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机翼复合材料后缘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体飞行器结构或智能化飞机结构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机翼复合材料后缘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绿色航空技术提出的对民用飞机能源减少和对飞机噪音降低的要求,以及材料和结构技术的快速发展,飞机机翼后缘活动面已由传统的刚性结构逐步发展为与主机翼无缝连接并可变形和承载的柔性结构,称之为可变弯度后缘结构。如果这一可变弯度后缘结构还具有感知和控制功能,则称为智能化后缘结构、智能化可变弯度后缘结构或智能化机翼可变弯度后缘结构。可变弯度后缘实现了机翼主翼面到后缘翼面之间的无缝、连续、光滑柔性,并且可以承载。对无人机而言,可变弯度后缘可提高其巡航能力和减少RCSRadarCross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对战斗机而言,可变弯度后缘可提高其机动性、增加航程、降低起降时噪音和减小RCS;对于大型飞机而言,可变弯度后缘可提高其有效载荷、增加航程等。由此可见,可变弯度后缘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将柔性自适应机翼技术列为保证美军在下个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技术之一。NASA先后实施了任务自适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机翼复合材料后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缘系统由后缘结构、后缘驱动机构和后缘感知与控制系统3部分组成;其中后缘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基板(3)、大变形蒙皮(1)、柔性蜂窝(2),所述复合材料基板(3)安装在机翼安定面后梁(9)上;后缘驱动机构包括气动肌肉驱动器(13)、钢索(6)和气源(22);后缘感知与控制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18)和驱动软件组成;后缘驱动机构中的气动肌肉驱动器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机翼安定面前梁(11)、后梁(9)上,限位柱(7)固定在复合材料基板(3)上,钢索(6)穿过限位柱(7)的孔后,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驱动器(13)和后缘边条(4)连接,实现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机翼复合材料后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缘系统由后缘结构、后缘驱动机构和后缘感知与控制系统3部分组成;其中后缘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基板(3)、大变形蒙皮(1)、柔性蜂窝(2),所述复合材料基板(3)安装在机翼安定面后梁(9)上;后缘驱动机构包括气动肌肉驱动器(13)、钢索(6)和气源(22);后缘感知与控制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18)和驱动软件组成;后缘驱动机构中的气动肌肉驱动器两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机翼安定面前梁(11)、后梁(9)上,限位柱(7)固定在复合材料基板(3)上,钢索(6)穿过限位柱(7)的孔后,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驱动器(13)和后缘边条(4)连接,实现对后缘驱动结构的安装;控制计算机(15)通过电磁比例阀(21)与气动肌肉驱动器(13)连接,实现对后缘结构变形的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机翼复合材料后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缘系统总体布局是后缘结构位于机翼的后部与机翼安定面(19)无缝连接;后缘结构为带基板的全高度蜂窝结构;气动肌肉驱动器(13)位于安定面(19)内,采用钢索(6)连接后缘边条(4),由各限位柱(7)控制钢索(6)的位置,与控制计算机(15)配合实现对后缘结构的驱动;光纤光栅传感器(18)位于复合材料基板(3)内,实现对后缘的变形感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庆华,王进,尹维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