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浩腾专利>正文

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8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开放式腔体的箱体,所述开放式腔体的后方形成后端板,该开放式腔体的前方靠下端位置形成蓄水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装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箱体的后方、靠下方位置分别形成含尘蓄水池和过滤池,所述含尘蓄水池上方具有呈立式状态的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端开口至少部分的潜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导风管形成内腔连通的连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装设有排污泵,所述过滤池内装设有清水潜水泵,所述过滤池上方设置有的柔性过滤袋,所述柔性过滤袋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管,所述过滤池内的清水潜水泵与箱体的后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管。过滤面积大,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除尘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抛光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除尘装置俗称除尘器,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1、粉尘最终都是通过在排水口位置设置过滤网来过滤,这种结构极容易使水中的粉尘等杂质堵住过滤网,往往导致水不能高效率循环利用,且清理过滤网的次数也显得极为频繁,进而严重影响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2、由于过滤网必须与设置在排水口处,因此杂质水的不透明性影响工作人员观察过滤网处的拥堵情况;3、现有技术中的粉尘往往是一次除尘,一些极微小的粉尘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无法被有效除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提高除尘效果的抛光除尘装置,该装置过滤面积大,清理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开放式腔体的箱体,所述开放式腔体的后方形成后端板,所述开放式腔体内、靠中间位置装设有横向分布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朝横向两侧延伸的、用于装设抛光叶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方形成蓄水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装设有与所述箱体的开放式腔体连通的离心风机,所述箱体的后方、靠下方位置分别形成含尘蓄水池和过滤池,所述含尘蓄水池上方具有呈立式状态的旋风除尘器,具体而言,所述旋风除尘器具有环形周壁以及设置于其下方并与所述环形周壁呈一体式结构的锥形周壁,所述环形周壁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呈一体式结构的封板,所述封板上开设有无尘出风口,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端开口(即锥形周壁的下端开口)至少部分的潜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导风管形成内腔连通的连接,该导风管以偏离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轴心线的方式与所述旋风除尘器连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装设有排污泵,所述过滤池内装设有清水潜水泵,所述过滤池上方设置有可拆装的柔性过滤袋,所述柔性过滤袋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连接有用于将含尘蓄水池内的杂质水引导至柔性过滤袋的第一通管,所述过滤池内的清水潜水泵与箱体的后端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清水引导至开放式腔体的第二通管。在本技术中,为形成有效的水循环利用、并便于将水中的灰尘等杂质集中到一处(即含尘蓄水池)清理,所述后端板开设有用于将蓄水槽内的杂质水溢流至含尘蓄水池内的限位导流口。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本技术达到了一下三方面的有益效果:1、由于用柔性过滤袋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制或者塑料制过滤网,显而易见的,有效扩大了污水的过滤面积,因为整条过滤袋的表面积都具有过滤功能,因此,在将柔性过滤袋以立式方向设置在过滤池上方是,由于过滤出来的杂质沉淀在过滤袋底部,且观察起来也极为直观,当杂质沉淀的高度到达一定数据时,员工可随时将过滤袋拆下并倒掉里面的杂质,然后再装上使用,因此,通过使用柔性过滤袋后,可以很方便的将清理杂质的频率规律化,即只要观察到过滤袋的过滤效率不良时,便可直接将过滤袋换下清理;2、通过导风管以偏心于旋风除尘器的轴心线的方式连接,使得从导风管进来的含有灰尘颗粒的烟雾在旋风除尘器内作离心旋转运动,进而最大程度的延长灰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同时旋风除尘器内的灰尘颗粒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在轴向方向上逐渐下沉,最终掉落在含尘蓄水池内;3、通过在含尘蓄水池与蓄水槽之间开设限位导流口后,便有效的形成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当开放式腔体内因抛光而形成的灰尘在第二通管的喷水作用下而大部分下沉至蓄水槽的过程中,蓄水槽的水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及至水位到达限位导流口位置时,杂质水则通过该限位导流口溢出至含尘蓄水池,再通过排污泵和第一通管将杂质水(即含有灰尘烟雾等杂质的水)导入至柔性过滤袋,经由柔性过滤袋过滤之后的水从柔性过滤袋漏出并集中到过滤池中,然后再由过滤池中的清水潜水泵将清洁的水通过第二通管引导至开放式腔体内,如此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