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救捞装置及其进行救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捞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救捞装置及利用该海上救捞装置进行救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海上落水人员的搜救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对于海上落水人员救捞的防救装备和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发射抛缆绳、抛救生圈、抛充气橡皮筏、和直升机吊缆悬吊救援等。一旦落海人员受伤昏迷,落海人员就无法抓住抛缆绳、救生圈和爬上充气橡皮筏;直升机悬吊救援虽是目前国内外较为理想的防救装备,但是当遇到自然环境条件较恶劣的情况时,直升机无法起飞,直升机救援作业实施困难;此时,通常需要救生员下水进行救援,但是,当海况恶劣时,在营救过程中对救生员的安全危害很大。目前尚无一种能够在无人艇上使用,并且能够轻松的将落水人员救捞上来的救捞装置。艇载救捞装置能够成功将海上落水人员从海面自由悬浮状态转移至专属救捞范围内是搜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人艇本体相对现有救生艇体积小,自重轻,很难保证落水人员在救捞过程中不会产生由于船体重心改变导致的船体震荡加剧,进而产生落水人员二次损伤甚至整船倾覆等恶劣情况。因此,能够搭载在无人艇上的救捞装置必须确保在转移落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托盘,载人托盘的两侧对称设有动力浮力平台,两个动力浮力平台内侧壁均与载人托盘接触,载人托盘上方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可伸缩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动力浮力平台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支架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的两侧均设有收放机构,收放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架顶部转动连接,收放机构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载人托盘侧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托盘,载人托盘的两侧对称设有动力浮力平台,两个动力浮力平台内侧壁均与载人托盘接触,载人托盘上方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可伸缩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动力浮力平台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支架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的两侧均设有收放机构,收放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架顶部转动连接,收放机构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载人托盘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长V型支架和短V型支架,短V型支架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套筒,长V型支架的水平段穿过套筒;长V型支架和短V型支架的倾斜段末端分别与其末端所在侧的动力浮力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固定在两个套筒之间,两个连接支架之间设有展开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在两个连接支架之间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设于长V型支架和短V型支架的倾斜段;其中一个固定杆上设有展开电机,展开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杆,另一个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收放机构沿其所在平面中心对称,所述收放机构包括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收放电机,柔性连接件的上端固定在转轴上,其下端与载人托盘相对应的侧壁连接;其中一个收放机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V型支架顶部转动连接,另一个收放机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筒顶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锥形套筒,锥形套筒的宽口端靠近转轴端部,柔性连接件的上端固定在转轴上两个锥形套筒的窄口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浮力平台为单体无人艇,单体无人艇上设有喷水推进器;单体无人艇的外侧壁上设有扶手。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海上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网。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骏峰,王纯新,谢少荣,罗均,彭艳,蒲华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