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37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属于抛光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底座和空心柱,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底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方形开口,空心柱的底部通过两个方形开口伸到底座的底部。主要采用控制器控制两个正反电机进行转动,且两个正反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方向不一样,从而使两个弧形推板分别与空心柱之间的距离不一,其中一个弧形推板空心柱接触,另一个弧形推板与空心柱分离,从而使空心柱在转轴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最终使空心柱上的电机、转动杆和抛光盘一起发生转动,解决了抛光盘安装在抛光机上不能按照抛光工作的需要进行调节,即抛光盘的安装方式只能是指定角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属于抛光机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机的应用领域很广,其中就包括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中,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抛光盘都是直接按照指定的角度转动安装在在抛光机上,然后在电机的带动下,抛光盘开始进行抛光工作,但是抛光盘安装在抛光机上不能按照抛光工作的需要进行调节,即抛光盘的安装方式只能是指定的角度,从而会降低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它解决了抛光盘安装在抛光机上不能按照抛光工作的需要进行调节,即抛光盘的安装方式只能是指定角度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包括底座和空心柱,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方形开口,所述空心柱的底部通过两个方形开口伸到底座的底部,且所述空心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的侧壁转动相连,所述空心柱上设有抛光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隔板和两个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隔板且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每个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弧形推板,且所述弧形推板滑动在底座两内侧壁上,每个所述弧形推板分别与空心柱的侧壁相抵。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辅助抛光盘转动的转动杆和辅助转动杆转动的电机,且所述电机设在空心柱的顶部,所述转动杆设在空心柱的内部,所述抛光盘位于空心柱的底部。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底座的两外侧壁上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底座并且与所述螺杆固定相连。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机和两个正反电机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市电电性相连。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弧形推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弧形推板通过螺孔套接在螺杆上,所述挡板的规格大于螺孔的直径。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底座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个弧形推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弧形推板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主要采用控制器控制两个正反电机进行转动,且两个正反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方向不一样,从而使两个弧形推板分别与空心柱之间的距离不一,其中一个弧形推板空心柱接触,另一个弧形推板与空心柱分离,从而使空心柱在转轴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最终使空心柱上的电机、转动杆和抛光盘一起发生转动,解决了抛光盘安装在抛光机上不能按照抛光工作的需要进行调节,即抛光盘的安装方式只能是指定角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挡块、螺杆和弧形推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空心柱2、方形开口3、隔板4、螺杆5、挡板6、弧形推板7、滑块8、抛光盘9、转动杆10、电机11、正反电机12、控制器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包括底座1和空心柱2,底座1为中空结构,且底座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方形开口3,空心柱2的底部通过两个方形开口3伸到底座1的底部,且空心柱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3的侧壁转动相连,空心柱2上设有抛光机构,底座1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隔板4和两个螺杆5,每个螺杆5的一端分别贯穿隔板4且固定连接有挡板6,且每个螺杆5上套接有弧形推板7,且弧形推板7滑动在底座1两内侧壁上,每个弧形推板7分别与空心柱2的侧壁相抵。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9、辅助抛光盘9转动的转动杆10和辅助转动杆10转动的电机11,且电机11设在空心柱2的顶部,转动杆10设在空心柱2的内部,抛光盘9位于空心柱2的底部。底座1的两外侧壁上设有正反电机12,正反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底座1并且与螺杆5固定相连。底座1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机11和两个正反电机12电性相连,控制器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市电电性相连。弧形推板7上开设有螺孔,弧形推板7通过螺孔套接在螺杆5上,挡板6的规格大于螺孔的直径,目的是避免弧形推板7从螺杆5上滑落。底座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个弧形推板7相匹配的滑槽,弧形推板7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8,每个滑块8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正反电机12带动螺杆5转动,螺杆5上的弧形推板7在其两端上的滑块8在底座1两侧壁上的滑槽内受到的限制,使得弧形推板7只能在螺杆5上移动。底座1的底部还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为设在底座底部的轮柱和设在轮柱上的滚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另外再底座1的一侧还设有把手,便于手工推动整个装置。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主要采用控制器13控制两个正反电机12进行转动,且两个正反电机12在控制器13的控制下转动方向不一样,从而使两个弧形推板7分别与空心柱2之间的距离不一,其中一个弧形推板7与空心柱2接触,另一个弧形推板7与空心柱2分离,从而使空心柱2在转轴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最终使空心柱2上的电机11、转动杆10和抛光盘9一起发生转动,解决了抛光盘安装在抛光机上不能按照抛光工作的需要进行调节,即抛光盘的安装方式只能是指定角度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包括底座和空心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方形开口,所述空心柱的底部通过两个方形开口伸到底座的底部,且所述空心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的侧壁转动相连,所述空心柱上设有抛光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隔板和两个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隔板且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每个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弧形推板,且所述弧形推板滑动在底座两内侧壁上,每个所述弧形推板分别与空心柱的侧壁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包括底座和空心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方形开口,所述空心柱的底部通过两个方形开口伸到底座的底部,且所述空心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的侧壁转动相连,所述空心柱上设有抛光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设有两个隔板和两个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隔板且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每个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弧形推板,且所述弧形推板滑动在底座两内侧壁上,每个所述弧形推板分别与空心柱的侧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头部可活动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辅助抛光盘转动的转动杆和辅助转动杆转动的电机,且所述电机设在空心柱的顶部,所述转动杆设在空心柱的内部,所述抛光盘位于空心柱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圆陈发明童斌崔金杯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谷柏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