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捷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4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桶,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豆子进行封闭培养更好的喷培养液,操作简便,豆芽食用安全性高的家用豆芽培养桶。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包括有筒体、排水管、阀门、网板、液箱、加液管、第一单向阀、喷头、出气管、支杆等;筒体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筒体内连通,排水管上设有阀门,筒体内下部之间固接有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豆子放入放置框内,再通过重块将放置框封闭,并且通过筒体的作用,能对豆子进行封闭培养,并且拉动手柄,即可使培养液喷在豆子上,更加方便,并且重块能使豆子生长的更好,通过切割装置,则能对豆芽的根部进行切断,则无需人将根部切断,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桶,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
技术介绍
豆芽可以治疗多种身体问题,不仅营养很高,对人体的五种疾病也很有效,但豆芽都是通过豆类种子长时间的培养生长成的,通常人们都是直接买豆芽进行食用,由于部分豆芽是通过打生长素生长的,导致人们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人们自己培养的话,需要反复的打开容器对豆子喷培养液,操作繁琐,所以人们培养豆子时,会开有开口供培养液喷出,如此就导致空间不封闭影响豆子形成豆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部分豆芽是通过打生长素生长的,人们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人们自己培养的话,需要反复的打开容器对豆子喷培养液,操作繁琐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豆子进行封闭培养更好的喷培养液,操作简便,豆芽食用安全性高的家用豆芽培养桶。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包括有筒体、排水管、阀门、网板、液箱、加液管、第一单向阀、喷头、出气管、支杆、7型杆、手柄、竖板、齿条、进气管、第二单向阀、活塞、第一弹簧、压缩缸、滑块、环形滑轨、放置框、重块、把手和外齿圈,筒体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筒体内连通,排水管上设有阀门,筒体内下部之间固接有网板,筒体内上下两侧都设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两个滑块,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配合,左侧滑块左侧面与筒体内左侧面固定连接,右侧滑块右侧面与筒体外右侧面固定连接,环形滑轨内侧面固接有用于豆子放置的放置框,放置框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通孔,放置框内上部设有与其配合的重块,重块上均匀间隔的开有导孔,重块顶部中间固接有把手,放置框外侧面下部固接有外齿圈,筒体顶部固接有用于培养液储存的液箱,液箱底部中间连接有喷头,喷头与液箱内连通,液箱顶部右侧连接有用于培养液加入的加液管,加液管与液箱内连通,加液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液箱外底部右侧固接有支杆,支杆底端固接有压缩缸,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压缩缸顶部左侧与液箱底部右侧之间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液箱和压缩缸内连通,压缩缸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压缩缸内连通,进气管与出气管上都设有第二单向阀,筒体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导孔,第一导孔内设有7型杆,7型杆左端贯穿压缩缸右侧中部与活塞右侧面中部连接,活塞右侧面与压缩缸内右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7型杆底端固接有手柄,手柄底部固接有竖板,竖板左侧面上下两侧都固接有齿条,齿条左端贯穿筒体右侧位于外齿圈前侧,齿条与外齿圈啮合。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有转轴、轴承座、切刀、网框、螺纹环和卡杆,底部外顶部开有环形螺纹孔,环形螺纹孔内设有螺纹环,螺纹环底部固接有网框,网框内侧面上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放置框外底部中间固接有转轴,转轴底端设有轴承座,转轴底端与轴承座内轴承连接,轴承座左右两侧都固接有切刀,左右两侧切刀外端都固接有卡杆,卡杆位于卡槽内与其配合。