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式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96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式防水系统,它是充分利用物质的亲水性和憎水性的表面性能将疏水性或亲水性不强的竖立墙面上的水流或排水沟中的积水用亲水性的物质进行引流、导流分离或引流排水,或将竖立墙面的各接口或接口附近和排水沟外侧壁的内侧或外侧壁内侧上沿加工成憎水性的表面,阻止水流渗漏进入接口或阻止稍高于排水沟侧壁的水面从排水沟侧壁溢出,提高竖立墙面和排水沟的排水性能。成功的解决了现有泛水技术对施工工艺、气象、密封材料的质量要求都较高和防水年限不长与对排水沟中部积水的引流等技术难题,所有产品均可进行标准化的型材或预制构件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式防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流防水工程,具体是利用物质的表面性能完成泛水和引流防水任务。技术背景长期以来建筑平顶屋面及竖立墙面与地面、车窗与车顶、宣传窗顶与竖立墙面等之间的泛水都是通过严格的防止雨水渗漏来实现,对施工工艺、气象、密封材料的质量要求都较高,因此泛水处理长期以来就是一大难题;另外,一般的排水沟要求排水端口较排水沟的中间部位低或排水沟的深度比较深以利排水,但在一些对排水沟的深度要求比较苛刻、排水沟的安装环境又不是很理想的环境中,排水沟容易积水并影响排水沟的有效排水高度且排水沟的排水任务不大时,未有理想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泛水技术防水年限不长、施工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物质的表面性能自动对水流进行导流或引流排水的引流自排水防水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完成的:一种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引流结构和墙面引流结构;它是在引流件的主体结构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间,优先在引流件上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再在引流件亲水面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需交替错开安装或加工,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比疏水面或疏水层多一层,或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一样多,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均在前一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的基础上向排水端或排水侧后移足够距离,即将被后层覆盖的前各层的进水侧或进水凋均能外露足够的宽度,使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层层错开外露均能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紧密贴合,排水侧或排水端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的引流水流能自由排出,排水侧或排水端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将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隔开阻止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间浸润现象发生。一种引流式防水系统,包括屋面防水结构和墙面防水结构;所述屋面防水结构包括若干防水板45,防水板45拼接侧面的上部内凹,形成放置排水沟46的凹槽;排水沟46上方安装有盖板40,盖板40两端分别搭接在防水板45上且中部下凸形成凸起43;所述凸起43的下表面为亲水性的引流亲水面7;所述墙面防水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引流件2,引流件2连接有竖直片1,竖直片1内表面中下部为疏水面35;配合引流件2安装有排水沟或截面为L状的地面防水层21;墙面的拼接缝隙处安装有水流控制件14,拼接缝隙两侧安装有固定在水流控制件14上的亲水性引流条13,亲水性引流条13外侧安装有密封条12用胶水粘贴在水流控制件14上或卡接在水流控制件14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水板45的上表面为疏水表面;盖板40下表面的两端为疏水表面;盖板40下表面的疏水面与凸起43之间的区域为与防水板45上表面紧贴的引流亲水面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流件2为半弧型、半∩型或半∧型。进一步的改进,外墙每隔设定的高度重复安装一排导流泛水片2,并将整个建筑的外墙墙体26表面添加一层与墙体紧密粘接的疏水性物质27,所述疏水性物质27包括油、脂、漆、沥青或塑料。导流泛水片2的外表面非疏水性表面,配合导流泛水片2安装有第二排水沟3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流泛水片2加工成圆形形成导流泛水圈25;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上下边缘均加工成能贴近墙面的竖直片1或支撑板39;将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竖直片1或支撑板39跨过幕墙、墙面或墙面与防水卷材的横向接口34,使渗漏的雨水在亲水性物质7的导流下绕过横向接口34,完成防水任务。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亲水性物质7表面的中下部粘贴一层不透水的金属或塑料薄膜35,只将竖直片1上部的亲水性物质7暴露与墙面接触导流渗漏水流,使金属或塑料薄膜35与墙面紧密接触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阻止亲水性物质7中的水份蒸发后凝结在墙面接口处或渗漏水流接触墙面接口处影响防水功能。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是在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向下的边缘或在亲水性物质7与金属或塑料薄膜35之间间隔式的安装支撑座32和带排水孔的垫片,或将导流泛水片2、导流泛水圈25的下边缘或金属或塑料薄膜35与亲水性物质7的接触面加工成锯齿状或波浪型,防止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下缘紧贴墙面或使亲水性物质7有足够的间隙导流渗漏的水流,以提高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导流和排水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流泛水片2为带有弹性的弧形结构,安装时将导流泛水片2紧贴在墙面或玻璃幕墙上,在导流泛水片2与墙面或玻璃幕墙的接口处用紧固连接件将导流泛水片2固定在承重框架上。进一步的改进,将水流控制件14竖直的安装在竖立的玻璃幕墙或墙面的竖直接口处,亲水性引流条13为纤维或织物制成。进一步的改进,在中或两侧内侧壁上沿或整个内侧壁为疏水性表面的排水沟中安装一条或增加一层端头伸出排水沟并低于排水沟底部的亲水性的亲水性材料或毛细虹吸式排水管,亲水性材料为纤维或织物;亲水性材料或毛细虹吸式排水带或毛细虹吸式排水管将排水沟中的水流顺利的从排水口引流到下一排水系统中,又将排水沟中的积水引流到下一级排水系统中,增加排水沟的有效高度,提高排水沟的排水能力。进一步的改进,在盖板40凸起43最低处与排水沟46间经连接件47成整体连接、或经卡口或销孔连接、或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它解决了现有泛水工程的技术难关,使泛水工程从过去严格的和完全封闭式的防水向堵疏结合方式发展,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2、它对施工场地、工艺和气象要求不高,防水期限长,施工过程无有害物质产生,是环保形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3、它既可以用塑料、金属等材料单独或与亲水物质组合或合成进行标准化的型材或预制构件生产,并可用于各种需进行泛水处理的工程中。