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风口叶片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51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叶片和模具,模具用于成型汽车出风口叶片,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产品型腔包括通过流道连通的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第一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第二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二垂直叶片型腔,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具有拨叉固定杆成型位,前模仁在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后模仁在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邻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拨叉固定杆成型位。该模具能够保证叶片的转轴的尺寸精度,实现叶片与连杆的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出风口叶片和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产品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叶片以及用于成型该汽车出风口叶片的模具。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汽车出风口叶片的模具10,为了降低模具制作的成本,通常用于成型汽车出风口叶片11的产品型腔水平布置,产品分型线位于产品型腔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从汽车出风口叶片11的转轴12进胶。这样的设计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模具分型线位于产品厚度的中间位置,受设备加工精度的影响,在生产中汽车出风口叶片11两头的转轴12的尺寸精度很难达到;其次,此类型产品通常是一模多穴,后期将水口料去除,对产品进行分类以及安装连杆时均需要大量人力,因而易出错且效率低;再次,产品在生产中易粘连前模,出现脱模困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叶片的模具,该模具能够保证叶片的转轴的尺寸精度,实现叶片与连杆的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以及出错率,节约生产成本及生产时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模具成型的汽车出风口叶片。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出风口叶片的模具,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产品型腔包括通过流道连通的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分别位于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两侧,第一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第二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二垂直叶片型腔,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具有拨叉固定杆成型位,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一垂直叶片,第二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二垂直叶片,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用于成型拨叉固定叶片。前模仁在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后模仁在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邻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拨叉固定杆成型位。第一垂直叶片型腔、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和第二垂直叶片型腔并排布置。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流道分别连接在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端壁和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上。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端壁以及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上均设置有转轴成型位,流道与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流道与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以及流道与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均位于转轴成型位的下方。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流道包括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分别位于产品型腔的两侧。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位于拨叉固定叶片型腔远离拨叉固定杆成型位一侧,相邻两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二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上远离拨叉固定杆成型位一侧的侧壁与距离拨叉固定叶片型腔最近的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上靠近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方案是,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上靠近拨叉固定杆成型位一侧的侧壁与距离拨叉固定叶片型腔最近的第二垂直叶片型腔上靠近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模具还包括侧型芯以及分别设置在产品型腔两侧的第一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和第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侧型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两个侧型芯分别与第一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第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固定连接,每个侧型芯的端部均伸入产品型腔。进一步的方案是,产品型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产品型腔相连通且对称设置。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叶片,汽车出风口叶片由上述模具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水口料连接的拨叉固定叶片、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分别位于拨叉固定叶片的两侧,第一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一垂直叶片,第二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二垂直叶片,拨叉固定叶片上具有拨叉固定杆。第一垂直叶片位于拨叉固定叶片远离拨叉固定杆一侧,第一垂直叶片、拨叉固定叶片和第二垂直叶片并排布置。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水口料分别连接在第一垂直叶片的端壁、拨叉固定叶片的端壁和第二垂直叶片的端壁上。第一垂直叶片的端壁、拨叉固定叶片的端壁以及第二垂直叶片的端壁上均设置有转轴,水口料与第一叶片组的连接位置以及水口料与第二叶片组的连接位置均位于转轴的下方。水口料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分别位于第一叶片组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由于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通过流道连通,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分别位于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两侧,因此,在该模具中成型的汽车出风口叶片中拨叉固定叶片、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的排列顺序与安装于汽车出风口上的拨叉固定叶片、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的排列顺序一致,这样,可将拨叉固定叶片、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周边的水口料去除后,将第二叶片组向靠近拨叉固定叶片一侧移动后,直接通过连杆将第一垂直叶片、拨叉固定叶片和第二垂直叶片装配在一起,以便于将汽车出风口叶片安装在汽车出风口上,可大大降低出现装配错误的几率,且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第一垂直叶片、拨叉固定叶片和第二垂直叶片并排布置,便于成型后的各叶片从模具中取出以及便于各叶片的装配。再次,转轴成型位位于侧型芯内,因此汽车出风口叶片的转轴位置没有了分型线,尺寸精度更容易保证,修改调整的周期大大缩短,减少了试模次数,并且产品装配手感及使用寿命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上靠近拨叉固定杆成型位一侧的侧壁与距离拨叉固定叶片型腔最近的第二垂直叶片型腔上靠近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保证拨叉固定杆成型位附近模具的强度。还有,脱模时采用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可以保证转轴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汽车出风口叶片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的汽车出风口叶片的模具隐藏部分部件后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出风口叶片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模具实施例隐藏部分部件后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模具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模具实施例中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模具实施例中前模仁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模具实施例中后模仁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汽车出风口叶片包括通过水口料连接的拨叉固定叶片7、第一叶片组2和第二叶片组3,第一叶片组2包括两个第一垂直叶片21,第二叶片组3包括两个第二垂直叶片31,拨叉固定叶片7上具有拨叉固定杆71。第一垂直叶片21位于拨叉固定叶片7远离拨叉固定杆71一侧,第二垂直叶片31位于拨叉固定叶片7靠近拨叉固定杆71一侧。第一垂直叶片21、拨叉固定叶片7和第二垂直叶片31并排布置。水口料分别连接在第一垂直叶片21的端壁、拨叉固定叶片7的端壁和第二垂直叶片31的端壁上。水口料包括第一分支51和第二分支52,第一分支51和第二分支52分别位于第一叶片组2的两侧。第一垂直叶片21两端的端壁上、拨叉固定叶片7两端的端壁上以及第二垂直叶片31两端的端壁上均设置有转轴4,水口料与第一垂直叶片21的连接位置、水口料与拨叉固定叶片7的连接位置以及水口料与第二垂直叶片31的连接位置均位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具,用于成型汽车出风口叶片,所述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型腔包括通过流道连通的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所述第一叶片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组分别位于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二垂直叶片型腔,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具有拨叉固定杆成型位,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一垂直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二垂直叶片,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用于成型拨叉固定叶片;所述前模仁在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后模仁在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邻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拨叉固定杆成型位;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和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并排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用于成型汽车出风口叶片,所述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型腔包括通过流道连通的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第一叶片型腔组和第二叶片型腔组,所述第一叶片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组分别位于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一垂直叶片型腔,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组包括多个第二垂直叶片型腔,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具有拨叉固定杆成型位,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一垂直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型腔用于成型第二垂直叶片,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用于成型拨叉固定叶片;所述前模仁在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后模仁在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处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邻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拨叉固定杆成型位;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和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并排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端壁和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端壁以及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端壁上均设置有转轴成型位,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所述流道与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的连接位置均位于所述转轴成型位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道分别位于所述产品型腔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型腔组位于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远离所述拨叉固定杆成型位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垂直叶片型腔之间的距离;所述拨叉固定叶片型腔上远离所述拨叉固定杆成型位一侧的侧壁与距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帮权刘会东刘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三威实业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