)之间设置导流板隔板(15),且气浮分离区(300)底部设有若干泥斗(12),气浮分离区(300)上部设有刮沫机(6)与泥槽(7);所述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通过下部的集水管(8)连通,且清水池(400)上部外接出水管(10)并设置水位控制阀(9);还包括溶气罐(5),所述溶气罐(5)一端通过水泵(4)连接清水池(400),溶气罐(5)另一端与气浮接触区(200)的释放器(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沉淀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100)、气浮接触区(200)、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所述反应区(100)外接进水管(1),所述反应区(100)与气浮接触区(200)之间连接过水管(14),且气浮接触区(200)内安装有释放器(3),气浮接触区(200)下方设有竖流式沉淀池(11);所述气浮接触区(200)与气浮分离区(300)之间设置导流板隔板(15),且气浮分离区(300)底部设有若干泥斗(12),气浮分离区(300)上部设有刮沫机(6)与泥槽(7);所述气浮分离区(300)与清水池(400)通过下部的集水管(8)连通,且清水池(400)上部外接出水管(10)并设置水位控制阀(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云鹏周志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