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08249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启动监控软件,CAN总线网络利用无线网关接入到无线网络,网关利用无线网络将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上传至处理端;处理端接收网关上传的监控数据,对监控数据进行解析生成监控变量,处理端链接监控变量生成监控信号并上传至终端,终端反馈接收到的监控信号以实现实时监控;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络将控制信号上传至CAN总线网络;其中,接入的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设置无线网络信息及IP地址等信息接入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传输监控信号实现无线监控,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困局,利用无线网络接入多个CAN总线网络可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的缩写,即“局域网控制器”)是一种支持分布式监控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CAN网线构成各节点之间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广泛应用于工业监控。目前,传统的CAN总线监控都是通过介入CAN节点进行报文抓取,在应用到类似于车辆工程、海洋工程等场合时,通过对CAN总线网络的节点进行抓取,通过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显示相应的变量及参数以达到监控的目的,但是,在对“未加密”的CAN总线进行链路层解析需要使用CAN总线接口卡,而一般计算机不带有CAN接口,需要适配的通讯接口(USB、PCI等),将CAN通讯转换成USB或PCI通信方式,在实现监控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多次考虑到电路线路的布线以及具体的会影响监控信号传送的因素。而且该方法只支持一个CAN网络,但如果需要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的数据,需要通过添加各类CAN路由器或转发器才可实现,加大施工难度且经济成本较大。这样的监控方式在涉及到海洋工程等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环境因素的场景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复杂电路布线的问题;而且,CAN网络本身对CAN线缆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随着监控距离变长,数据链路会变得不稳定,导致PC端与CAN网络之间的距离非常受限,尤其是在应用到对工程车辆、搬运小车、充电桩等可移动设备进行监控时会加大施工难度,监控范围受限且不便维修,同时也会增加监控的功耗和成本。基于此,为了方便实现CAN总线监控,避免监控距离受限的困局,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是优化CAN总线监控的关键。目前,基于物联网的发展,将CAN总线监控由USB或PCI通信的线路连接监控转变为无线监控,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因此,基于CAN总线网络,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的无线监控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CAN总线的监控方法,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CAN总线的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启动监控软件,CAN总线网络利用无线网关接入到无线网络,无线网关利用无线网络将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上传至处理端;处理端接收无线网关上传的监控数据,对监控数据进行解析并生成监控变量,处理端链接监控变量生成用于实时显示的监控信号并上传至终端,终端反馈接收到的监控信号以实现实时监控;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络将控制信号上传至CAN总线网络;其中,接入的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CAN总线的监控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网关监控CAN总线的方法,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网关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入被测的CAN总线网络,获取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所用网关为无线网关。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接入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上传监控数据至处理端,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处理端解析监控数据以获取监控变量;获取处理端反馈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上传至CAN总线网络,以实时控制CAN总线网络。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无线网络信息,接入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上传监控数据至处理端;或发出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上传监控数据至处理端。通过设置无线网络信息及IP地址等信息接入无线网络以传输监控现场反馈的监控信号,实现无线监控,有效解决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因为接入多个CAN总线网络,可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的网关监控CAN总线的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启动监控软件,在无线网关接入CAN总线网络获取监控数据后,利用无线网络获取由无线网关上传的监控数据,接入的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解析监控数据以获取监控变量;链接监控变量,生成用于实时显示的监控信号并反馈至终端,以实时监视CAN总线网络。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络将控制信号上传至CAN总线网络,以实时控制CAN总线网络。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能够避免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并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五的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设置无线网络信息及IP地址等信息接入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将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上传至处理端,处理端解析监控数据生成监控变量、链接监控变量获得监控信号,终端反馈监控信号以实现实时监视;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网关利用无线网络将控制信号上传至CAN总线网络。利用无线网络实现无线监控,有效解决布线困难及监控距离受限的问题,可接入多个CAN总线网络,实现同时监控多个CAN网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的处理端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网关、处理端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及存储介质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总线的监控方法,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一:网关,所用网关为无线网关:步骤S11:无线网关建立监控通道,在启动监控软件后,通过无线网关设置无线网络信息将CAN总线网络接入由无线路由器发出的无线网络中,无线网关获取CAN总线网络反馈的CAN格式的监控数据;步骤S12:无线网关上传CAN格式的监控数据至处理端;处理端(此处处理端指PC端、控制器等数据处理机构):步骤S21: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络将控制信号传送至CAN总线网络,以实时控制CAN总线网络;步骤S22:处理端解析无线网关上传的监控数据并进一步生成监控变量,将生成的该监控变量由控制器生成用于表示监控现场信息的显示参数信号等(此处显示参数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CAN总线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启动监控软件,CAN总线网络利用无线网关接入到无线网络,所述无线网关利用所述无线网络将所述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上传至处理端;所述处理端接收所述无线网关上传的所述监控数据,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解析并生成监控变量,所述处理端链接所述监控变量生成用于实时显示的监控信号并上传至终端,所述终端反馈接收到的所述监控信号以实现实时监控;所述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无线网关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将所述控制信号上传至所述CAN总线网络;其中,接入的所述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CAN总线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启动监控软件,CAN总线网络利用无线网关接入到无线网络,所述无线网关利用所述无线网络将所述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上传至处理端;所述处理端接收所述无线网关上传的所述监控数据,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解析并生成监控变量,所述处理端链接所述监控变量生成用于实时显示的监控信号并上传至终端,所述终端反馈接收到的所述监控信号以实现实时监控;所述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无线网关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将所述控制信号上传至所述CAN总线网络;其中,接入的所述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2.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总线的监控方法。3.网关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入被测的CAN总线网络,获取所述CAN总线网络反馈的监控数据,所述CAN总线网络至少有一个,所用网关为无线网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关监控CAN总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接入无线网络,利用所述无线网络上传所述监控数据至处理端,所述处理端接收或生成控制信号,所述处理端解析所述监控数据以获取监控变量;获取所述处理端反馈的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上传至所述CAN总线网络,以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锋楚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