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86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左按键、右按键;所述左按键设置在鼠标主体的左上方,且左按键与鼠标主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右按键设置在鼠标主体的右上方,且右按键与鼠标主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鼠标主体前端顶部的一侧,且滚轮与鼠标主体通过转轴相连接。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按键结构设计合理,手指操作较为舒适,充分缓解手指疲劳度的同时提高操作灵敏度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
技术介绍
计算机鼠标作为计算机的一种输入硬件,是计算机定位系统中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它在计算机中使用最为频繁,但是传统的鼠标在使用过程中,受手指按键设计结构的影响,导致手指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出现酸痛等不适感,并且人体手指的中指最长,导致点击按键时需要中指弯曲操作,导致操作舒适感较差,并影响操作灵敏度,因此大大降低了其实用价值。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鼠标在使用过程中,受手指按键设计结构的影响,导致手指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出现酸痛等不适感,并且人体手指的中指最长,导致点击按键时需要中指弯曲操作,导致操作舒适感较差,并影响操作灵敏度,因此大大降低了其实用价值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左按键、右按键、滚轮、USB接口、滚轮槽、点击区;所述左按键设置在鼠标主体的左上方,且左按键与鼠标主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右按键设置在鼠标主体的右上方,且右按键与鼠标主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鼠标主体前端顶部的一侧,且滚轮与鼠标主体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设置在鼠标主体的前端,且USB接口与鼠标主体通过数据线相连接;所述滚轮槽位于左按键的右侧,且滚轮槽与左按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点击区位于右按键的前端,且点击区与右按键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所述鼠标主体左侧的左按键的安装位置比右侧的右按键的安装位置高出厘米,且鼠标主体左侧的左按键安装位置与左按键安装形状相吻合,右侧的右按键的安装位置与右按键安装形状相吻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所述左按键侧视方向为弧形状设置,俯视方向为末端右侧开设有直角缺口的机翼状,且左按键的前端右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滚轮的半椭圆形的滚轮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所述右按键侧视方向呈弧形状,俯视方向为末端左侧开设有直角缺口的长方形状,且右按键的前端呈30度倾斜设置有直角梯形状的点击区。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通过将左按键高于右按键的设计方式,可以使食指抬高自然呈弧形状平放在左按键上,避免点击操作时与中指操作的右按键互为干涉,影响操作灵敏度的问题。2、本技术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通过在右按键前端呈30度倾斜设置的点击区,使手指中最长的中指可以自然呈弧形状平放在右按键上,并且手指肚处于点击区内,从而使中指得到完全伸展,避免弯曲操作造成手指酸痛或其它不适感,继而缓解手指操作时的疲劳度。3、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按键结构设计合理,手指操作较为舒适,充分缓解手指疲劳度的同时提高操作灵敏度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鼠标主体左右按键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按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按键结构示意图。图中:鼠标主体1、左按键2、右按键3、滚轮4、USB接口5、滚轮槽201、点击区3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1、左按键2、右按键3、滚轮4、USB接口5、滚轮槽201、点击区301;左按键2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左上方,且左按键2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右按键3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右上方,且右按键3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滚轮4设置在鼠标主体1前端顶部的一侧,且滚轮4与鼠标主体1通过转轴相连接;USB接口5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前端,且USB接口5与鼠标主体1通过数据线相连接;滚轮槽201位于左按键2的右侧,且滚轮槽201与左按键2为一体式结构;点击区301位于右按键3的前端,且点击区301与右按键3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左按键2与鼠标主体1左侧的左按键2安装位置上均设置有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鼠标卡合连接用的卡扣机构。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左按键2上开设的半椭圆状滚轮槽201可以起到避免滚轮4安装后与左按键2互为干涉的作用。具体的,右按键3与鼠标主体1右侧的右按键3安装位置上均设置有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鼠标卡合连接用的卡扣机构。具体的,点击区301的设置位置与中指自然平方在右按键3上后的手指肚处相吻合。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将USB接口5与计算机上的USB接口相连接,然后将右手平放在该装置上,由食指自然呈弧形状平铺在左按键2上,中指也自然呈弧形状平铺在右按键3上,并且手指肚处向下倾斜位于点击区301上,从而使食指,尤其是最长的中指得到自然舒展,从而成分缓解在使用操作对手指造成的疲劳感,大大提高该装置在计算机中的实用价值。综上所述:该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通过将左按键高于右按键的设计方式,可以使食指抬高自然呈弧形状平放在左按键上,避免点击操作时与中指操作的右按键互为干涉,影响操作灵敏度的问题;通过在右按键前端呈30度倾斜设置的点击区,使手指中最长的中指可以自然呈弧形状平放在右按键上,并且指尖处于点击区内,从而使中指得到完全伸展,避免弯曲操作造成手指酸痛或其它不适感,继而缓解手指操作时的疲劳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1)、左按键(2)、右按键(3)、滚轮(4)、USB接口(5)、滚轮槽(201)、点击区(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键(2)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左上方,且左按键(2)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右按键(3)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右上方,且右按键(3)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4)设置在鼠标主体(1)前端顶部的一侧,且滚轮(4)与鼠标主体(1)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5)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前端,且USB接口(5)与鼠标主体(1)通过数据线相连接;所述滚轮槽(201)位于左按键(2)的右侧,且滚轮槽(201)与左按键(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点击区(301)位于右按键(3)的前端,且点击区(301)与右按键(3)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手指中指操控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1)、左按键(2)、右按键(3)、滚轮(4)、USB接口(5)、滚轮槽(201)、点击区(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键(2)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左上方,且左按键(2)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右按键(3)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右上方,且右按键(3)与鼠标主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4)设置在鼠标主体(1)前端顶部的一侧,且滚轮(4)与鼠标主体(1)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5)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前端,且USB接口(5)与鼠标主体(1)通过数据线相连接;所述滚轮槽(201)位于左按键(2)的右侧,且滚轮槽(201)与左按键(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点击区(301)位于右按键(3)的前端,且点击区(301)与右按键(3)为一体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英魏绍宁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