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与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75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与检测方法。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电极,所述电极表面修饰二硫化钼和卟啉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电极为基础,在其表面修饰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来构建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修饰的电极灵敏度高,在0.26V左右,传感器对Cr(Ⅵ)和Cr(Ⅲ)有很好的选择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溶液中Cr(Ⅵ)的浓度增加,响应电流的强度也增加,两者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与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与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铬(Cr)是我们实际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重金属,自然界中一般以FeCr2O4形式存在。铬拥有良好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合金制备等中高端领域。从2006年以来,中国是全球上铬资源主要消费国,消费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工业中,为了防止环流水对机器造成腐蚀,需要加入铬酸盐。环境中的铬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如鞣制革行业排放的铬鞣废液中Cr含量有时高达3.5g/L,废水中的铬价态不同,排放入大气中的是六价铬。排放至环境中的三价铬会变成毒性强的六价铬。电镀行业有时将浓度高达2g/L的Cr6+废液排放进江湖、土壤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Cr(Ⅵ)的毒性远远大于Cr(Ⅲ)。铬对人体的危害近似于砷,经常接触六价铬会引起癌症。主要来源于劣质化妆品、工业颜料、金属镀层等。六价铬易被身体吸收,通过消化吸收、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通过硫酸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膜。Cr(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表面修饰二硫化钼和卟啉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表面修饰二硫化钼和卟啉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在麂皮上滴加适量的Al2O3溶液,使麂皮润湿,将电极金属表面与麂皮接触并垂直,进行移动打磨,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表面,超声;(2)连接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扫描,若氧化峰与还原峰之间电位差大于或等于100mV,则重复步骤(1);(3)吹干电极表面的水,滴加纳米级二硫化钼溶液,然后自然风干,滴加卟啉化合物溶液,竖直放置,盖上离心管,静置过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Al2O3溶液为0.05mol/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和卟啉构建的高灵敏铬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纳米级二硫化钼溶液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取二硫化钼,溶于45%乙醇溶液中,超声8h,静置,取上层清液,以9000rpm离心20min,取上层清液,以15000rpm离心2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杰王舜金辉乐黄亚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