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3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包括负载引出端、壳体、线圈架、线圈引出脚和轭铁;两个负载引出端分别装在壳体的上端;线圈架容纳在壳体内并处在壳体的下部;轭铁至少包括底面段和侧面段,以从线圈架的底部向上包裹于所述线圈架;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通过弯折部弯折成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的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线圈引出脚连接牢靠,插拔力较大,不易松动,而且还便于后续装配自动化和能够满足振动条件要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是采用直动式磁路结构,两个负载引出端(即静触点引出)朝上设置,动簧采用桥式动簧片,桥式动簧片在直动式磁路结构的带动下,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这种结构的直流继电器通常是采用U型轭铁从底部向上包在线圈架的外面,由于轭铁的U型的底在线圈架的底部,因此,通常是将线圈引出脚从侧面引出,与外部连接,当线圈引出脚采用的是快连引出脚结构时,这种从侧面引出的结构,造成了插拔力不够和易松动的弊端,同时也不便于后续装配自动化和无法满足振动条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通过对线圈引出方式的结构改进,使得线圈引出脚连接牢靠,插拔力较大,不易松动,而且还便于后续装配自动化和能够满足振动条件要求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包括负载引出端、壳体、线圈架、线圈引出脚和轭铁;两个负载引出端分别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线圈架容纳在壳体内并处在壳体的下部,所述线圈架具有用来配合铁芯的通孔,且线圈架的通孔的中心线呈竖直分布;所述轭铁至少包括底面段和侧面段,以从线圈架的底部向上包裹于所述线圈架;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通过弯折部弯折成用于装配的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的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壳体,在相对的两外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以用来与外部设备相配合形成对直流继电器的支撑。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处在线圈架的下端的底端面与盖板的上端面之间;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在对应于轭铁的底面段的让位缺口处还向上凸伸设有挡墙,以阻隔在所述轭铁和线圈引出脚之间。所述线圈引出脚的水平一边连接在弯折部的中间,在弯折部的两边还一体向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小段的加强杆,所述线圈引出脚的两个加强杆也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中,并使线圈架的下端中在对应于两个加强杆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小凹口。所述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中,在靠近所述水平一边的位置处还设有通孔,以在注塑成型时使塑料材料填充在所述通孔中,进而增加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线圈架的下端的底端面中,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的位置处还向下一体设有块形凸台,以增加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线圈架的下端的底端面中,在对应于轭铁的底面段的两边分别设有条形凸台,两个条形凸台中分别设有抵向轭铁的底面段的侧边的定位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通过弯折部弯折成用于装配的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的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得线圈引出脚连接牢靠,插拔力较大,不易松动,而且还便于后续装配自动化和能够满足振动条件要求的特点。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的两边还一体向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小段的加强杆,并将两个加强杆也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中;和在线圈架的下端的底端面中,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的位置处还向下一体设的块形凸台;以及在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中的靠近所述水平一边的位置处设有通孔,并让塑料材料填充在通孔中。本技术的这些结构,可以大大增加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之间的连接强度。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盖板的上端面在对应于轭铁的底面段的让位缺口处还向上凸伸设有挡墙,以阻隔在所述轭铁和线圈引出脚之间。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得轭铁和线圈引出脚之间的爬电路径为“Z”型,从而增大产品强、弱电的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介质耐压和绝缘电阻。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构造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线圈架、轭铁和盖板相配合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线圈架、轭铁和盖板相配合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和线圈架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和线圈架相配合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和线圈架相配合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和线圈架相配合的仰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线圈引出脚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包括负载引出端1、壳体2、线圈架3、线圈引出脚4和轭铁5;两个负载引出端1(一个电流流入,一个电流流出)分别装在壳体2的上端;所述线圈架3容纳在壳体2内并处在壳体2的下部,所述线圈架3具有用来配合铁芯的通孔31,且线圈架的通孔31的中心线呈竖直分布;所述轭铁5为U型结构,包括底面段51和两侧面段,以从线圈架3的底部向上包裹于所述线圈架3;两个线圈引出脚4(分别用来连接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弯折部41弯折成用于装配的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42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43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4的弯折部4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3的下端32(即对应于通孔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3的一侧(两个线圈引出脚4偏在同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4的竖直一边42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所述轭铁5的U型的底面段51,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4的竖直一边42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52。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引出脚4的水平一边43连接在弯折部41的中间,在弯折部的两边还一体向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小段的加强杆44,所述线圈引出脚4的两个加强杆44也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3的下端32中,并使线圈架3的下端32中在对应于两个加强杆44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小凹口321。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3的下端32的底端面中,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4的弯折部41的位置处还向下一体设有块形凸台322,以增加线圈架3与线圈引出脚4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引出脚4的弯折部41中,在靠近所述水平一边的位置处还设有通孔411,以在注塑成型时使塑料材料填充在所述通孔411中,进而增加线圈架3与线圈引出脚4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3的下端32的底端面中,在对应于轭铁的U型的底面段51的两边分别设有条形凸台323,两个条形凸台323中分别设有抵向轭铁的U型的底面段51的侧边的定位筋324。在线圈架3上设计增加定位筋324,可以提高线圈架3与轭铁5的装配可靠性,同时还可保证线圈引出脚4组装后尺寸的一致性。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盖板6,所述盖板6固定在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包括负载引出端、壳体、线圈架、线圈引出脚和轭铁;两个负载引出端分别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线圈架容纳在壳体内并处在壳体的下部,所述线圈架具有用来配合铁芯的通孔,且线圈架的通孔的中心线呈竖直分布;所述轭铁至少包括底面段和侧面段,以从线圈架的底部向上包裹于所述线圈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通过弯折部弯折成用于装配的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的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包括负载引出端、壳体、线圈架、线圈引出脚和轭铁;两个负载引出端分别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线圈架容纳在壳体内并处在壳体的下部,所述线圈架具有用来配合铁芯的通孔,且线圈架的通孔的中心线呈竖直分布;所述轭铁至少包括底面段和侧面段,以从线圈架的底部向上包裹于所述线圈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通过弯折部弯折成用于装配的大致L形形状,其弯折部外的竖直一边的宽度大于弯折部外的水平一边的宽度;两个线圈引出脚的弯折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完全埋在线圈架的下端且偏向线圈架的一侧,并使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向下伸出以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拔插的快连插脚;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在对应于线圈引出脚的竖直一边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相对的两外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以用来与外部设备相配合形成对直流继电器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式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所述轭铁的底面段处在线圈架的下端的底端面与盖板的上端面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品钟叔明代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