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447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农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签、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机手手机App、Internet网络、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平台和终端用户平台;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通过蓝牙上传至机手手机App,在共享融合机手手机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参数后,利用GPRS移动网络技术通过Internet网络再上传至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并融合大数据后储存在云存储平台,终端用户平台通过Internet网络访问云存储平台的数据。本系统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农机管理系统,可大幅度提高农机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农机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机总动力达10.76亿kw,平均每亩耕地的农机总动力39.68kw,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全国农机产品虽然型式多样,但任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机具作业环境复杂,需要更为可靠的农机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农机维修保养困难,农机化水平在全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机使用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精尖技术的飞速进步,已经在包括农业机械在内的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机智能化是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要求,并已成为农机发展必然趋势。因此,随着农机数量的增长以及农机智能化发展,对加强农机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为依托,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将信息技术与农艺技术、农业环境、农业经营、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立起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3S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物联网和云计算为辅助的多层次、人机结合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系统成为可能,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政府调控市场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宏观决策服务,指导了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相关农业生产部门,是引导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同时,也会促进农机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开展,另外,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信息事业,还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智慧农机综合管理平台的服务管理功能和决策支持体系,对于加强农机信息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将3S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B2C模式引入到智慧农机综合管理平台中,为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机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会给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协调了农机组织的任务分配,服务了农民,促进全国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云计算和智能专家系统为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人机管理、作业管理、作业调度、远程监控(作业过程远程监控和机组技术状态远程监控)、电商平台、决策支持、维修专家系统等功能,将农机使用者、管理机构、设计与生产企业、售后维修、配件供应、作业对象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联动,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实现农机“一站式”综合服务,使农机管理进入大数据时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包括: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签、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机手手机App、Internet网络、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平台和终端用户平台。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由无线连接装置、STM32F407ZGT6单片机、SD卡存储模块、CAN适配器、CAN接口、作业机具数据采集系统和OBDⅡ接口构成。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连接装置是包含蓝牙模块、wifi模块、北斗+GPS模块、GPRS模块和RFID读写模块,其目的是通过无线连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进一步地,所述STM32F407ZGT6单片机的I/O口分别与蓝牙模块、wifi模块、北斗+GPS模块、GPRS模块)、RFID读写模块、CAN适配器、SD卡存储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手手机App由共享手机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模块、A-GPS数据模块、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和手机终端应用模块组成,其目的是共享机手手机中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天气、地磁、海拔高度、大气压力、加速度)、A-GPS数据,与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融合。进一步的,所述云计算平台是由大数据数据库、GIS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且每个子系统相互连接,数据共享。进一步的,所述终端用户平台由远程监控系统平台、机手管理平台、农户应用平台、农机使用企业平台、销售企业平台、农机电商平台、设计与生产企业平台、维修企业平台、农机管理平台九个子平台组成,且各子平台相互连接,数据共享,各用户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云计算平台,读取相关数据及时了解相关动态。