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5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0
一种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它包括产卵池、上游通道和下游通道,通过在弧形结构的产卵池的两端设置与其联通的上游通道和下游通道,上游通道和下游通道位于河道一侧与河道和产卵池联通,通过上游通道自然进水,下游通道自然排水,在下游通道形成急流诱导鱼类进入产卵池内产卵,通过跌水堰控制产卵池内的水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原水电站日径流变化改变水生环境,使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裸露,成活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鱼类在产卵池内产出的粘沉性卵不会因为水位变化露滩,提高了鱼卵的成活率,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环境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环境
,涉及一种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
技术介绍
水电资源充沛的河道建设的各种类型的水电站,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能源,另一方面也对当地的河流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改变了建坝河流原有的水生生态环境,尤其是鱼类生境。随着人们对水电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越来越重视,很多保护对策被采取用来恢复和改善鱼类的生境。目前对于水电开发区域河流鱼类生境的保护较多的集中在产卵场生境条件的恢复和营造中,产卵场生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鱼类种群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产卵场生境恢复主要是消除和减轻人类水电开发活动对生境造成的胁迫,尽量恢复到开发前的生境条件,例如加大生态流量的泄放,可以增加水电站闸坝下游减脱水河段的流量和水深,缓解鱼类受到的胁迫。而对产卵场生境营造主要是根据不同鱼类产卵的种类和特性,针对性的营造具有深潭或浅滩等地貌单元的区域,通过满足鱼类对于产卵场水深和底质等生境因子的需求,来实现鱼类在河道中的自然繁殖。现有的鱼类产卵场生境保护技术主要实施的河段多为水量较为稳定的河段,水位不会陡涨陡落,即使是水量较天然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其特征是:它包括产卵池(1)、上游通道(2)和下游通道(3);所述上游通道(2)和下游通道(3)分别位于产卵池(1)一侧与其联通,上游通道(2)自然进水,下游通道(3)自然排水;所述上游通道(2)沿进水口逐渐扩大,下游通道(3)沿排水口逐渐缩小;所述产卵池(1)内的最低水位由下游通道(3)的跌水堰(32)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其特征是:它包括产卵池(1)、上游通道(2)和下游通道(3);所述上游通道(2)和下游通道(3)分别位于产卵池(1)一侧与其联通,上游通道(2)自然进水,下游通道(3)自然排水;所述上游通道(2)沿进水口逐渐扩大,下游通道(3)沿排水口逐渐缩小;所述产卵池(1)内的最低水位由下游通道(3)的跌水堰(32)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其特征是:所述产卵池(1)包括由防护堤(11)和挡墙(12)围合组成,挡墙(12)为向外突出的弧形结构,上游通道(2)的进水方向朝向弧形的挡墙(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粘性卵鱼类繁殖的仿生态池,其特征是:所述上游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启祥王小明薛敬阳何伟唐锡良成必新赵英华杨少荣严忠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