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03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器,由卧式壳体、气液预分离筒、气体捕雾器、布液器、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斜板、溢流堰板、压力调节阀、油气调节阀和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有气液预分离筒,在预分离筒的下部设有布液管;在布液管右边的壳体内依次设有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和斜板;斜板上部设有蛇形板和加热盘管,在壳体的右端部设有益流堰板和由溢流堰板隔成的油室,在油室设有原油出口和油气调节阀;壳体的下部设有集砂排砂包和水出口;在油室左边安装有由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仪、控制调节器和调节阀组成的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所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所用的三相分离器工作效率低,分离效果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油气进三相分离器之前未进行预分离,完全在三相分离器内分离,使气相在三相分离器内所占体积较大,液相所占体积相对较小,液相停留时间短,油水砂分离效果差。2.油水界面检测系统不灵,油水界面高度控制不稳,影响分离器分离效果。3.机械式油水界面调节系统占用了大量空间,分离器的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4.分离器内加热盘管设置位置较底,处于油水界面以下,主要给水加热,水面把热量传递给油,热耗太大。5.三相分离器内部结构不合理,设置不完善,造成水中含油过高,达不到预期的分离效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高效三相分离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由卧式壳体、气液预分离筒、气体捕雾器、布液管、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斜板、溢流堰板、压力调节阀、浮子液位调节阀和射频导钠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有气液预分离筒,在预分离筒的下部设有布液管;在布液管右边的壳体内依次设有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和斜板;斜板上部设有蛇形板和加热盘管,在壳体的右端部设有溢流堰板和由溢流堰板隔成的油室,在油室设有原油出口和油气调节阀;在壳体的下部设有集砂排砂包和水出口;在油室左边安装有由射频导钠油水界面检测仪、控制调节器和调节阀组成的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预分离筒底部为锥形,其上部设有分离伞,其中部的切线方向设有一定倾角的气液进口,其顶部设有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气体捕雾器的下部相连,气体捕雾器的出口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设置完善,布局合理,处理量提高,油水气分离效果好。2.采用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油水界面检测灵敏,油水界面控制稳定,并提高了三相分离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3.加热盘管设置在油层中,提高了加热效率,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四附图说明图1-高效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1-卧式壳体 14-气体捕雾器2-气液预分离筒 15-压力调节阀3-布液管 16-气体出口4-整流板 17-射频导钠油水界面检测仪5-底座 18-控制调节器6-集砂排砂包 19-安全阀接口7-人孔 20-加热盘管8-调节阀 21-蛇形板9-水出口 22-斜板10-油出口23-波纹板聚结器11-浮子液位调节阀24-阀门12-溢流堰板 25-气体管路13-观察孔26-气液进口五、实施例为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由卧式壳体1、气液预分离筒2、气体捕雾器14、布液管3、整流板4、波纹板聚结 23、斜板22、溢流堰板12、压力调节阀15、浮子液位调节阀11和由射频导钠油水界面检测仪17、调节阀8与控制调节器18组成的油水界面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有气液预分离筒2,在预分离筒的下部设有布液管3;在布液管右边的壳体内依次设有整流板4、波纹板聚结器23和斜板22;斜板上部设有蛇形板21和加热盘管20,在壳体的右端部设有由溢流堰板12隔成的油室,在油室设有原油出口10和浮子液位调节阀11;壳体的下部设有集砂排砂包11和水出口9。在油室左边安装有射频导纳油水界面仪17、控制调节器18和调节阀8组成的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气液预分离筒的旋流式入口具有一定倾角,使大部分的伴生气由于离心作用而脱除,降低分离器内的气象负荷,使三相分离器的油水相所占的体积由50%~60%,上升到90%左右,使液相的相对停留时间延长,为油水聚结、沉降分离及缓冲扩大了空间,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并且避免了油气扰动产生泡沫。分离器油水进口采用分布管形式,并且在下部的水层当中,利用含破乳剂的活性水“水洗”原油,实现水中除油的目的。油水界面控制技术采用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仪,检测油水界面的高度,通过电动调节阀控制油水界面,实现了油水界面的相对稳定,并且可以方便地调整界面的高度,使分离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保证了油水分离效果。在分离器的后端设有由溢流板组成的溢流槽,上层的低含水原油溢过溢流堰板进入油室,防止分离后的液体在混合段内发生相互干扰,影响分离效果。油室的液位通过浮子液位调节阀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为了防止分离器出水口在分离器内产生旋涡,影响分离效果,分别在油、水室出口增设了防涡流装置,使油、水室的液面更加平衡。除雾器主要利用碰撞、聚结的分离方法,把气中所含的较小油滴除去。该除雾器主要由金属丝网组成。带液气体与金属丝网相撞时,气体穿网而过,气中所含液滴与金属丝相撞,聚集并往下流动,形成较大液滴,克服液滴表面张力和上升气体速度的限制而降落下来。油层加热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加热方法,传统的分离器为油水共同加热,热耗很大。而高效三相分离器将加热盘管设在油层区,只加热油层不加热水层,以保证乳状液的有效加热,这样可节约大量热能。分离器沉降段前部设整流板组,一方面起到使流场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除砂的目的,保护后部的波纹板、斜板不受采出液含砂的影响。分离器沉降段设波纹板组,把小油滴聚结成大油滴,加快油水的分离速度,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分离器的沉降段后部水层中设斜板板组,应用浅池原理,将污水中的油滴除去,提高分离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油、气、水混合物来液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气液分离筒后,90%以上的气体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捕雾器除雾后,通过压力调节阀进入天然气系统;油、水经布液管均匀布液水洗后、通过整流器整流、然后进入波纹板聚结器完成液滴的聚结、在重力作用下初步完成油水分离,随后通过斜板组,利用浅池沉降后原理,加速油水分离,在设备后部形成油层和水层;油层上部的原油通过溢流堰板慢慢流入油室内,通过浮子液位调节阀排放到进入储罐的管线;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根据油水界面的高度,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污水流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三相分离器,由卧式壳体、气液预分离筒、气体捕雾器、布液器、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斜板、溢流堰板、压力调节阀、油气调节阀和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有气液预分离筒,在预分离筒的下部设有布液管;在布液管右边的壳体内依次设有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和斜板;斜板上部设有蛇形板和加热盘管,在壳体的右端部设有益流堰板和由溢流堰板隔成的油室,在油室设有原油出口和油气调节阀;壳体的下部设有集砂排砂包和水出口;在油室左边安装有由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仪、控制调节器和调节阀组成的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预分离筒底部设为锥形,其上部设有分离伞,其中部切线方向设有具有一定倾角的气液进口、其顶部设有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扑雾器的下部相连。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油水界面检测采用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仪、在油水界面检测仪和调节阀之间设有控制调节器。4.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高效三相分离器,气液预分离筒的入口与筒体相切,并且具有一定的倾角。专利摘要本技术由壳体、气液预分离筒、气体捕雾器、布液器、整流板、波纹板聚结器、斜板、溢流堰板、压力调节阀、油气调节阀和射频导纳油水界面检测控制系统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于殿强赵海培李清方郭长会颜廷敏信长安徐松林王凤巢胡伟红徐国栋林玉兰朱幸赵媛媛原新来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