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9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5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向设置;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第二基板上;遮光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一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设置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显示区;其中,每一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相邻色阻之间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且互补贴合的色阻的表面为一平坦面,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色阻层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的通常是由一彩膜基板(ColorFilter,CF)、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CrystalLayer,LC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块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目前彩色化的液晶显示器大多使用背光(BlackLight,BL)与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的组合来达到彩色化的功效。而彩色滤光片的结构通常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其表面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蓝色色阻,即为色阻层。然而在实际制作时,为了避免相邻色阻边缘可能的漏光疑惑,一般会在色阻之间设置遮光层。在曝光、显影、固化之后,相邻色阻边缘重叠的区域会产生凸起的角段差,又称“牛角”。此现象一方面浪费色阻材料;另一方面则影响后续制程的进行,导致液晶导向不良或成盒后液晶气泡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液晶的有序排列,从而降低成品的显示质量及显示效果;更甚,过高的角段差会影响其他层级的性能,使面板报废,降低成品良率。对此,有必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对相邻色阻交接处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幅减小色阻间的角段差,提高产品品质及产品良率。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向设置;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一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其中,每一所述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其中,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且互补贴合的所述色阻的表面为一平坦面。其中,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色阻交接处的互补形状为具有多个高度的阶梯形状。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色阻交接处的互补形状为斜面形状。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色阻交接处的互补形状为曲面形状。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层及金属层,其中,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本申请的另一目的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相向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多个主动开关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设置遮光层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其中,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设置多个色阻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通过光罩及曝光显影工艺,使所述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其中,通过相邻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于贴合后的所述色阻的表面形成一平坦面。其中,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所述互补形状为阶梯形状,斜面形状或曲面形状。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层和金属层,其中,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所述光罩为半色调光罩或灰阶光罩。本申请的又一目的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向设置;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层或金属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其中,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一色阻层,具有一预设厚度,且包括多个色阻,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色阻包括第一贴合块和第二贴合块,所述第一贴合块和所述第二贴合块相邻且颜色相异,相邻所述色阻的交接处由所述第一贴合块和所述第二贴合块叠置而成;所述交接处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所述第一贴合块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贴合块具有第二厚度,且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预设厚度。本申请通过对相邻色阻交接处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幅减小色阻间的角段差,消除成盒后液晶气泡的形成,提高产品品质及产品良率。附图说明图1a为范例性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1b为又一范例性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色阻层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2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3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图4a至图4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制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例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a为范例性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范例性的显示面板11,包括:相对配置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黑色矩阵层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上;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上,其包括多个色阻;以及金属层21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00上,并与所述黑色矩阵层110相对配置。其中,藉由所述黑色矩阵层110遮挡相邻的色阻121和色阻122的交接处,防止色阻之间的混色可能。但,又因黑色矩阵层的存在,相邻的色阻121和色阻122的交接处会相应存在角段差d。此角段差,一方面在面板的生产过程,会造成色阻材料的持续浪费,另一方面则会影响后续PI涂层及液晶等制程的开展,导致液晶导向不良或成盒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向设置;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一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其中,每一所述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其中,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且互补贴合的所述色阻的表面为一平坦面;其中,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向设置;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一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其中,每一所述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其中,相邻所述色阻之间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且互补贴合的所述色阻的表面为一平坦面;其中,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位于所述遮光层或所述主动开关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色阻交接处的互补形状为斜面形状、曲面形状或具有多个高度的阶梯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补形状可通过光罩加以实现,所述光罩可为半色调光罩或灰阶光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层及金属层,其中,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相向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多个主动开关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遮光层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至少之一上,其中,所述遮光层定义出多个显示区;以及设置多个色阻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并通过光罩及曝光显影工艺,使所述色阻与其相邻色阻之间的交接处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贴合块;其中,通过相邻所述色阻的贴合块以互补形状的形式相贴合,于贴合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怀亮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