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进液管、第三单向阀、水囊和出液管,筒体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筒体内连通,进液管尾端连接有水囊,水囊与进液管内连通,水囊顶部中间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水囊内连通,出液管尾端与液箱顶部左侧连接,出液管与液箱内连通,出液管与进液管上都设有第三单向阀。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挡杆、卡块和第二弹簧,筒体左右两侧上下两部都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挡杆,挡杆位于重块上方,挡杆顶部均匀间隔的开有插槽,导向孔顶部中间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卡块,卡块下部位于插槽内与其配合,卡块顶部与凹槽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首先操作人员将重块从放置框取出,再将豆子放入放置框内,当放置框内有适量的豆子后,即可将重块放回至放置框内,再通过加液管将培养液倒入至液箱内,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手柄左右移动,手柄左右移动带动7型杆左右移动,因第一弹簧的作用,7型杆左右移动带动活塞左右移动,当活塞向右移动时,活塞通过进气管将空气抽入压缩缸内,当活塞向左移动时,活塞将压缩缸内的空气推入出气管内,出气管内的空气排入液箱内,空气排入液箱内将培养液推入喷头内,喷头将培养液喷在重块上,进而培养液通过第二导孔流入放置框内,培养液与豆子接触,进而豆子将培养液吸收,部分培养液通过通孔掉落至筒体内底部,同时,手柄左右移动带动竖板左右移动,竖板左右移动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齿条左右移动带动外齿圈正反交替转动,外齿圈正反交替转动带动放置框正反交替转动,放置框正反交替转动带动豆子正反交替转动,进而使培养液更全面的掉落至豆子上。当喷有适量的培养液时,即可停止拉动手柄,培养液停止喷出,放置框也就停止转动。随着豆子不断的吸收培养液,豆子开始长芽形成豆芽,豆芽的根通过通孔生长出,同时,豆芽还将重块顶起,重块能使豆芽生长的更好。当豆子长成豆芽后,即可将重块取出,再将豆芽取出,豆芽取出后即可将根切断,即可将重块放回至放置框内,再打开阀门,筒体内底部的培养液通过排水管排出。当培养液全部排出后,即可关闭阀门。当豆子长成豆芽后,操作人员即可扭动网框反转,网框反转通过卡槽带动卡杆反转,卡杆反转带动切刀反转,切刀反转对长出的根进行切断,切断后的根掉落至网框内,同时,网框反转带动螺纹环反转,螺纹环反转与环形螺纹孔脱离,当螺纹环与环形螺纹孔脱离时,卡杆也就与卡槽内脱离,切刀停止转动个,操作人员即可将网框内的根倒出处理。当豆芽全部取出后,即可转动网框正转将螺纹环卡在环形螺纹孔内,进而卡杆卡入卡槽内。如此,无需人手动将豆芽切断,省时省力。当筒体内底部有适量的培养液时,即可不断的抓动水囊,当水囊压缩时,水囊将空气排入出液管内,当水囊膨胀时,水囊通过进液管将筒体内底部的培养液抽出,再次压缩水囊时,水囊将培养液推入出液管内,出液管将培养液排入液箱内。当筒体内底部的培养液全部抽完后,即可停止抓动水囊。如此,可对残余的培养液进行循环使用避免浪费。当豆子放入放置框内,且重块放回至放置框内时,操作人员即可推动挡杆向内移动,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挡杆向内移动使卡块与中间的插槽脱离,进而当卡块卡入外侧插槽内时,即可停止推动挡杆,当豆芽生长推动重块向上移动时,挡杆将重块挡住。当豆芽生长好后,即可拉动插杆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放置重块向上移动时发生倾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豆子放入放置框内,再通过重块将放置框封闭,并且通过筒体的作用,能对豆子进行封闭培养,并且拉动手柄,即可使培养液喷在豆子上,更加方便,并且重块能使豆子生长的更好,通过切割装置,则能对豆芽的根部进行切断,则无需人将根部切断,方便快捷,通过水囊的作用,则能将残余的培养液抽回至液箱内避免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1筒体,2排水管,3阀门,4网板,5液箱,6加液管,7第一单向阀,8喷头,9出气管,10支杆,117型杆,12手柄,13竖板,14齿条,15进气管,16第二单向阀,17活塞,18第一弹簧,19压缩缸,20第一导孔,21滑块,22环形滑轨,23放置框,24通孔,25重块,26第二导孔,27把手,28外齿圈,29切割装置,291转轴,292轴承座,293切刀,294网框,295卡槽,296环形螺纹孔,297螺纹环,298卡杆,30进液管,31第三单向阀,32水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包括有筒体(1)、排水管(2)、阀门(3)和网板(4),筒体(1)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2),排水管(2)与筒体(1)内连通,排水管(2)上设有阀门(3),筒体(1)内下部之间固接有网