4、纤维、织物等亲水性引流条能将排水沟中的积水引流到下一级排水系统中,增加对排水沟的深度要求比较苛刻环境中排水沟的有效高度,提高排水沟的排水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弧形泛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形导流泛水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形导流泛水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弧形泛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形导流泛水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水流控制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水流控制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水流控制件的横截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水流控制件的横截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安装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泛水片与水流控制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泛水片的安装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泛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泛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泛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泛水片与水流控制件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引流结构和墙面引流结构;它是在引流件的主体结构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间,优先在引流件上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再在引流件亲水面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需交替错开安装或加工,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比疏水面或疏水层多一层,或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一样多,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均在前一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的基础上向排水端或排水侧后移足够距离,使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层层错开外露均能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紧密贴合,排水侧或排水端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的引流水流能自由排出,排水侧或排水端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将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隔开阻止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间浸润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9 CN 20181053331841.一种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引流结构和墙面引流结构;它是在引流件的主体结构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间,优先在引流件上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再在引流件亲水面靠墙面或靠防水板面加工一层以上连续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需交替错开安装或加工,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比疏水面或疏水层多一层,或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与疏水面或疏水层一样多,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均在前一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的基础上向排水端或排水侧后移足够距离,使各层的进水端或进水侧层层错开外露均能与墙体或防水板的疏水表面紧密贴合,排水侧或排水端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的引流水流能自由排出,排水侧或排水端的疏水面或疏水层将各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隔开阻止亲水面或亲水引流层间浸润现象发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防水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构件(45),将预制构件(45)上表面需进行引流防水的边缘加工成疏水性表面(27),用盖板(40)作引流件,将盖板(40)两侧分别搭接在相邻预制构件(45)的疏水表面上,用盖板(40)中部下凸形成凸起(43),所述凸起(43)的下表面为亲水性的引流亲水面(7),所述凸起(43)的下方安装或放置排水沟(46),或在盖板40凸起43最低处与排水沟46间经连接件47成整体连接、或经卡口或销孔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墙面防水结构包括背水面带合适坡度的亲水性导流曲面或斜面(4)作导流结构和竖直片(1)的导流泛水片(2),将竖直片(1)加工成引流件,或将导流泛水片(2)整体加工成引流件,将竖直片(1)紧密贴合在竖立墙面或管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45)上表面需进行引流防水的边缘为疏水性表面;盖板(40)下表面的两侧为进水口,凸起(43)最低处为排水口,盖板(40)两侧下表面与凸起(43)之间的相互错开的引流层和疏水层与预制构件(45)的疏水上表面紧密贴合;导流泛水片(2)的竖直片(1)上端为进水口,竖直片(1)的下端或导流曲面或斜面(4)的末端为排水口,竖直片(1)上相互错开的引流层和疏水层与竖立墙面或管面的疏水表面紧密贴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墙每隔设定的高度重复安装一排导流泛水片(2),并将整个建筑的外墙墙体(26)表面添加一层与墙体紧密粘接的疏水性物质(27),所述疏水性物质(27)包括油、脂、漆、沥青或塑料。导流泛水片(2)的外表面非疏水性表面,配合导流泛水片(2)安装有第二排水沟(3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式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泛水片(2)加工成圆形形成导流泛水圈(25);导流泛水片(2)或导流泛水圈(25)的上下边缘均加工成能贴近墙面的竖直片(1)或支撑板(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宏元龙智鑫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沃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