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143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步骤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步骤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步骤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6,表面涂覆复合型水泥,粘贴瓷砖。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50‑350份;粉煤灰20‑50份;聚丙烯纤维25‑35份;三聚氰胺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粉煤灰作为复合型水泥的矿物掺合料,能提高复合型水泥的密实性、改善复合型水泥的防水性能。聚丙烯纤维能使复合型水泥中孔隙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复合型水泥的抗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卫生间防水施工是指用于预防卫生间漏水而作的工程。由于卫生间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卫生间防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如何做好卫生间防水是人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314754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6)表面水泥灰浆拉毛后,粘贴瓷砖。其中,步骤(4)和步骤(5)中所用的防水乳液,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通过反应聚合而成:1,4-丁二醇丙烯酸酯16-2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3-15份;苯乙烯4-6份;甲基丙烯酸2-4份;甲基硅油0.4-0.6份;过硫酸钾盐0.2-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4-0.6份;碳酸氢钠0.1-0.3份;去离子水50-60份。上述防水施工方法中,主要是通过防水乳胶进行防水处理,进而在表面涂覆水泥并粘贴瓷砖。由于水泥的内部具有很多孔隙,地面上的水较为容易向下渗透,并将水分储存在水泥内,造成卫生间始终较为潮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涂覆的水泥具有防渗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步骤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步骤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步骤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6,表面涂覆复合型水泥,粘贴瓷砖。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煤灰作为复合型水泥的矿物掺合料,在复合型水泥中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活性效应:由于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能与水泥水化过程中析出的氢氧化钙缓慢进行反应,在表面生成具有凝胶性能的水化铝酸钙、水化硅酸钙等,同时使水泥的碱性降低,在此环境中更有利于水化铝硅酸盐的形成,这些生成物分布在水泥中,填充水泥中的微孔,提高复合型水泥的密实性;2)微集料效应:复合型水泥中掺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能改善原料的粒径组合,减少复合型水泥的为空隙,提高复合型水泥结构的密实性,从而改善复合型水泥的防水性能。在复合型水泥中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后,均匀分布在复合型水泥中彼此相粘结的大量纤维齐了承托骨架的作用,降低了复合型水泥表面的析水与集料的沉降,从而使复合型水泥中孔隙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复合型水泥的抗渗能力。三聚氰胺能够改善复合型水泥的流变性能、减少用水量、提高复合型水泥强度、节约水泥用量、具有抗渗防水的效果。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硫铝酸钙90-1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铝酸钙不仅能和水泥水化产物生成钙矾石,通过钙矾石的形成引起膨胀的机理,引起体积膨胀、补偿收缩、强化密度结构,而且能够生成丰富的凝胶体,进一步填充堵塞毛细孔道,阻断渗水通道,从而提高复合型水泥的抗渗防水能力。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橡胶粉50-7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粉具有良好的弹性,将橡胶粉作为复合型水泥的填料,提供骨架支撑的同时,在生成钙矾石的膨胀过程中,复合型水泥将会对橡胶粉产生挤压,而挤压形变后的橡胶粉能够进一步填充于孔隙内,从而提高复合型水泥的抗渗防水能力。其中,橡胶粉以废弃轮胎为原料制成,较为节能环保。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甲基硅酸钠5-6份、乙基硅酸钠3-5份、MS树脂3-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硅酸钠、乙基硅酸钠和MS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作用下形成甲基硅醇、乙基硅醇及MS树脂膜。甲基硅醇、乙基硅醇和MS树脂膜都含有羟基,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反应使复合型水泥呈碱性,甲基硅醇、乙基硅醇和MS树脂膜在碱性环境下各组分偏聚,分子间脱水,生成甲基氧烷、乙基氧烷和水,其中甲基硅醇和乙基硅醇为非电解质,油状憎水物。这个反应继续下去,生成枝状链,在此基础上又偏聚呈网状高分子聚合物甲基树脂,由此构成防水膜,深入复合型水泥的毛细孔中,阻止水分进入。高分子聚合物甲基树脂的网状结构与丙基纤维的网状结构相互交联,使得橡胶粉在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不易发生沉降,保证了复合型水泥在固化后其表层的抗渗防水能力。此外,水解反应使得复合型水泥呈碱性,将会对橡胶粉表面产生腐蚀,使得橡胶粉表面变得粘稠化,在复合型水泥固化后橡胶粉能够牢固地粘接在复合型水泥孔隙内壁上,进一步了复合型水泥的抗渗防水能力。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环烷基橡胶油5-7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粉能够吸收环烷基橡胶油而溶胀,部分恢复生胶的性质,从而使得橡胶粉颗粒表面具有一定粘性,并由原来的紧密结构变成相对疏松的絮状结构,从而使得橡胶粉获得更好的形变能力,更有利于其填充于复合型水泥的孔隙中,以提高体系的抗渗防水能力。同时更好的粘性使得橡胶粉与孔隙内壁之间的粘结度获得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型水泥的抗渗防水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步骤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步骤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步骤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6,表面涂覆复合型水泥,粘贴瓷砖。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其中环氧基橡胶油采用KN4006型号。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9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复合型水泥的原料组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5与实施例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步骤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步骤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步骤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6,表面涂覆复合型水泥,粘贴瓷砖。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卫生间墙地面基层清理干净;步骤2,对上下水管根部清理并进行堵漏处理;步骤3,用美纹纸粘贴轮廓线;步骤4,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5,第二遍涂刷防水乳液,干燥18-24h;步骤6,表面涂覆复合型水泥,粘贴瓷砖。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型水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炬凯黄克伦林慕吴亮吴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聚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