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02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和调温风入口的主风道、与主风道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本一次风道还包括均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风道与第一容量风道相连通处的至少一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流板、设置在容量风测量元件上游的气流均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在主风道和容量风道内均设置导流板对气流进行导流,稳定其内部的气流场;同时在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上游设置气流均布器,为容量风测量元件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场,并且保证容量风测量元件正对气流来流,使容量风测量元件能够准确测量容量风的风量大小。

A Primary Air Channel at the Inlet of a Low Speed Coal M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imary air duct at the entrance of a low-speed coal mill, comprising a main air duct with a hot primary air inlet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air inlet, a first capacity air duct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air duct and a second capacity air duct. The first capacity duct and the second capacity duc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apacity wind measuring elements. The primary air duct also includes a flow equalizing devic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first guide plate for guiding air flow at the junction of the main air duct and the first capacity air duct, and an air distributor arranged upstream of the capacity air measuring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imary air duct at the entrance of a low-speed coal mill, in which a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in both the main air duct and the capacity air duct to guide the air flow and stabilize the internal air flow field; at the same time, an air flow distributor is arranged upstream of the capacity air measuring element to provide a stable air flow field for the capacity air measuring element, and to ensure that the capacity air measuring element is flowing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to make the capacity air flow. The measuring element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air volume of the capacity w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11和调温风入口12的主风道1、与主风道1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其中,调温风入口12位于热一次风入口11的下游、第一容量风道2与调温风入口12下游的主风道1相连通,第二容量风道3与第一容量风道2下游的主风道1相连通。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4,用于测量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的容量风风量;第一容量风道2和第二容量风道3内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容量风风量的容量风调节门8。但是,当容量风量测量元件4设置在最优点时,其距离容量风引出点太近,使得发展段很短,会造成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调温风入口11距离第一容量风道2入口也非常近,容量风测量元件4所需要的流体发展段也无法满足要求,同样会造成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容量风测量元件4截面处的气流场必然非常紊乱,无法为容量风测量元件4提供一个均匀流场的外部环境,造成在线磨煤机入口容量风量无法准确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能够提升容量风测风元件截面处的流场均匀性,使容量风测量元件能够准确地测量容量风的大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和调温风入口的主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所述调温风入口位于所述热一次风入口的下游、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调温风入口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第二容量风道与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所述一次风道还包括均流装置,所述均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与第一容量风道相连通处的至少一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量风道和第二容量风道内的气流均布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主风道连通处的上游方向,另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方向,所述气流均布器设置在所述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上游。优选地,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便于气流自主风道流入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且引起流场紊乱程度较小。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弧形。优选地,所述均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的至少一个对容量风进行导向的第二导流板。使气流在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平稳流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第二上导流板、第二下导流板,所述第二上导流板位于所述气流均布器的上游,所述第二下导流板位于所述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下游。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量风道内的所述第二上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端相平行设置。优选的,第二上导流板设置在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的入口处,当主风道内气流被引入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后,第二上导流板能够迅速地对其进行导流,使气流在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平稳流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容量风道和/或第二容量风道具有弧形弯曲段,所述第二下导流板设置在该弧形弯曲段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导流板呈弧形,所述第二下导流板的弯曲方向与该弧形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还设有容量风调节门,所述容量风调节门设于靠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的出口处。用于控制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的容量风的大小。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在主风道和容量风道内均设置导流板对气流进行导流,稳定其内部的气流场;同时在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上游设置气流均布器,为容量风测量元件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场,并且保证容量风测量元件正对气流来流,使容量风测量元件能够准确测量容量风的风量大小。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风道;11、热一次风入口;12、调温风入口;2、第一容量风道;3、第二容量风道;4、容量风测量元件;5、第一导流板;6、气流均布器;7、第二导流板;71、第二上导流板;72、第二下导流板;8、容量风调节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11和调温风入口12的主风道1、与主风道1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其中,调温风入口12位于热一次风入口11的下游、第一容量风道2与调温风入口12下游的主风道1相连通,第二容量风道3与第一容量风道2下游的主风道1相连通。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4,用于测量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的容量风风量。一次风道还包括用于稳定其内部气流场的均流装置。本均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风道1与第一容量风道2相连通处的至少一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流板5、设置在第一容量风道2和第二容量风道3内的气流均布器6。其中第一导流板5可以将主风道1内的部分气流引导流入第一容量风道2内,剩余部分气流可流入第二容量风道3。本实施例中,气流均布器6设置在容量风测量元件4的上游,能够保证容量风测量元件4正对气流来流,使得容量风测量元件4测量更加准确。同时,气流均布器6和容量风测量元件4相平行设置,设置在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的气流均布器6和容量风测量元件4均分别平行与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的横截面。第一导流板5呈弧形,其一端指向第一容量风道2与主风道1连通出的上游方向,另一端指向第一容量风道2方向。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与主风道1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以便于对气流进行导流。优选的,过渡处的弧度与第一导流板5的弧度相同。均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的至少一个对容量风进行导向的第二导流板7。第二导流板7包括第二上导流板71、第二下导流板72。第二上导流板71设置在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与主风道1相连通的入口处,第二下导流板72位于容量风测量元件4的下游。其中,第一容量风道2内的第二上导流板71与第一导流板5的下端部相平行设置。使经过第一导流板5导流过来的气流能够平稳地进入第一容量风道2且沿着第一容量风道2的延伸方向流动。第二容量风道3内的第二上导流板71第一容量风道2内的第二上导流板71相平行设置。优选的,第二上导流板71设置在第一容量风道2或第二容量风道3与主风道1相连通处。第一容量风道2和/或第二容量风道3具有弧形弯曲段,第二下导流板72设置在该弧形弯曲段处。第二下导流板72呈弧形,其弯曲方向与该弧形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二下导流板72与弧形弯曲段的弯曲弧度相同。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内还设有容量风调节门8,容量风调节门8设于靠近第一容量风道2、第二容量风道3的出口处。优选的,容量风调节门8设于第二下导流板72的下游,其为电动调节门,通过控制容量风调节门8的开度来制容量风风量的大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和调温风入口的主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所述调温风入口位于所述热一次风入口的下游、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调温风入口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第二容量风道与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道还包括均流装置,所述均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与第一容量风道相连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量风道和第二容量风道内的气流均布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主风道连通处的上游方向,另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方向,所述气流均布器设置在所述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包括具有热一次风入口和调温风入口的主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的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所述调温风入口位于所述热一次风入口的下游、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调温风入口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第二容量风道与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下游的主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容量风测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道还包括均流装置,所述均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与第一容量风道相连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量风道和第二容量风道内的气流均布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与所述主风道连通处的上游方向,另一端指向所述第一容量风道方向,所述气流均布器设置在所述容量风测量元件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量风道、第二容量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速磨煤机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敏陈敏王小华薛晓垒梅振锋李越俞胜捷刘瑞鹏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