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129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及方法,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包括两个大罐、两个小罐、翻板溜槽和中心喉管,两个大罐对称并列布置,两个小罐上下保持串联布置,并位于两个大罐的对称面上,小罐容积为大罐的20~25%。翻板溜槽布置在上小罐和两个大罐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在竖直方向翻转;中心喉管布置在下小罐和两个大罐下方。4个料罐具有各自独立的均压系统和放散系统,结合具体的工艺需求,灵活进行搭配,设定布料时序,可以解决上述原燃料的分级分质装入高炉的问题,该系统属于冶金设备研究和改进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研究和改进的
,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的不断开采,高炉炼铁的原燃料不断发生变化,包括焦炭和烧结矿的粒度、强度等指标存在波动,对高炉的稳定生产有很大负面影响。而高炉不同部位(尤其是径向)对原燃料的要求不同,透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优质和劣质原燃料在高炉内的分布可控,就必须在布料时实现原燃料的分级分质装入。而现在大多数高炉采用炉顶并罐布料系统,料罐入口和出口均靠近高炉中心线一侧,导致原燃料在装入料罐的过程中,料流轨迹碰撞料罐侧壁,从而发生明显的自然混合及自然偏析等现象,无法根据生产的要求灵活地实现原燃料的分级分质入炉。也有一部分高炉采用炉顶串罐布料系统,同样存在无法实现原燃料分级分质装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高炉原燃料的分级分质入炉,分级分质效果好,缩短设备改造和安装的周期,使原燃料分级分质入炉持续高效地进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原燃料的入炉效率,提高冶炼强度和铁水产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包括两个大罐即东罐和西罐、两个小罐即上小罐和下小罐、翻板溜槽和中心喉管;两个大罐并列布置,两个小罐在高度方向串连布置,两个小罐安装在两个大罐中心连接线的中垂线位置;翻板溜槽布置在上小罐和两个大罐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在竖直方向翻转;中心喉管布置在下小罐和两个大罐下方。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两个小罐的容积相同,为大罐容积的20~25%,两个小罐的内壁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度。更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上小罐的进料口与两个大罐的进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上小罐的排料口与下小罐的进料口位置、角度均吻合,下小罐的出料口与两个大罐的出料口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中心喉管的出料口直径为大罐出料口直径的1~1.2倍。更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中心喉管为漏斗形,漏斗的上部结构能够外包住两个大罐出料口和下小罐的出料口范围。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翻板溜槽的两个翻转位置对应两个大罐,另外一个翻转位置对应上小罐。更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翻板溜槽根据装料的料罐进料口位置,在水平方向360度范围内旋转;根据料罐口的角度在垂直方向0~50度翻转。进一步,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中大罐和小罐各自均配备均压系统和放散系统。采用上述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的布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原燃料的实际情况及炉况调整的需要,确定原燃料分级分质入炉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布料矩阵;(2)对东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东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东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a等级的物料装入东罐;(3)装入结束,对上小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上小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上小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b等级的物料装入上小罐;(4)对东罐进行均压,均压结束,打开东罐料流阀,把a等级的物料排入中心喉管,并执行布料矩阵装入高炉;(5)在东罐均压和往高炉布料的同时,对下小罐进行放散并将b等级的物料排入下小罐;待东罐排料结束,对下小罐进行均压,并将b等级的物料按照对应的布料矩阵装入高炉对应区域;(6)同步地,对西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西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西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其他种类的物料装入西罐;待东罐内b等级物料装入高炉结束,将西罐均压,打开西罐料流阀,将西罐内的其他种类物料装入高炉;(7)重复步骤(2)~(6),形成原燃料装入高炉的循环操作。