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液箱(5)、加液管(6)、第一单向阀(7)、喷头(8)、出气管(9)、支杆(10)、7型杆(11)、手柄(12)、竖板(13)、齿条(14)、进气管(15)、第二单向阀(16)、活塞(17)、第一弹簧(18)、压缩缸(19)、滑块(21)、环形滑轨(22)、放置框(23)、重块(25)、把手(27)和外齿圈(28),筒体(1)内上下两侧都设有环形滑轨(22),环形滑轨(22)上设有与其配合的两个滑块(21),滑块(21)与环形滑轨(22)滑动配合,左侧滑块(21)左侧面与筒体(1)内左侧面固定连接,右侧滑块(21)右侧面与筒体(1)外右侧面固定连接,环形滑轨(22)内侧面固接有用于豆子放置的放置框(23),放置框(23)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通孔(24),放置框(23)内上部设有与其配合的重块(25),重块(25)上均匀间隔的开有导孔,重块(25)顶部中间固接有把手(27),放置框(23)外侧面下部固接有外齿圈(28),筒体(1)顶部固接有用于培养液储存的液箱(5),液箱(5)底部中间连接有喷头(8),喷头(8)与液箱(5)内连通,液箱(5)顶部右侧连接有用于培养液加入的加液管(6),加液管(6)与液箱(5)内连通,加液管(6)上设有第一单向阀(7),液箱(5)外底部右侧固接有支杆(10),支杆(10)底端固接有压缩缸(19),压缩缸(19)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7),压缩缸(19)顶部左侧与液箱(5)底部右侧之间连接有出气管(9),出气管(9)与液箱(5)和压缩缸(19)内连通,压缩缸(19)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与压缩缸(19)内连通,进气管(15)与出气管(9)上都设有第二单向阀(16),筒体(1)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导孔(20),第一导孔(20)内设有7型杆(11),7型杆(11)左端贯穿压缩缸(19)右侧中部与活塞(17)右侧面中部连接,活塞(17)右侧面与压缩缸(19)内右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8),7型杆(11)底端固接有手柄(12),手柄(12)底部固接有竖板(13),竖板(13)左侧面上下两侧都固接有齿条(14),齿条(14)左端贯穿筒体(1)右侧位于外齿圈(28)前侧,齿条(14)与外齿圈(28)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豆芽培养桶,包括有筒体(1)、排水管(2)、阀门(3)和网板(4),筒体(1)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2),排水管(2)与筒体(1)内连通,排水管(2)上设有阀门(3),筒体(1)内下部之间固接有网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液箱(5)、加液管(6)、第一单向阀(7)、喷头(8)、出气管(9)、支杆(10)、7型杆(11)、手柄(12)、竖板(13)、齿条(14)、进气管(15)、第二单向阀(16)、活塞(17)、第一弹簧(18)、压缩缸(19)、滑块(21)、环形滑轨(22)、放置框(23)、重块(25)、把手(27)和外齿圈(28),筒体(1)内上下两侧都设有环形滑轨(22),环形滑轨(22)上设有与其配合的两个滑块(21),滑块(21)与环形滑轨(22)滑动配合,左侧滑块(21)左侧面与筒体(1)内左侧面固定连接,右侧滑块(21)右侧面与筒体(1)外右侧面固定连接,环形滑轨(22)内侧面固接有用于豆子放置的放置框(23),放置框(23)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通孔(24),放置框(23)内上部设有与其配合的重块(25),重块(25)上均匀间隔的开有导孔,重块(25)顶部中间固接有把手(27),放置框(23)外侧面下部固接有外齿圈(28),筒体(1)顶部固接有用于培养液储存的液箱(5),液箱(5)底部中间连接有喷头(8),喷头(8)与液箱(5)内连通,液箱(5)顶部右侧连接有用于培养液加入的加液管(6),加液管(6)与液箱(5)内连通,加液管(6)上设有第一单向阀(7),液箱(5)外底部右侧固接有支杆(10),支杆(10)底端固接有压缩缸(19),压缩缸(19)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7),压缩缸(19)顶部左侧与液箱(5)底部右侧之间连接有出气管(9),出气管(9)与液箱(5)和压缩缸(19)内连通,压缩缸(19)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与压缩缸(19)内连通,进气管(15)与出气管(9)上都设有第二单向阀(16),筒体(1)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导孔(20),第一导孔(20)内设有7型杆(11),7型杆(11)左端贯穿压缩缸(19)右侧中部与活塞(17)右侧面中部连接,活塞(17)右侧面与压缩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捷
申请(专利权)人:宋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