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油门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199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油门台,包括:控制台本体,该控制台本体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顶部开口;操纵杆,该操纵杆经由顶部开口安装在控制台本体内,并能够相对于控制台本体在前端极限位置与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围绕控制台本体设置,并用于安装到飞机驾驶舱的中央操纵台上,安装装置构造成能够围绕控制台本体可释放地固定在控制台本体的不同高度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机油门台能够方便地调整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机组成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油门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油门台,尤其是可调高度的飞机油门台。
技术介绍
飞机油门台是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操纵器件,包含操纵杆和控制台本体,操纵杆前推使发动机推力增大,操纵杆后拉使发动机推力减小。操纵杆前极限位置是使发动机推力增大到最大推力,一般用于飞机起飞或者复飞,操纵杆后极限位置是使发动机推力降至最小推力(慢车),一般用于飞机着陆或地面静止。飞机油门台安装于飞机驾驶舱的中央操纵台上,由于中央操纵台上安装的飞机操纵器件众多,油门控制装置一般安装于中央操纵台的前部位置,并需满足可达性要求。根据民航法规25.777(c)要求:操纵器件相对于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和布局,必须使任何身高158厘米(5英尺2英寸)至190厘米(6英尺3英寸)的最小飞行机组成员就座并系紧安全带和肩带(如果装有)时,每个操纵器件可无阻挡地作全行程运动,而不受驾驶舱结构或最小飞行机组成员衣着的干扰。在飞机着陆过程中,飞机需要逐渐降低飞行高度,油门操纵杆一般位于最小推力位置,但若在着陆中发现影响着陆的紧急情况,飞行员需要后拉飞机驾驶杆使飞机快速抬头爬升,同时前推油门操纵杆至前极限使发动机推力增加至最大推力,以使飞机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油门台(10),包括:控制台本体(7),所述控制台本体(7)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顶部开口(71);操纵杆(1),所述操纵杆(1)经由所述顶部开口(71)安装在所述控制台本体(7)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台本体(7)在前端极限位置与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安装装置(8),所述安装装置(8)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设置,并用于安装到飞机驾驶舱的中央操纵台上,所述安装装置(8)构造成能够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不同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油门台(10),包括:控制台本体(7),所述控制台本体(7)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顶部开口(71);操纵杆(1),所述操纵杆(1)经由所述顶部开口(71)安装在所述控制台本体(7)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台本体(7)在前端极限位置与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安装装置(8),所述安装装置(8)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设置,并用于安装到飞机驾驶舱的中央操纵台上,所述安装装置(8)构造成能够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不同高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油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7)在上端设有把手(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油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8)包括呈“凹”字形的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彼此相对连接安装以形成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内部轮廓,所述内部轮廓具有与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外周表面接触配合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油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8)为带有周向开口的长方形框体,具有围绕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内部轮廓,所述内部轮廓具有与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外周表面接触配合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飞机油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7)的外周表面和/或所述内部轮廓的内表面具有凹凸条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油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杰飞周宇穗张垠博马显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