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9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6
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一接线盒是由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下壳体相平行的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公端子与保险线安装端,第一接线盒外部设置有外框架,外框架四个边角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接线盒是由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二下壳体相平行的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器;采用分布式线束连接装置可以将配置在仪表板与车身之间的仪表板线束容易地与其他线束连接,有效的节省安装空间,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操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仪表板线束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结构中,两种线束,仪表板线束和前罩线束布置在汽车的仪表板和车身的前围板之间。布置在仪表板和车身板上的仪表板线束和前罩板线束以混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这些线束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和地线。这些线束具有较大的尺寸,导致需要设计较大尺寸的接线盒来连接这些线束,因此需要很大的安装空间以及工人在安装这些线束时并不能很好的去进行操作,当将许多连接器连接到接线盒时,操作者的手必须从下侧延伸到主体上的前围板和仪表板之间的盲区中,以便实现这种连接操作。而且,操作者必须在连接操作期间蹲伏和弯腰,这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负担。此外,地板线束,前线束,车顶线束,车门线束以及仪表板线束或前罩板线束必须连接到接线盒。因此还必须在接线盒中安装许多连接器,连接线束操作需要很长时间。目前也有采用将仪表板侧线束的连接器和车身侧线束的连接器分别固定到仪表板和车身上,彼此相对,并且在将仪表板安装到车身上时,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装置,但是当将大尺寸仪表板安装到车身上时,将多极连接器分别固定在仪表板和车身上并不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盒(1)、第二接线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包括第一上壳体(1.1)和第一下壳体(1.2),所述的第一上壳体(1.1)与第一下壳体(1.2)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下壳体(1.2)相平行的第一汇流条(1.3),所述的第一汇流条(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4)、公端子(1.5)与保险线安装端(1.6),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4)为一个正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的公端子(1.5)一端设置于第一汇流条(1.3)上,另一端突出于第一连接器(1.4)中;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外部设置有外框架(3),所述的外框架四个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汽车线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盒(1)、第二接线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包括第一上壳体(1.1)和第一下壳体(1.2),所述的第一上壳体(1.1)与第一下壳体(1.2)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下壳体(1.2)相平行的第一汇流条(1.3),所述的第一汇流条(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4)、公端子(1.5)与保险线安装端(1.6),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4)为一个正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的公端子(1.5)一端设置于第一汇流条(1.3)上,另一端突出于第一连接器(1.4)中;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外部设置有外框架(3),所述的外框架四个边角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支撑构件(4);所述的第二接线盒(2)包括第二上壳体(2.1)和第二下壳体(2.2),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1)和第二下壳体(2.2)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二下壳体(2.2)相平行的第二汇流条(2.3),所述的第二汇流条(2.3)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器(1.4)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器(2.4),所述的第二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峰
申请(专利权)人:韦尔奇襄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