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1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包括主电缆,线圈,微型接线扣,连接块绝缘环,固定螺栓,顶丝螺孔,长顶丝,连接线管和压线纸条;所述主电缆一侧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两组固定分支,且固定分支外端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分支壳套;所述电缆连接块与卡合底座外部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连接块绝缘环;所述线圈外端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多组绝缘皮层,且绝缘皮层通过绝缘密封胶与分支壳套和连接块绝缘环密封性连接,通过设置有电缆连接块与卡合底座,可以方便电缆连接块通过螺纹连接增加螺纹头的电缆分支,增加电缆的结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分支电缆是工厂在生产主干电缆时按用户设计图纸预制分支线的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分支线由工厂预先制造在主干电缆上,分支线截面大小和分支线长度等是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极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大幅度减少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大地保证了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通常的电缆为固定设置,在制作后难以通过外接的方式增加电缆分支以便使用。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0820065152.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铜包铝导体预制分支电缆,它由预制分支连接体1、主干电缆2、分支电缆3、主干电缆分支处导体7、分支电缆端头导体4、预制分支连接件5、高压模塑绝缘层6组成,所述的主干电缆分支处导体7和分支电缆端头导体4均为铜包铝单线绞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好、价格低。再例如专利号为CN20111029556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光纤复合预制分支电缆及其方法,包括光纤复合主干电缆、光纤复合支线电缆以及预制分支联合体;光纤复合主干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半封闭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用于电缆通过分支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缆(1),线圈(2),微型接线扣(201),线路连接口(20101),固定螺孔(20102),弧形板(20103),固定孔(20104),连接线(202),保险丝(203),连接线头(204),万用表插口(205),固定分支(3),分支壳套(4),塑料壳套(5),卡箍(501),绝缘皮层(6),嵌入标记A(601),嵌入标记B(602),接线孔(60201),固定塞(60202),嵌入标记C(603),电缆连接块(7),卡合底座(701),连接块绝缘环(702),固定螺栓(703),顶丝螺孔(704),长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用于电缆通过分支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缆(1),线圈(2),微型接线扣(201),线路连接口(20101),固定螺孔(20102),弧形板(20103),固定孔(20104),连接线(202),保险丝(203),连接线头(204),万用表插口(205),固定分支(3),分支壳套(4),塑料壳套(5),卡箍(501),绝缘皮层(6),嵌入标记A(601),嵌入标记B(602),接线孔(60201),固定塞(60202),嵌入标记C(603),电缆连接块(7),卡合底座(701),连接块绝缘环(702),固定螺栓(703),顶丝螺孔(704),长顶丝(705),导向槽(706),顶块(707),防护顶丝(708),连接线管(8)和压线纸条(801);所述主电缆(1)一侧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两组固定分支(3),且固定分支(3)外端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分支壳套(4);所述主电缆(1)外端通过缠绕焊接固定设置有线圈(2);所述电缆连接块(7)顶部四周开设有四组梯形通孔;所述卡合底座(701)顶部四周开设有四组螺孔,且卡合底座(701)通过固定螺栓(703)穿过电缆连接块(7)顶部梯形通孔插入卡合底座(701)螺孔固定设置于电缆连接块(7)底部,且电缆连接块(7)与卡合底座(701)通过固定螺栓(703)固定设置于线圈(2)外部;所述电缆连接块(7)与卡合底座(701)外部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连接块绝缘环(702);所述线圈(2)外端通过内侧粘接外侧熔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多组绝缘皮层(6),且绝缘皮层(6)通过绝缘密封胶与分支壳套(4)和连接块绝缘环(702)密封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的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接线扣(201)顶部一体式设置有线路连接口(20101),且线路连接口(20101)内部通过压接固定设置有连接线(202);所述微型接线扣(201)两侧均开设有四组固定螺孔(20102);所述弧形板(20103)顶部均开设有四组固定孔(20104),且弧形板(20103)均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20104)插入固定螺孔(20102)固定于微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亮杨战民杨超宋增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