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吊装用浮吊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81064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吊装用浮吊,包括漂浮底架、立架和吊机,漂浮底架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各纵向承力浮体的同向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各横向连接浮体和各纵向承力浮体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首尾拼接形成,立架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顶端,吊机设置在立架顶端。该水上吊装用浮吊具有利用闲置钢护筒作为浮体结构,以至其拆装简易、成本低廉及施工效益显著等优点。该水上吊装用浮吊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漂浮底架;S2:搭建立柱;S3:将吊机固装在各所述立柱的顶端。该方法装配简易且拆除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吊装用浮吊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上吊装用浮吊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上吊装机械大多新购或租赁浮吊,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租金及进出场费用均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拼装和拆除极为繁琐,一般情况下,在工地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将会闲置大量钢护筒,需要占用钢护筒旧料仓储以及增加运输等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闲置钢护筒作为浮体结构,以至其拆装简易、成本低廉及施工效益显著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及其装配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吊装用浮吊,包括漂浮底架、立架和吊机,所述漂浮底架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的同向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各所述横向连接浮体和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首尾拼接形成,所述立架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顶端,所述吊机设置在所述立架顶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连接浮体各钢护筒上开设有用于注排水以配重的通水口。所述横向连接浮体的各钢护筒内设有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钢护筒的内腔分成顶部连通的多个腔室,各所述腔室均对应有所述通水口。所述纵向承力浮体的各钢护筒内装设有加强十字撑或者加强米字撑,两个所述纵向承力浮体紧靠设置形成一组。所述立架包括间隔分布的四根立柱,各所述立柱的底端固装在相应纵向承力浮体的顶端,所述吊机装设在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各所述立柱均由至少二个钢护筒拼接形成。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固接有四边形托架,所述四边形托架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四根立柱的四个顶端,四根立柱的顶部装设有桁架,所述吊机装设在所述四边形托架和所述桁架上。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的顶端连接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横向分配梁,各所述立柱的底端固装在相应横向分配梁上。各所述立柱的中部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吊机的型号为CWQ20。一种上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漂浮底架:选用多个钢护筒,在各钢护筒内部受力集中处焊接加强十字撑并封闭其两端,再将钢护筒首尾拼接形成多个纵向承力浮体;选用多个钢护筒,在各钢护筒内部焊接隔舱板并封闭其两端,再将钢护筒首尾拼接形成两个横向连接浮体;将各纵向承力浮体平行并排设置,再将两个横向连接浮体分别焊接在各纵向承力浮体的两端形成漂浮底架;S2:搭建立柱:在漂浮底架的相应纵向承力浮体由下往上依次搭接钢护筒形成间隔分布的四根立柱;S3:将吊机固装在各所述立柱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包括漂浮底架、立架和吊机,漂浮底架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各纵向承力浮体的同向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各横向连接浮体和各纵向承力浮体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首尾拼接形成,立架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顶端,吊机设置在立架顶端。纵向承力浮体的钢护筒和横向连接浮体的钢护筒各自可形成可拆卸的拼接(如,各钢护筒于其拼接处焊接法兰连接盘,相接的法兰连接盘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更重要的,钢护筒可就地取材,利用工地闲置钢护筒旧料制作漂浮底架,提高旧料有效利用率,施工方便、经济;同时,旧钢护筒经简单改制后即可快速拼装成型,减少旧料仓储、运输等回收成本,大大提高了浮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效率,节省机械及人工费,施工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的水上吊装用浮吊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漂浮底架;S2:搭建立柱;S3:将吊机固装在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中,利用柱状的钢护筒拼装装配,其装配简易且拆除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中漂浮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中漂浮底架的结构示意图(设有横向分配梁)。