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49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离合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用于连接驱动装置或待驱动件;在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滚动体,在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滚动体接触的作用面,第一滚动体提供与作用面接触的弧面;当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作用面为第一滚动体提供运动轨迹;且第二转动件仅通过弧面就能与第一转动件在轴向发生相对位移。目的在于: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件相对从动件转动不顺畅的问题,二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难度大的问题,三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个离合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610765079.6的离合机构及摩擦片式超越离合器。其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主动件,与所述主动件轴向相对设置的从动件,套设于所述主动件和/或从动件以限制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的限位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滚动体。所述主动件面向所述从动件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V型坡面,所述从动件面向所述主动件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V型坡面相匹配的第二V型坡面,所述滚动体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V型坡面和多个第二V型坡面之间。虽然该离合机构中通过滚动体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主动件与从动件发生相对旋转运动时第一V型坡面与第二V型坡面之间的摩擦,但是该离合机构仍然存在的缺点为:1)由于该滚动体仅起到的是减小第一V型坡面与第二V型坡面之间摩擦的作用,而所有滚动体的布局方式则是以配合第一V型坡面和第二V型坡面形状设计的,滚动体并不能替换第一V型坡面与第二V型坡面的作用,所有滚动体安装后的布局完全按照第一V型坡面和第二V型坡面形状而定,因此所有滚动体的安装工作麻烦,且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为了方便安装,只有实现滚动体与第一V型坡面和第二V型坡面分离安装,所有滚动体安装在一个保持架上,而主动件与从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保持架也对同时与主动件和从动件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转动并不是很顺畅,因此仍然主动件和从动件均与滚动体或保持架有一定的摩擦,导致滚动体容易从保持架上脱落,导致主动件、从动件滚动体的使用寿命较短;2)由于第一V型坡面和第二V型坡面加工精度均比较高,因此加工成本较高;3)由于第一V型坡面和第二V型坡面均需要提供加工基础,使得主动件和从动件在一起后轴向尺寸较大,进而增加了整个离合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件相对从动件转动不顺畅的问题,二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难度大的问题,三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个离合器体积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离合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用于连接驱动装置或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驱动装置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待驱动件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驱动装置;在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滚动体,在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滚动体接触的作用面,第一滚动体提供与作用面接触的弧面;当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作用面为第一滚动体提供运动轨迹;且第二转动件仅通过弧面就能与第一转动件在轴向发生相对位移。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滚动体与第二转动件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滚动体能自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滚动体通过安装套安装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套固定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套与第二转动件形成供第一滚动体旋转的旋转孔;第一滚动体安装在安装套的旋转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滚动体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套,在第二转动件上固定有安装套,安装套与第二转动件形成供第一滚动体旋转的旋转孔;第一滚动体包括滚动环和安装环,安装环相对第二转动件固定,滚动环环绕在安装环外,滚动环能相对安装环旋转,安装环伸出滚动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滚动体还包括若干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设置在滚动环与安装环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作用面为V型坡面,V型坡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滚动体在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上位移。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作用面为一圆弧面,圆弧面为第一转动件靠近第二转动件的侧面凹陷形成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离合器,包括如上述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既作为该离合器的离合机构,同时还作为驱动装置力的传导机构,所述驱动装置的力通过分离结合结构传递给待驱动件。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还包括限位件、中心轴以及从动摩擦盘,所述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从动摩擦盘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对旋转的方向,以及限制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二转动件的旋转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因为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还有带有保持架的滚动体与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带有保持架的滚动体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会导致因摩擦保持架的滚动体损坏,因此本申请延长了使用寿命;再加上,每个带有保持架的滚动体对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相对移动的干扰,使得第一滚动体在v形面上的滑动更加顺畅,也就是当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且较大的第一滚动体安装在第二转动件后,第一滚动体能够转动更加顺畅,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产生轴向上位移更加快,也就是灵敏度更高,这个是在两个v形面之间设置带有保持架的滚动体难以预测的,而灵敏度更高更加满足实际需要;2)传统的滚动体仅是设置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也即是主动件和从动件中)减少摩擦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第一滚动体申请号为201610765079.6中一个v形面的作用,而在申请号为201610765079.6的专利中滚动体是替代不了一个v形面的作用,因此能够减少一个v形面的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由于现有技术的每个很小的滚动体需要安装在一保持架上,并且所有滚动体需要围成与滚动体相匹配的形状,因此现有技术中所有滚动体的加工难度大,同时要做到两个v形面的形状一模一样,也是相当困难的,而本申请发现了加工困难这一难题,并且通过第一滚动体替代一个v形面的加工,大大简化了加工步骤,仅加工一个作用面(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v形面即可),同时较大的第一滚体的安装也非常方便;3)现有技术中滚动体设置在两v形面之间,两个v形面的开设需要两个实体基础,本申请仅仅设置一个v形面,仅需要一个v形面的实体基础,减小了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轴向尺寸;4)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滚动体和光滑的凹槽作用来驱动两摩擦片的结合和断开,但是其驱动两摩擦片的结合和断开的动力是凭借外力驱动的,增加了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两摩擦片的结合和断开)的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且增加一个控制装置会增加了离合器的结构,再者转动的输出不要经过滚动体,且当摩擦片结合后控制装置不能通过滚动体和凹槽带动摩擦片旋转,而本申请确能实现当摩擦片结合后能通过第一转动件、滚动体、作用面以及第二转动件带动摩擦片旋转。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带实施例1中离合机构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实施例1中离合机构的离合器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3中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中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统离合器的传动路线图;图6为本技术离合器的传动路线图;图7为本技术离合器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滚动体的安装实施例示意图。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5中附图标记为:第一转动件11、第二转动件12、第一滚动体13、滚动环131、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用于连接驱动装置或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驱动装置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待驱动件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驱动装置;在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滚动体,在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滚动体接触的作用面,第一滚动体提供与作用面接触的弧面;当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作用面为第一滚动体提供运动轨迹;且第二转动件仅通过弧面与第一转动件的作用面,就能与第一转动件在轴向发生相对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用于连接驱动装置或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驱动装置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待驱动件;当第一转动件连接待驱动件时第二转动件连接至驱动装置;在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滚动体,在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滚动体接触的作用面,第一滚动体提供与作用面接触的弧面;当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作用面为第一滚动体提供运动轨迹;且第二转动件仅通过弧面与第一转动件的作用面,就能与第一转动件在轴向发生相对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体与第二转动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能自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体通过安装套安装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套固定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套与第二转动件形成供第一滚动体旋转的旋转孔;第一滚动体安装在安装套的旋转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体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套,在第二转动件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瑜臻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