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过程中的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作为冷热流体热交换的载体,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如石油化工、动力工程、新能源、核电站、金属冶炼及余热回收领域。在石油化工领域,换热器常占设备投资的20%-40%。因此,换热器的高效使用对于节能尤其重要。传统的光滑管换热器虽然结构简单,有较多标准可以参考,但是传热效率较低,在许多工艺上都无法满足换热要求。为了提高传热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热强化技术。传热强化技术按其是否需要外功,可以分为主动强化技术与被动强化技术,其中被动强化技术由于不需要外功,实施方式简单,投资成本低,而更为广泛应用。被动强化技术包括扰流物、扩展表面、添加剂、肋管、异型管、插入物、置换器等技术,按照其强化传热机理主要可以分为横向涡强化机理和纵向涡强化机理,前者为强化元件通过诱导横向涡流,产生流动分离和再附,提高了近壁区湍流度,减薄了边界层,强化了传热速率;后者为强化元件通过诱导纵向涡流,在主流区及近壁区置换流体,加强了混合程度,削弱了边界层,提高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及固定于所述管体内的多个多重螺旋扰流物;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沿管体轴向间隔分布的向管体内部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多个多重螺旋扰流物在所述管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及固定于所述管体内的多个多重螺旋扰流物;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沿管体轴向间隔分布的向管体内部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多个多重螺旋扰流物在所述管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间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管壁上等间隔设置,所述多重螺旋扰流物在所述管体内等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螺旋扰流物包括多个在管体同一径向截面上并行布置的螺旋扰流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扰流元件的节距长度Y与管体直径D的关系为:Y/D=0.138~1.37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个多重螺旋扰流物包括2-4个螺旋扰流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宇翔,杜娟,曹南萍,刘奇,钟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