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液化天然气系统的工艺流程冷却、冷凝和液化,基于多股流交叉换热的主低温换热器为最重要的换热装置。同时,虽然在某些工艺流程中板翅式换热器还未被完全替代,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主低温换热设备已经是缠绕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相对于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拥有巨大的优势,它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利用效率高、占用空间小、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效率、能耗少、运行费用省、结垢倾向低、喘流度高等许多性能优势。缠绕管式换热器适用温度范围更广、能够适应热冲击、能够消除自身热应力。因为自身的结构比较特殊,所以流场充分发展,根本不存在流动死区这种说法。目前,螺旋缠绕管换热器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一直被国外一些企业垄断,国内只有购买国外产品,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在国内无法实现生产和开发,国内技术不成熟,设计中没有参考标准和依据。螺旋缠绕管换热器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不断上升的空间,而且为了实现国内和国内的技术,对进一步研究更高效的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具有重要意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包括:缠绕管的选择计算;流体介质物性参数计算;各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是通过查找工艺手册或标准获得的,比如密度和粘度;在设计缠绕管式换热器时,根据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需计算管内导热系数及传热系数和壳侧导热系数;管道排列与配管方法计算,多股和多级需分别计算每种介质管子数s1、s2……sn,其次计算出每种介质所需要的管缠层数,再计算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几何参数计算,首先需计算换热管的尺寸、确定管子数、管缠层数、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其次计算筒体、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包括:缠绕管的选择计算;流体介质物性参数计算;各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是通过查找工艺手册或标准获得的,比如密度和粘度;在设计缠绕管式换热器时,根据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需计算管内导热系数及传热系数和壳侧导热系数;管道排列与配管方法计算,多股和多级需分别计算每种介质管子数s1、s2……sn,其次计算出每种介质所需要的管缠层数,再计算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几何参数计算,首先需计算换热管的尺寸、确定管子数、管缠层数、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其次计算筒体、封头、接管以及其它附件尺寸;传热系数计算;管壳程压力损失;结构设计计算,根据用户给定设定条件,计算压力、温度和设备选用材料等,计算筒体和封头尺寸以及接管和其它附件尺寸;将所有的设计计算结果保存在Excel表格中,由Matlab调用MicrosoftExcel的Worksheet对象,并访问在Excel应用程序中的从属对象属性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的选择计算包括:在同一个换热器中应使用相同规格的管子,管壁厚公式:式中,δ:管道的管壁厚;pc:工况下的工作压力;d0:管道外径;Φ:焊缝系数;[δ]t:对应温度许用应力,值取和中的较小值;多股和多级的换热器有很多根管子,根据每根管子的参数,计算出每根管子的厚壁,选取最大的厚壁作为最终的规格标准;(1)单股管束的确定①假设管内流速vi,根据选取好的管子规格和流体流量来假设管内流速vi;②求得理论所需管束:式中:Gi:体积流量,m3/h;vi:流体流速,m/s;ρi:流体密度,Kg/m3;(2)多股和多级的管子根数的确定,多股和多级需分别计算每种介质管子数s1、s2……sn;①各种介质的管内流速vi,根据选取好的管子规格和流体流量来假设管内流速v1、v2……vn;②求得理论所需各种介质的管束:式中:Gi:体积流量,m3/h;vi:流体流速,m/s;ρi:流体密度,Kg/m3由各管内流体参数计算出s1、s2……s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系数计算包括:(1)壳侧导热系数,求解流体的换热系数时,利用Gilli公式计算:式中,Fi为传热管倾斜修正系数;Fn为管排修正系数;为管子布置修正系数;雷诺数普朗特数而其它物性参数λ、ρ、μ、C均取进、出口的对数平均值;(2)管内导热系数及传热系数,从层流向紊流过渡的临界雷诺数:(Re)c=2300[1+8.6(Di/Dc)0.45];式中,Dc:第i层的平均直径,m:如果100<Re<(Re)c,则选用公式:如果150000<Re,则选用公式:所以每个管子的总传热系数为:其中,Kn为总传热系数W/(m2·K);Rd0为外侧的污垢热阻,m2℃/W;Rdi为内侧的污垢热阻m2℃/W;δ为壁厚m;dm为管子对数平均直径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程压力损失计算包括:(1)管内压力损失的计算,选用公式:式中,ΔPt: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辉,李琳,叶圣,李勇,冼有泽,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