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44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包括定子与动子,定子包括上表面压电陶瓷、左端压电陶瓷、右端压电陶瓷、左驱动足、右驱动足和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采用Z型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包括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整体呈现为Z型结构,凸出部与弹性体中部的两端分别形成左边槽、右边槽,左端压电陶瓷粘结在左边槽内,右端压电陶瓷粘结在右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机定子的金属弹性体端部以及上表面粘贴压电陶瓷,与传统的单独在弹性体上表面粘结压电陶瓷相比,可以增大定子的振动幅度,体积小、结构紧凑、电机输出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流行的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主要是基于压电陶瓷的横向振动模式和纵向振动模式来激励出定子的复合模态,压电陶瓷主要粘贴于金属弹性体的顶部、底部和正面用以同时激发出两种工作模态来复合而成一种定子的新型工作模态,形成椭圆运动,进而驱动动子直线运动。复合模态直线超声波电机定子结构必须同时考虑多个模态振型的激励,因此其定子设计过程相对复杂。单模态直线型超声波电机只需考虑一种模态的激励,定子设计过程相对简单。目前对于绝大多数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来说,压电陶瓷只粘贴弹性体上表面,利用压电陶瓷横向振动模式激发出定子的金属弹性体的一阶弯振模态,使驱动足产生斜直线运动,推动动子前进。这种结构方式下,存在着输出较小的问题。上述问题是在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定子所包含的三片压电陶瓷一片粘贴于弹性体上表面,其余两片与Z型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包括定子与动子,其特征在于:定子包括上表面压电陶瓷、左端压电陶瓷、右端压电陶瓷、左驱动足、右驱动足和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采用Z型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包括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弹性体中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的凸出部,其中一端的凸出部紧挨金属弹性体的上表面,另一端的凸出部紧挨金属弹性体的下表面,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整体呈现为Z型结构,上表面压电陶瓷设于弹性体中部的上表面,弹性体中部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左驱动足、右驱动足,且左驱动足、右驱动足均设于弹性体中部与动子间,凸出部与弹性体中部的两端分别形成左边槽、右边槽,左端压电陶瓷粘结在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包括定子与动子,其特征在于:定子包括上表面压电陶瓷、左端压电陶瓷、右端压电陶瓷、左驱动足、右驱动足和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采用Z型金属弹性体,金属弹性体包括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弹性体中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的凸出部,其中一端的凸出部紧挨金属弹性体的上表面,另一端的凸出部紧挨金属弹性体的下表面,弹性体中部和凸出部整体呈现为Z型结构,上表面压电陶瓷设于弹性体中部的上表面,弹性体中部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左驱动足、右驱动足,且左驱动足、右驱动足均设于弹性体中部与动子间,凸出部与弹性体中部的两端分别形成左边槽、右边槽,左端压电陶瓷粘结在左边槽内,右端压电陶瓷粘结在右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电陶瓷多振动模式的Z型结构单模态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其特征在于:左驱动足偏离定子左侧驻波波节位置,右驱动足偏离定子右侧驻波波节位置,两者偏离方向和偏离距离都相同,偏离距离均为八分之一基波波长,动子放置于左驱动足、右驱动足两驱动足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旦宏林秋香郝思鹏胡霞刘海涛蒋春容徐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