能将杂质和水有效的物理性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抛光除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的再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图1中显示,包括具有开放式腔体10的箱体1,所述开放式腔体10的后方形成后端板11,所述开放式腔体10内、靠中间位置装设有横向分布的电机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型号为YBX3系列的防爆电机,所述电机2具有朝横向两侧延伸的、用于装设抛光叶轮(附图中未予显示)的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下方形成蓄水槽12,所述箱体1的上方、装设有与所述箱体1的开放式腔体10连通的离心风机3,本实施例中,该离心风机3优选为防爆式离心风机,比如型号为4-72的防爆离心风机,图2结合图3显示,所述箱体1的后方、靠下方位置分别形成含尘蓄水池13和过滤池14,所述含尘蓄水池13上方具有呈立式状态的旋风除尘器4,具体而言,所述旋风除尘器4具有环形周壁40以及设置于其下方并与所述环形周壁40呈一体式结构的锥形周壁41,所述环形周壁40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呈一体式结构的封板42,所述封板42上开设有无尘出风口420,显然,为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除尘器4的环形周壁40的靠上方位置设置有喷水口(附图中未予显示),所述旋风除尘器4的下端开口(即锥形周壁41的下端开口)至少部分的潜入所述含尘蓄水池13内,所述离心风机3和所述旋风除尘器4之间通过导风管5形成内腔连通的连接,该导风管5以偏离于所述旋风除尘器4的轴心线430的方式与所述旋风除尘器4连接,所述含尘蓄水池13内装设有排污泵6,所述过滤池14内装设有清水潜水泵7,所述过滤池14上方设置有可拆装的柔性过滤袋8,所述柔性过滤袋8与所述排污泵6之间连接有用于将含尘蓄水池13内的杂质水引导至柔性过滤袋8的第一通管15,所述过滤池14内的清水潜水泵7与箱体1的后端板11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清洁的水引导至开放式腔体10的第二通管16。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显示,为形成有效的水循环利用、并便于将水中的灰尘等杂质集中到一处含尘蓄水池13清理,所述后端板11开设有用于将蓄水槽12内的杂质水溢流至含尘蓄水池13内的限位导流口110。本实施例中,当运行抛光除尘装置时,排污泵6、清水潜水泵7和离心风机3便开始运作,清水潜水泵7将过滤池14内的水经由第二通管16向开放式腔体10内喷洒,进而将抛光所产生的大多数大颗粒的灰尘融于水并下沉至蓄水槽12内,而离心风机3的抽气功能又将开放式腔体10内剩余的少部分小颗粒的烟雾级灰尘向其内部吸收,并经由导风管5导流至旋风除尘器4,然后经由旋风除尘器4内的离心式运转以及喷水作用而使这部分微小的灰尘颗粒沉入含尘蓄水池13内,与此同时,蓄水槽12内的杂质水则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由所述限位导流口110流入含尘蓄水池13内,进而实现两次除尘后的杂质水都集中到含尘蓄水池13内的效果,再经由排污泵6通过第一通管15将杂质水引导至柔性过滤袋8内,然后由柔性过滤袋8进行过滤并实现灰尘和清水的物理性分离效果。这种结构的抛光除尘装置,尤其适合工作人员直观的看到柔性过滤袋8内的积尘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理灰尘或者更换过滤袋等操作,使得本实施例的抛光除尘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开放式腔体的箱体,所述开放式腔体的后方形成后端板,所述开放式腔体内、靠中间位置装设有横向分布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朝横向两侧延伸的、用于装设抛光叶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方形成蓄水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装设有与所述箱体的开放式腔体连通的离心风机,所述箱体的后方、靠下方位置分别形成含尘蓄水池和过滤池,所述含尘蓄水池上方具有呈立式状态的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端开口至少部分的潜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导风管形成内腔连通的连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装设有排污泵,所述过滤池内装设有清水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上方设置有可拆装的柔性过滤袋,所述柔性过滤袋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连接有用于将含尘蓄水池内的杂质水引导至柔性过滤袋的第一通管,所述过滤池内的清水潜水泵与箱体的后端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清水引导至开放式腔体的第二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开放式腔体的箱体,所述开放式腔体的后方形成后端板,所述开放式腔体内、靠中间位置装设有横向分布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朝横向两侧延伸的、用于装设抛光叶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方形成蓄水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装设有与所述箱体的开放式腔体连通的离心风机,所述箱体的后方、靠下方位置分别形成含尘蓄水池和过滤池,所述含尘蓄水池上方具有呈立式状态的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端开口至少部分的潜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导风管形成内腔连通的连接,所述含尘蓄水池内装设有排污泵,所述过滤池内装设有清水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上方设置有可拆装的柔性过滤袋,所述柔性过滤袋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腾
申请(专利权)人:李浩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