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6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中心针、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外导体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中心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部、中间部和第二针部;第一针部的中轴线与第二针部的中轴线共线,第一针部的中轴线为中心针的中轴线;中心针采用壁厚均匀的板材冲压后弯曲的工艺制成,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为卷圆结构,中间部为弯曲结构;中心针同轴设置于外导体的内部;中心针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中心针的两端分别卡入于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中,且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卡入于外导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原材料消耗少、加工耗时短、两端为母针形式的能够用于两个PCB板对板之间连接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式射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混合式射频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的外导体传统的设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车削等传统的机床加工的长筒形的外导体,第二种是用冲压或折弯工艺卷成的外导体,第三种是采用金属铸造工艺生产的壁厚不均匀的外导体。用车削等传统的机床加工的长筒形的外导体,原材料为棒材或者管材,由于需要加工外导体的内孔、外表面的台阶、卡槽等,该设计消耗原材料多,使用采用传统的车削等加工方式生产的外导体效率低,成本高,产能小。用传统的金属薄板冲压或折弯工艺卷成的外导体在折弯卷成圆筒形后会留有一拼接缝。该拼接缝强度和刚性较差,拼接缝在零件装配时受到装配在壳体内的绝缘体的膨胀力时会被胀开,引起尺寸变化,若使用在射频频段,则会直接影响射频性能。同时使外导体内孔与绝缘体之间的保持力下降,绝缘体易于从外导体内松脱,使连接器电性能失效。用冲压或折弯工艺卷成的筒形的外导体,还有使用卡扣结构来锁紧拼接缝的,但锁紧力有限,并且拼接缝由于凹、凸卡扣件配合尺寸公差等原因易于被胀开,也增加了体积。如果用焊接或其它的方法将该拼接缝连接起来,又极大地增加了产品制造成本。连接器的中心针传统的设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车削等传统的机床加工的,该方法加工中心针耗时长。第二种是用冲压或折弯工艺做成的,但该种方法一般都做成中心针公针形式。在现有的PCB板与PCB板的连接中,有焊接在PCB板上的座子做成母针形式,在PCB板与PCB板的连接中,母针座子较公针座子损坏率要高得多,若PCB板上的母针座子损坏,单独换母针座子较难,一般将带有母针座子且含有很多元器件的PCB板整体换掉,这就造成了较高的成本。若是PCB板上设置公针座子,由于公针座子不易损坏,就可以减少对PCB板的替换。所以,针对5G通讯时代的需求,需要研发一种新的低成本、高产能的能够用于两个PCB板座子之间连接的带有双端母针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这样就能够在带有母针的连接器损毁时,方便地对带有母针的连接器进行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中心针、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所述外导体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所述中心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部、中间部和第二针部;所述第一针部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针部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针部的中轴线为所述中心针的中轴线;所述中心针采用壁厚均匀的板材冲压后弯曲的工艺制成,所述第一针部和所述第二针部为卷圆结构,所述中间部为弯曲结构;所述中心针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导体的内部;所述中心针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中心针的两端分别卡入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中,且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卡入于所述外导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均与所述外导体同轴设置;所述中心针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针的轴向同向,通过所述中心针的长度的中点且垂直于所述中心针的中轴线的平面为中轴面,所述混合式射频连接器为以所述中轴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的结构。优选地,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或者长度延伸款件;当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时,所述中间部包括:中间圆弧部,所述中间圆弧部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针部和所述第二针部连接,所述中间圆弧部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心针的中轴线共线;当所述中心针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中间部包括:两个分隔圆弧部,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之间设有长度补偿部,所述长度补偿部为卷圆结构;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的远离所述长度补偿部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针部和所述第二针部连接;所述分隔圆弧部的中轴线和所述长度补偿部的中轴线均与中心针的中轴线共线。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还包括沿着所述中心针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比,较靠近所述第一针部;所述第一绝缘子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子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当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置于所述中间圆弧部上;当所述中心针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中间部还包括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结构相同;当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圆弧部的周向端面上的凸起挡件;当所述中心针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隔圆弧部的周向端面上的凸起挡件。再进一步地,当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圆弧部的外侧面上的辅助凸起件,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辅助凸起件与所述第一针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凸起挡件与所述第一针部之间的距离;当所述中心针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隔圆弧部的外侧面上的辅助凸起件,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辅助凸起件与所述第一针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凸起挡件与所述第一针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当所述中心针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针部的拼接处与所述中间圆弧部的开口处于所述中心针的同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针部的中轴线和所述中间圆弧部的开口处,且垂直于所述中轴面的平面为第一中分面,所述中间部以所述第一中分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当所述中心针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长度补偿部为卷圆结构,所述长度补偿部的拼接处、所述第一针部的拼接处与所述分隔圆弧部的开口处均处于所述中心针的同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针部的中轴线和所述分隔圆弧部的开口处,且垂直于所述中轴面的平面为第二中分面,所述中间部以所述第二中分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子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子为中空筒体,所述中心针的两端分别插入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内壁中,所述第一绝缘子的外周侧面上设有环形缺口部。