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91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设有由振动机构所驱动的振动送料盘,该送料盘内壁面形成有复数条呈相互并列且为螺旋形式的轨道,各该轨道在送料盘盘顶部依序间隔具有复数汇合区及一出料部,待送料的各物品沿着各轨道向前输送移位并进行是否规定的筛选,合格的各物品通过各汇合区设置可将各轨道上被移除而形成在各物品间的空隙予以填补,使得在出料部输出进入出料轨道的物品不中断,而具有供料迅速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轨输送供料装置
本技术为具有多条轨道通过振动方式将小物品移送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用以输送小型物品至工作站进行加工的供料装置,该小型物品可为一小型螺丝,供料装置的构造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为振动送料机,该振动送料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有一可产生振动力的振动机构,在振动机构上设有一振动盘,通过使得该振动盘产生垂直上下振动并绕其垂直轴做扭摆,而将振动盘内没有次序的各小型物品予以筛选及定向排列整齐并输送至下一工作站。又安装在振动机构上的振动盘在内部内凹形成有圆锥凹面,在壁面上形成有一轨道,该轨道呈螺旋形态且连接在盘底面及盘顶面,使得小型物品由盘底面经该轨道移送至盘顶面,再输送至出料处。为了确保各小型物品由轨道末端进行出料时,各该小型物品的方向或姿态与设定的参考资料完全符合,因此必须对在轨道移送的各该小型物品进行筛选及定向排列,再检测该小型物品的方向或姿态与设定的参考资料是否符合,若为不符合的小型物品则可运用所设置的排除机构予以推移出轨道落至盘底面再重新输送排列,其中一种排除机构为运用吹出有高压空气将小型物品吹离轨道,当运用高压空气时其作用范围较大通常会将周边相邻的数个小型物品一同吹离轨道,进而造成轨道上的小型物品无法紧密相邻排列的由出料处移动,在轨道形成有较大距离没有小型物品出料,因此存在有供料中断或供料速度明显降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创作有一种运用具有多轨道的振动送料盘,使得各物品出料时为贴靠排列,具有达到供料迅速且不中断的目的。本技术为可达到前述的技术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设有一振动送料盘,该振动送料盘设置在一振动机构上,该振动送料盘连接有一出料轨道,该振动送料盘包括有一盘体及一轨道组;该盘体内凹形成有一容槽并具有一盘底部及一盘顶部,该盘底部位在容槽的槽底,该盘顶部为位在该容槽槽顶的周缘,该盘顶部为一断面呈L形构造并依序间隔具有复数汇合区及具有一出料部,该出料部与该出料轨道连接;该轨道组具有复数条轨道,各轨道为相互并列且以螺旋型式形成在该容槽的槽壁面上,各该轨道为位在该盘底部与该盘顶部之间,每一条轨道至少设有一筛选区,又各该轨道的其中相邻两轨道的端部与该复数汇合区的其中一汇合区连接。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中每一条轨道的一端部为一轨道入口,该轨道入口为位在该容槽的该盘底部,复数条轨道位在该槽底部的端部可呈等间隔或呈不等间隔。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中该复数汇合区包括有一第一汇合区、一第二汇合区及一第三汇合区;该复数条轨道包括有一第一轨道、一第二轨道、一第三轨道及一第四轨道,该第二轨道及该第一轨道位在该盘顶部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一汇合区,该第三轨道及该第二轨道位在该盘顶部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二汇合区,该第四轨道及该第三轨道位在该盘顶部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三汇合区。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中各该轨道由相邻位在横向的一底面与位在纵向的一壁面形成在该容槽槽壁面,该底面呈斜面,又各该筛选区在该轨道的底面内凹形成有至少一凹部。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中进一步在该盘顶部的出料部形成有一排料斜面。本技术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运用,各物品在受到振动送料盘作用后,复数条轨道将提供各物品沿着各轨道向前输送移位并进行是否规定的筛选,符合规定的各物品通过各汇合区设置,可将各轨道上被移除而位各物品间的空隙予以填补,使得在出料部输出进入出料轨道的物品不中断,而具有供料迅速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设有一振动送料盘,该振动送料盘设置在一振动机构上,该振动机构可对该振动送料盘产生垂直上下振动并绕其垂直轴做扭摆,该振动送料盘连接有一出料轨道30,可将振动送料盘所输出的物品40导入该出料轨道30,该物品40,例如可为一小体积的螺丝,该振动机构为一现有技术,故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且图中未示。