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中立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中钢护筒的结构示意图(设有加强米字撑)。图6是本专利技术水上吊装用浮吊中钢护筒的结构示意图(设有加强十字撑)。图中各标号表示:1、漂浮底架;11、纵向承力浮体;12、横向连接浮体;13、钢护筒;14、横向分配梁;15、法兰连接盘;2、立架;21、立柱;22、四边形托架;3、吊机;31、支撑架;32、转动桅杆;33、转盘;34、卷扬机;4、桁架;5、加强梁;6、加强十字撑;7、隔舱板;8、加强米字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包括漂浮底架1、立架2和吊机3,漂浮底架1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11,各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同向端均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12,各横向连接浮体12和各纵向承力浮体11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13首尾拼接形成,立架2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11顶端并置于漂浮底架1的朝向任一横向连接浮体12的半边,吊机3设置在立架2顶端。该结构中,纵向承力浮体11和横向连接浮体12均由二个钢护筒13拼接形成,各钢护筒13于其拼接处焊接有法兰连接盘15,可使纵向承力浮体11的钢护筒13和横向连接浮体12的钢护筒13形成可拆卸的拼接,即相接的法兰连接盘15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而且,钢护筒13可就地取材,利用工地闲置钢护筒13旧料制作漂浮底架1,提高旧料有效利用率,施工方便、经济;同时,旧钢护筒13经简单改制后即可快速拼装成型,减少旧料仓储、运输等回收成本,大大提高了浮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效率,节省机械及人工费,施工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横向连接浮体12各钢护筒13上开设有用于注排水以配重的通水口。该结构中,通过横向连接浮体12各钢护筒13上的通水口可以向钢护筒13内注入水以增加该钢护筒13的重量或者抽出水以减轻该钢护筒13的重量,在吊机3起吊物件时,吊机3一般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11的一边,吊机3的吊钩由漂浮底架1的一横向连接浮体12端伸出以起吊物件,可以向漂浮底架1另一横向连接浮体12的钢护筒13内注入水,即通过其通水口向其内注入水以增加该横向连接浮体12的重量以平衡纵向方向物件的重量,即保持了吊有物件的吊机3的重心位于漂浮底架1中段以保持漂浮底架1水平漂浮在水中。本实施例中,横向连接浮体12的各钢护筒13内设有隔舱板7,隔舱板7将钢护筒13的内腔分成顶部连通的多个腔室,各腔室均对应有通水口。该结构中,钢护筒13的内腔通过隔舱板7分成顶部连通的多个腔室,横向连接浮体12的各腔室可以通过其通水口向其内注水或者排水以维持漂浮底架1在横向方向的平衡。本实施例中,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各钢护筒13内装设有加强十字撑6或者加强米字撑8,两个纵向承力浮体11紧靠设置形成一组。该结构中,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各钢护筒13内的加强十字撑6或者加强米字撑8用于加强纵向承力浮体11的承载能力,两个纵向承力浮体11紧靠设置形成一组可以增加漂浮底架1的浮力及平衡能力。本实施例中,立架2包括间隔分布的四根立柱21,各立柱21的底端固装在相应纵向承力浮体11的顶端,吊机3装设在各立柱21的顶端,各立柱21均由至少二个钢护筒13拼接形成。该结构中,各立柱21也由二个钢护筒13拼接形成,最底端的钢护筒13焊接在相应纵向承力浮体11的顶端,立柱21的钢护筒13于其拼接处焊接有法兰连接盘15,可使立柱21的钢护筒13形成可拆卸的拼接,即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底架(1)、立架(2)和吊机(3),所述漂浮底架(1)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11),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同向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12),各所述横向连接浮体(12)和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13)首尾拼接形成,所述立架(2)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11)顶端,所述吊机(3)设置在所述立架(2)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底架(1)、立架(2)和吊机(3),所述漂浮底架(1)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纵向承力浮体(11),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同向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浮体(12),各所述横向连接浮体(12)和各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均由至少二个两端封闭的钢护筒(13)首尾拼接形成,所述立架(2)设置在各纵向承力浮体(11)顶端,所述吊机(3)设置在所述立架(2)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浮体(12)各钢护筒(13)上开设有用于注排水以配重的通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浮体(12)的各钢护筒(13)内设有隔舱板(7),所述隔舱板(7)将钢护筒(13)的内腔分成顶部连通的多个腔室,各所述腔室均对应有所述通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的各钢护筒(13)内装设有加强十字撑(6)或者加强米字撑(8),两个所述纵向承力浮体(11)紧靠设置形成一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2)包括间隔分布的四根立柱(21),各所述立柱(21)的底端固装在相应纵向承力浮体(11)的顶端,所述吊机(3)装设在各所述立柱(21)的顶端,各所述立柱(21)均由至少二个钢护筒(13)拼接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吊装用浮吊,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立柱(2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民詹彪黄巍李金恒曾湖庚刘帆朱欣苏迎瑞刘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