优选地,所述第一针部包括第一针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针本体的远离所述中间部的一端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二针部包括第二针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针本体的远离所述中间部的一端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一针本体上的所有的所述叶片和所述第二针本体上的所有的所述叶片均围成所述插接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针本体和所述第二针本体上均具有直线形拼接缝。优选地,所述外导体的两个轴向的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环;所述外导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的多个压紧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的突出部;所述外导体的两个轴向的端面上设有沿轴向向内延伸的开槽。优选地,所述外导体和所述中心针均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子和所述第二绝缘子均采用具有压缩回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外导体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克服了原有的外导体采用车削等传统的机床加工后,造成的消耗原材料多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原有的外导体采用冲压和折弯卷制成,所导致的外导体具有拼接缝的问题,则就能够避免装配时冲压外导体被胀开的情况;另外,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的外导体与车削等传统的机床加工而成的外导体可靠性相当;另一方面而言,本技术的外导体加工时,无需在外导体上设计用于装配的卡接结构,使外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100)、中心针(200)、第一绝缘子(310)和第二绝缘子(320);所述外导体(100)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所述中心针(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部(210)、中间部(220)和第二针部(230);所述第一针部(21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针部(230)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针部(210)的中轴线为所述中心针(200)的中轴线;所述中心针(200)采用壁厚均匀的板材冲压后弯曲的工艺制成,所述第一针部(210)和所述第二针部(230)为卷圆结构,所述中间部(220)为弯曲结构;所述中心针(200)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导体(100)的内部;所述中心针(20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201);所述中心针(200)的两端分别卡入于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中,且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卡入于所述外导体(100)的内部,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均与所述外导体(100)同轴设置;所述中心针(2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针(200)的轴向同向,通过所述中心针(200)的长度的中点且垂直于所述中心针(200)的中轴线的平面为中轴面,所述混合式射频连接器为以所述中轴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100)、中心针(200)、第一绝缘子(310)和第二绝缘子(320);所述外导体(100)采用金属深拉伸工艺制作而成;所述中心针(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针部(210)、中间部(220)和第二针部(230);所述第一针部(21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针部(230)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针部(210)的中轴线为所述中心针(200)的中轴线;所述中心针(200)采用壁厚均匀的板材冲压后弯曲的工艺制成,所述第一针部(210)和所述第二针部(230)为卷圆结构,所述中间部(220)为弯曲结构;所述中心针(200)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导体(100)的内部;所述中心针(20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201);所述中心针(200)的两端分别卡入于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中,且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卡入于所述外导体(100)的内部,所述第一绝缘子(310)和所述第二绝缘子(320)均与所述外导体(100)同轴设置;所述中心针(2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针(200)的轴向同向,通过所述中心针(200)的长度的中点且垂直于所述中心针(200)的中轴线的平面为中轴面,所述混合式射频连接器为以所述中轴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针(200)为基础款件或者长度延伸款件;当所述中心针(200)为基础款件时,所述中间部(220)包括:中间圆弧部(223),所述中间圆弧部(223)的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针部(210)和所述第二针部(230)连接,所述中间圆弧部(223)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心针(200)的中轴线共线;当所述中心针(200)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中间部(220)包括:两个分隔圆弧部(224),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224)之间设有长度补偿部(225),所述长度补偿部(225)为卷圆结构;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224)的远离所述长度补偿部(225)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针部(210)和所述第二针部(230)连接,所述分隔圆弧部(224)的中轴线和所述长度补偿部(225)的中轴线均与中心针(200)的中轴线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220)还包括沿着所述中心针(2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222);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2)相比,较靠近所述第一针部(210);所述第一绝缘子(310)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21)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子(32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2)接触;当所述中心针(200)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2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2)均设置于所述中间圆弧部(223)上;当所述中心针(200)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中间部(220)还包括所述第一限位部(22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分隔圆弧部(2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2)的结构相同;当所述中心针(200)为基础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21)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圆弧部(223)的周向端面上的凸起挡件(2211);当所述中心针(200)为长度延伸款件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21)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隔圆弧部(224)的周向端面上的凸起挡件(2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莹胡彧旸亢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