该振动送料盘包括有一盘体10及一轨道组20;该盘体10内凹形成有一容槽100,该容槽100为一内圆锥槽,其中央的槽底为一盘底部11,周缘的槽顶为一盘顶部12,该盘顶部12为一断面呈L形构造并依序间隔具有复数汇合区及具有一出料部124,该出料部124与该出料轨道30相互连接,该复数汇合区在图中所示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汇合区121、一第二汇合区122及一第三汇合区123。该轨道组20具有复数条轨道,各轨道为相互并列且以螺旋形式形成在该容槽100的槽壁面上,并位在该盘底部11与该盘顶部12之间,又每一条轨道上至少设有一筛选区,各轨道的一端部位在该槽底部12可呈等间隔,也可以呈不等间隔,另各轨道的其中相邻两轨道的另一端部与该复数汇合区的其中一汇合区连接。如图中所示,该轨道组20的复数条轨道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轨道21、一第二轨道22、一第三轨道23及一第四轨道24,其中该第二轨道22及该第一轨道21位在该盘顶部12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一汇合区121,该第三轨道23及该第二轨道22位在该盘顶部12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二汇合区122,该第四轨道24及该第三轨道23位在该盘顶部12的端部为连接位在该第三汇合区123,使得该第一轨道21所移送的物品40可移送至该盘顶部12,该第二轨道22所移送的物品40可在第一汇合区121汇入并移送至该盘顶部12,该第三轨道23所移送的物品40可在第二汇合区122汇入并移送至该盘顶部12,以及该第四轨道24所移送的物品40可在第三汇合区123汇入并移送至该盘顶部12。由于该第一轨道21、该第二轨道22、该第三轨道23及该第四轨道24的构造为相同,以该第一轨道21为例说明,其一端部为一轨道入口211位在该容槽100的该盘底部11,配合参看图3所示,该第一轨道21,由剖面可知,由相邻位在横向的一底面212与位在纵向的一壁面213形成在该容槽100槽壁面,该底面212可呈斜面,当所输送的物品40位在该第一轨道21的该底面212上且受振动时可贴靠在该壁面213移位。配合参看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又该第一轨道21设有一第一筛选区210,该第二轨道22设有一第二筛选区220,该第三轨道23设有一第三筛选区230及该第四轨道24设有一第四筛选区240,由于前述的各筛选区构造为相同,以该第一轨道21的该第一筛选区210为例说明,该第一筛选区210为在该第一轨道21的底面212内凹形成有至少一凹部214,如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为形成有相邻的二凹部214,当输送的物品40移动至第一筛选区210时,若该物品的方向或姿态与设定的参考资料为相符合,则可继续位在该第一轨道21的底面212移动并通过该第一筛选区210,反之若为不符合,则物品40在移动至第一筛选区210时无法经由该底面212通过而经由凹部214落入至该盘底部11,物品40可再次经由轨道组20的多轨道形式向前输送。该第一轨道21、该第二轨道22、该第三轨道23及该第四轨道24所分别输送的物品40,再分别通过各轨道所设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振动送料盘,该振动送料盘设置在一振动机构上,该振动送料盘连接有一出料轨道,该振动送料盘包括有一盘体及一轨道组;该盘体内凹形成有一容槽并具有一盘底部及一盘顶部,该盘底部位在容槽的槽底,该盘顶部为位在该容槽槽顶的周缘,该盘顶部为一断面呈L形构造并依序间隔具有复数汇合区及具有一出料部,该出料部与该出料轨道连接;该轨道组具有复数条轨道,各轨道为相互并列且以螺旋形式形成在该容槽的槽壁面上,各该轨道为位在该盘底部与该盘顶部之间,每一条轨道至少设有一筛选区,又各该轨道的其中相邻两轨道的端部与该复数汇合区的其中一汇合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振动送料盘,该振动送料盘设置在一振动机构上,该振动送料盘连接有一出料轨道,该振动送料盘包括有一盘体及一轨道组;该盘体内凹形成有一容槽并具有一盘底部及一盘顶部,该盘底部位在容槽的槽底,该盘顶部为位在该容槽槽顶的周缘,该盘顶部为一断面呈L形构造并依序间隔具有复数汇合区及具有一出料部,该出料部与该出料轨道连接;该轨道组具有复数条轨道,各轨道为相互并列且以螺旋形式形成在该容槽的槽壁面上,各该轨道为位在该盘底部与该盘顶部之间,每一条轨道至少设有一筛选区,又各该轨道的其中相邻两轨道的端部与该复数汇合区的其中一汇合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条轨道的一端部为一轨道入口,该轨道入口为位在该容槽的该盘底部,复数条轨道位在该槽底部的端部可呈等间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轨输送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于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倍力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