同现有布料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可实现不同原燃料的分级分质入炉,如普通焦炭和优质焦炭分开入炉,小矿与普通矿石的分开入炉;(2)对现有设备的改造量小,改造周期短,节省投资;(3)原燃料分级分质入炉可持续高效进行,使高炉炼铁对原燃料质量波动的适应性更强,如在原燃料供应情况及生产发生波动时,可灵活调整不同级别不同质量原燃料的配比和装入顺序,从而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使高炉长期维持稳定顺行,减少休风,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炼铁成本;(4)提高上料系统的整体效率,提高单位时间的铁水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的装配结构正视图,其中,东罐1-1(粗实线)、西罐1-2(粗实线)、上小罐1-3(细实线)、下小罐1-4(细实线)、中心喉管1-5、翻板溜槽1-6;图2为翻板溜槽的水平旋转位置俯视图,2-1为东罐的翻转位置、2-2为西罐的旋转位置、2-3为上小罐的旋转位置;图3为漏斗形中心喉管的结构图,其中3-1为中心喉管正视图、3-2为中心喉管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包括两个大罐即东罐和西罐、两个小罐即上小罐和下小罐、翻板溜槽和中心喉管。两个大罐并列布置,两个小罐在高度方向串连布置,两个小罐在高度方向串联布置,总体上与大罐平行,小罐回转轴在两个大罐对称面上,并适当往外移动,移动距离约为小罐最大横截面直径的1~1.5倍。两个小罐的容积相同,为大罐容积的20~25%,两个小罐的内壁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度,上小罐的进料口与两个大罐的进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上小罐的排料口与下小罐的进料口位置、角度均吻合,下小罐的出料口与两个大罐的出料口位于同一高度。大罐和小罐各自均配备均压系统和放散系统。翻板溜槽布置在上小罐和两个大罐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在竖直方向翻转。翻板溜槽的两个翻转位置对应两个大罐,另外一个翻转位置对应上小罐。翻板溜槽根据装料的料罐进料口位置,在水平方向360度范围内旋转;根据料罐口的角度在垂直方向0~50度翻转。中心喉管布置在下小罐和两个大罐下方,中心喉管的出料口直径为大罐出料口直径的1~1.2倍,中心喉管为漏斗形,漏斗的上部结构能够外包住两个大罐出料口和下小罐的出料口范围。采用上述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的布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原燃料的实际情况及炉况调整的需要,确定原燃料分级分质入炉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布料矩阵;(2)对东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东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东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a等级的物料装入东罐;(3)装入结束,对上小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上小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上小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b等级的物料装入上小罐;(4)对东罐进行均压,均压结束,打开东罐料流阀,把a等级的物料排入中心喉管,并执行布料矩阵装入高炉;(5)在东罐均压和往高炉布料的同时,对下小罐进行放散并将b等级的物料排入下小罐;待东罐排料结束,对下小罐进行均压,并将b等级的物料按照对应的布料矩阵装入高炉对应区域;(6)同步地,对西罐进行放散,同时把翻板溜槽水平旋转到西罐进料口上方,并倾动翻板溜槽至西罐进料口,之后通过上料系统和翻板溜槽把其他种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布料系统包括两个大罐即东罐和西罐、两个小罐即上小罐和下小罐、翻板溜槽和中心喉管;两个大罐并列布置,两个小罐在高度方向串联布置,总体上与大罐平行,小罐回转轴在两个大罐对称面上,并适当往外移动,移动距离约为小罐最大横截面直径的1~1.5倍;翻板溜槽布置在上小罐和两个大罐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在竖直方向翻转;中心喉管布置在下小罐和两个大罐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布料系统包括两个大罐即东罐和西罐、两个小罐即上小罐和下小罐、翻板溜槽和中心喉管;两个大罐并列布置,两个小罐在高度方向串联布置,总体上与大罐平行,小罐回转轴在两个大罐对称面上,并适当往外移动,移动距离约为小罐最大横截面直径的1~1.5倍;翻板溜槽布置在上小罐和两个大罐上方,可水平旋转并在竖直方向翻转;中心喉管布置在下小罐和两个大罐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小罐的容积相同,为大罐容积的20~25%,两个小罐的内壁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小罐的进料口与两个大罐的进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上小罐的排料口与下小罐的进料口位置、角度均吻合,下小罐的出料口与两个大罐的出料口位于同一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喉管的出料口直径为大罐出料口直径的1~1.2倍。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喉管为漏斗形,漏斗的上部结构能够外包住两个大罐出料口和下小罐的出料口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溜槽的两个翻转位置对应两个大罐,另外一个翻转位置对应上小罐。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炉炉顶大小罐混合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华杜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