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11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领域,尤其是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针对现有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直流充电开关和交流充电开关,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直流充电枪和交流充电枪,壳体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通风孔,且通风孔内设置有防尘网,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直流充电接口和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有直流充电模块,交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变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体积小,生产成本低,有效的降低了交直流一体充电桩的设备成本和占用空间,散热效果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快捷舒适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排放尾气、制造噪音,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无法回避的负面影响,因此,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热点。由于电动汽车蓄电池蓄电能力有限,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功能的充电桩的发展。公知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三种,规模较大的充电站有能力拥有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充电桩,而对于小型停车场、居民小区或高速公路服务区,由于其设备成本和空间成本的要求,一般只能拥有一种充电桩,而为了满足不同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需求,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成为其拥有充电桩的首选,但是现有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对搭建场所的体积和环境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2)、直流充电开关(3)和交流充电开关(4),壳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直流充电枪(5)和交流充电枪(6),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通风孔(7),且通风孔(7)内设置有防尘网(8),壳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直流充电接口(9)和交流充电接口(11),直流充电接口(9)通过导线连接有直流充电模块(10),交流充电接口(11)通过导线连接有变压器(12),壳体(1)内设置有充电控制器(13),充电控制器(13)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壳体(1)内,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行安装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多功能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2)、直流充电开关(3)和交流充电开关(4),壳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直流充电枪(5)和交流充电枪(6),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通风孔(7),且通风孔(7)内设置有防尘网(8),壳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直流充电接口(9)和交流充电接口(11),直流充电接口(9)通过导线连接有直流充电模块(10),交流充电接口(11)通过导线连接有变压器(12),壳体(1)内设置有充电控制器(13),充电控制器(13)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壳体(1)内,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行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15),壳体(1)的另一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6),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相靠近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板(17),两个转动板(17)相靠近的侧壁上固定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