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95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螺纹连接端盖,端盖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进料斗,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转轴,转轴伸入壳体内腔中,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静磨盘,静磨盘的下方套设有动磨盘,动磨盘的顶部放置有挡板,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密封盖固定连接螺栓副,螺栓副螺纹连接破碎叶轮,破碎叶轮上设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明、科学合理,通过在动磨盘上设置破碎叶轮,可以对来料进行很好的初级破碎,从而降低动磨盘和静磨盘的工作负荷,减少加工时间,可广泛运用于食品、化学、医药、建筑工业等行业的物料研磨及粉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
本技术涉及胶体磨
,具体为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
技术介绍
胶体磨由不锈钢、半不锈钢胶体磨组成,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相对连动的定齿与动齿之间。胶体磨产品除电机及部分零部件外,凡与物料相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尤其,关键的动、静磨盘进行强化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耐磨性,使所加工的物料无污染卫生纯洁。现有技术中,胶体磨中的定子和转子间的高速相对运动是使胶体磨工作获得物料微细度的主要保证,只有提高转子的线速度,才能达到较好的加工效果,但长时间的高速度运转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对定子和转子磨损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螺纹连接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进料斗,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所述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转轴,所述转轴伸入壳体内腔中,并且转轴和壳体内腔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静磨盘,所述静磨盘的下方套设有动磨盘,所述动磨盘的顶部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贯穿动磨盘后与挡板通过螺栓固定成整体,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罩设在螺栓的顶部,并且密封盖固定连接螺栓副,所述螺栓副螺纹连接破碎叶轮,所述破碎叶轮上设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为倒四棱台结构,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有四块,并且均匀分成关于进料斗的纵向中心轴呈镜像对称的两组,四块缓冲板与进料斗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十五度。优选的,所述破碎叶轮与静磨盘的间距大于两厘米,破碎叶轮和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一体成型,并且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设有两块,并且彼此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采用向上弯折的斜刀片,所述第二叶片采用平直的直刀片,并且第一叶片上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经大于一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侧壁均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尖端,所述尖端的锥度为1: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明、科学合理,通过在动磨盘上设置破碎叶轮,可以对来料进行很好的初级破碎,从而降低动磨盘和静磨盘的工作负荷,减少加工时间,可广泛运用于食品、化学、医药、建筑工业等行业的物料研磨及粉碎操作;2.本技术通过在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四块缓冲板,减缓了物料下降速度,延长了物料的进料流程,可以为后续加工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物料进料过快导致磨盘和静磨盘的工作负荷变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破碎叶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端盖、3进料斗、4轴承、5转轴、6机械密封、7静磨盘、8动磨盘、9挡板、10螺栓、11密封盖、12螺栓副、13破碎叶轮、14缓冲板、15第一叶片、16第二叶片、17尖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端盖2,端盖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进料斗3,进料斗3为倒四棱台结构,进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板14,缓冲板14设有四块,并且均匀分成关于进料斗3的纵向中心轴呈镜像对称的两组,四块缓冲板14与进料斗3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十五度,当物料投入进料斗3后,在自身重力引导下与缓冲板14发生碰撞,从而减缓了物料下降速度。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4的外圈,轴承4内圈过盈配合转轴5,转轴5伸入壳体1内腔中,并且转轴5和壳体1内腔之间设有机械密封6。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磨盘7,静磨盘7的下方套设有动磨盘8,动磨盘8的顶部放置有挡板9,转轴5贯穿动磨盘8后与挡板9通过螺栓10固定成整体。动磨盘8用键和螺钉固定在转轴5上,并在电动机带动下使动磨盘8高速旋转。挡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11,密封盖11罩设在螺栓10的顶部,并且密封盖11固定连接螺栓副12,螺栓副12螺纹连接破碎叶轮13,破碎叶轮13上设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破碎叶轮13与静磨盘7的间距大于两厘米,破碎叶轮13和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一体成型,并且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均设有两块,并且彼此交错分布,形成反复破碎结构。第一叶片15采用向上弯折的斜刀片,第二叶片16采用平直的直刀片,并且第一叶片15上设有二十四个通孔,通孔的孔经大于一毫米,通孔增加了第一叶片15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的侧壁均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尖端17,尖端17的锥度为1:16,尖端17刃口锋利,切削轻快,改善了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的切削条件。工作原理:物料首先经进料斗3进入壳体1内部,在电机的带动下,转轴5带动动磨盘8高速旋转,由于挡板9通过螺栓10固定在转轴5,从而挡板9也随动磨盘8高速旋转,破碎叶轮13从而获得旋转推动力,对物料进行初步的破碎,形成小颗粒。进一步的粉碎研磨依靠静磨盘7和动磨盘8之间的磨盘齿形斜面相对运动而成,小颗粒物料通过齿形斜面之间的物料受到的高速剪切力和摩擦力,同时又在高频震动和高速旋涡等复杂力的作用下使物料的研磨、乳化、粉碎、混合、分散和均质,从而得到精细超微粒。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进料斗(3),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4)的外圈,所述轴承(4)内圈过盈配合转轴(5),所述转轴(5)伸入壳体(1)内腔中,并且转轴(5)和壳体(1)内腔之间设有机械密封(6),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磨盘(7),所述静磨盘(7)的下方套设有动磨盘(8),所述动磨盘(8)的顶部放置有挡板(9),所述转轴(5)贯穿动磨盘(8)后与挡板(9)通过螺栓(10)固定成整体,所述挡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11)罩设在螺栓(10)的顶部,并且密封盖(11)固定连接螺栓副(12),所述螺栓副(12)螺纹连接破碎叶轮(13),所述破碎叶轮(13)上设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进料斗(3),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4)的外圈,所述轴承(4)内圈过盈配合转轴(5),所述转轴(5)伸入壳体(1)内腔中,并且转轴(5)和壳体(1)内腔之间设有机械密封(6),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磨盘(7),所述静磨盘(7)的下方套设有动磨盘(8),所述动磨盘(8)的顶部放置有挡板(9),所述转轴(5)贯穿动磨盘(8)后与挡板(9)通过螺栓(10)固定成整体,所述挡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11)罩设在螺栓(10)的顶部,并且密封盖(11)固定连接螺栓副(12),所述螺栓副(12)螺纹连接破碎叶轮(13),所述破碎叶轮(13)上设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高效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秦保国秦卫国秦志勇秦志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清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