进一步的,所述Internet网络分别与机手手机App、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平台和终端用户平台连接;所述云存储平台,一端与云计算平台连接,另一端又与Internet网络连接,但云存储平台与云计算平台可以双向通信,而存储平台与Internet网络是单向通信。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是永久固定在每一台动力机上,存储动力机相关信息,是动力机身份识别的依据;所述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签是永久固定在每一台作业机具上,存储作业机具的相关信息,是作业机具身份识别的依据。进一步地,所述OBDⅡ接口是通过CAN适配器与STM32F407ZGT6单片机连接,其目的是OBDⅡ接口与动力机电控系统的OBDⅡ接口连接,获取动力机的所有技术状态参数,并通过CAN适配器传给STM32F407ZGT6单片机。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机具数据采集系统用以收集作业机具的技术状态参数,通过CAN接口与CAN适配器连接后,将其所采集到的作业机具的技术状态参数上传给STM32F407ZGT6单片机。进一步地,SD卡存储模块是用于存储STM32F407ZGT6单片机所获得的所有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物联网、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将农机使用者、管理机构、设计与生产企业、售后维修、配件供应、作业对象等置于同一网络平台,快速联动,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农机高效、优质、低耗、安全运用;(2)为大数据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还共享大数据,使农机管理进入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农机管理信息系统模式;(3)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农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机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合理整合并利用数据资源,避免农机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连接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手手机APP系统构成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连接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终端用户平台连接图。图中:1是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2是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2签,3是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3.1为无线连接装置,3.1.1为蓝牙模块,3.1.2为WIFI模块,3.1.3为北斗+GPS模块,3.1.4为GPRS模块,3.1.5为RFID读写模块,3.2为STM32F407ZGT6单片机,3.3为SD卡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1)、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签(2)、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3)、机手手机App(4)、Internet网络(5)、云计算平台(6)、云存储平台(7)和终端用户平台(8);所述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3)由无线连接装置(3.1)、STM32F407ZGT6单片机(3.2)、SD卡存储模块(3.3)、CAN适配器(3.4)、CAN接口(3.5)、作业机具数据采集系统(3.6)和OBDⅡ接口(3.7)构成;所述STM32F407ZGT6单片机(3.2)的I/O口分别与蓝牙模块(3.1.1)、wifi模块(3.1.2)、北斗+GPS模块(3.1.3)、GPRS模块(3.1.4)、RFID读写模块(3.1.5)、CAN适配器(3.4)、SD卡存储模块(3.3)连接;所述机手手机App(4)由共享手机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模块(4.1)、A‑GPS数据模块(4.2)、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4.3)和手机终端应用模块(4.4)组成,其目的是共享机手手机中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天气、地磁、海拔高度、大气压力、加速度)、A‑GPS数据,与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4.3)的数据进行融合;所述云计算平台(6)是由大数据数据库(6.1)、GIS系统(6.2)、信息处理系统(6.3)、信息管理系统(6.4)、决策支持系统(6.5)、故障诊断专家系统(6.6)六个子系统组成,且每个子系统相互连接,数据共享;所述终端用户平台(8)由远程监控系统平台(8.1)、机手管理平台(8.2)、农户应用平台(8.3)、农机使用企业平台(8.4)、销售企业平台(8.5)、农机电商平台(8.6)、设计与生产企业平台(8.7)、维修企业平台(8.8)、农机管理平台(8.9)九个子平台组成,且各子平台相互连接,数据共享;所述Internet网络(5)分别与机手手机App(4)、云计算平台(6)、云存储平台(7)和终端用户平台(8)连接;所述云存储平台(7),一端与云计算平台(6)连接,另一端又与Internet网络(5)连接,但云存储平台(7)与云计算平台(6)可以双向通信,而存储平台(7)与Internet网络(5)是单向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RFID电子标签(1)、作业机具RFID电子标签(2)、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3)、机手手机App(4)、Internet网络(5)、云计算平台(6)、云存储平台(7)和终端用户平台(8);所述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3)由无线连接装置(3.1)、STM32F407ZGT6单片机(3.2)、SD卡存储模块(3.3)、CAN适配器(3.4)、CAN接口(3.5)、作业机具数据采集系统(3.6)和OBDⅡ接口(3.7)构成;所述STM32F407ZGT6单片机(3.2)的I/O口分别与蓝牙模块(3.1.1)、wifi模块(3.1.2)、北斗+GPS模块(3.1.3)、GPRS模块(3.1.4)、RFID读写模块(3.1.5)、CAN适配器(3.4)、SD卡存储模块(3.3)连接;所述机手手机App(4)由共享手机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模块(4.1)、A-GPS数据模块(4.2)、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4.3)和手机终端应用模块(4.4)组成,其目的是共享机手手机中环境状态实时参数数据(天气、地磁、海拔高度、大气压力、加速度)、A-GPS数据,与移动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上传数据接收模块(4.3)的数据进行融合;所述云计算平台(6)是由大数据数据库(6.1)、GIS系统(6.2)、信息处理系统(6.3)、信息管理系统(6.4)、决策支持系统(6.5)、故障诊断专家系统(6.6)六个子系统组成,且每个子系统相互连接,数据共享;所述终端用户平台(8)由远程监控系统平台(8.1)、机手管理平台(8.2)、农户应用平台(8.3)、农机使用企业平台(8.4)、销售企业平台(8.5)、农机电商平台(8.6)、设计与生产企业平台(8.7)、维修企业平台(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猛蒋思凯何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