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及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预制
,特别是一种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及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预应力筋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通常采用先张拉法或后张拉法进行施工。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构件采用先张拉法进行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横梁101固定在台座102上,张拉千斤顶103及活动横梁104都是放在固定滑道105上对预应力筋106进行张拉的,对于起弯角度不同的预应力筋106,需要制作不同倾斜度的固定滑道105,预应力筋106起弯角度的精度靠固定滑道105倾斜度的精度来保证,而固定滑道105往往铺设在焊接钢结构上,固定滑道105的倾斜角度很难保证精度,误差较大,所以预应力筋106的起弯角度误差较大,张拉过程中容易造成预应力筋与模板107及模板107内的钢筋干涉,使预应力筋106形成折线,预应力筋106的受力不顺畅,影响张拉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横梁101固定在台座102上,其倾斜角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张拉机构、2个立架(1)和多个转动横梁(2)组成;所述立架(1)的下端固定,2个立架(1)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横梁(2)设置在2个立架(1)之间,转动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2个立架(1)转动连接,转动横梁(2)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转动横梁(2)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转动横梁的第一通孔;所述张拉机构由锚固横梁(3)和2个千斤顶(4)组成,千斤顶(4)的外端与锚固横梁(3)的内侧面连接,锚固横梁(3)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锚固横梁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两个千斤顶(4)之间;使用时,使千斤顶(4)的内端与转动横梁(2)的外侧面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张拉机构、2个立架(1)和多个转动横梁(2)组成;所述立架(1)的下端固定,2个立架(1)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横梁(2)设置在2个立架(1)之间,转动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2个立架(1)转动连接,转动横梁(2)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转动横梁(2)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转动横梁的第一通孔;所述张拉机构由锚固横梁(3)和2个千斤顶(4)组成,千斤顶(4)的外端与锚固横梁(3)的内侧面连接,锚固横梁(3)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锚固横梁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两个千斤顶(4)之间;使用时,使千斤顶(4)的内端与转动横梁(2)的外侧面接触,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第一通孔的外端口处设置有第一锚固装置(6),第二通孔的外端口处设置有第二锚固装置(7),预应力筋(5)的外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一锚固装置(6)、第二通孔和第二锚固装置(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垫板和夹片。3.一种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用于实施先张拉法的装置,所述装置由张拉机构、2个立架(1)和多个转动横梁(2)组成;所述立架(1)的下端固定,2个立架(1)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横梁(2)设置在2个立架(1)之间,转动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2个立架(1)转动连接,转动横梁(2)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转动横梁(2)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转动横梁的第一通孔;所述张拉机构由锚固横梁(3)和2个千斤顶(4)组成,千斤顶(4)的外端与锚固横梁(3)的内侧面连接,锚固横梁(3)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贯通锚固横梁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两个千斤顶(4)之间;使用时,使千斤顶(4)的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