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真空干燥箱和置于真空干燥箱内的烘干架,所述真空干燥箱上设有真空管和注液管;所述烘干架包括支撑框,支撑框的两内侧对称设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上方均设有带板槽的置物板,板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棱,板槽的内壁上设有进液孔和满溢孔,进液孔连通有注液孔,满溢孔连通有流出孔;相邻置物板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与上层的流出孔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下层的注液孔连接,最上层的注液孔与注液管连接,最下层的流出孔连接有流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改性液的渗入性能,缩短渗入时间,提高改性处理效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的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优质木资源的匮乏,使得速生人工林木材成为家具制造行业的主要用材,但速生人工林木材材质疏松、强度低,特别是表面硬度不足,容易老化、虫蛀等,导致天然木板的使用寿命较短,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人们通常会对速生人工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速生人工林木材的强度、硬度、防虫、防腐蚀等性能,增强速生人工林木材的使用功能,延长速生人工林木材的使用寿命。一般对于速生人工林木板的改性处理为加入改性液,在静置状态下使改性液渗入木板内部,得到改性后的木板,从而提高木板的性能。然而该种处理方法中采用的设备无法对改性液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性能产生帮助,改性液的渗入性能较差,改性液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性能较差,深入速度慢、渗入时间较长,导致改性处理效率较低。因此,现有的天然木板改性用的装置存在改性液的渗入性能较差、渗入时间较长、改性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改性液的渗入性能,缩短渗入时间,提高改性处理效果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真空干燥箱和置于真空干燥箱内的烘干架,所述真空干燥箱上设有真空管和注液管;所述烘干架包括支撑框,支撑框的两内侧对称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支撑条,支撑条的上方均设有置物板,置物板的顶面设有板槽,板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棱,板槽的内壁上位于凸棱的下方设有进液孔,板槽的内壁上位于凸棱的上方设有满溢孔,置物板的顶面还设有与进液孔连通的注液孔,置物板的底面设有与满溢孔连通的流出孔;相邻置物板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与上层的置物板中的流出孔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下层的置物板中的注液孔连接,最上层的置物板中的注液孔与注液管连接,最下层的置物板中的流出孔连接有流出管,支撑框的内底部设有满溢槽,流出管的下端位于满溢槽内。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支撑条的前侧均设有滚轮,滚轮的顶面与支撑条的顶面相持平。使得置物板从支撑框内取出或插入支撑框内时与滚轮准确接触,从而实现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便于存放和取出,放置准确。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凸棱的顶面为粗糙面。增加薄型木板与凸棱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薄型木板放置稳定性。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支撑框的移动。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支撑框的顶部设有拉手。便于烘干架的提拿。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连接管与注液孔和流出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提高密封性,避免漏液。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真空干燥箱上设有观察窗和控制面板。设置的观察窗用来观察满溢槽的接液情况,从而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真空干燥箱的工作。前述的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调控阀。便于调控注液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干燥箱先将薄型木板进行干燥,去除木板内部的水分,便于后续的改性液对薄型木板的渗入,提高改性液的渗入性能;通过设置的多个支撑条用来放置多个置物板,每个置物板的板槽内均通过凸棱搁置薄型木板,凸棱设置使得薄型木板与板槽之间存在空气流通间隙,空气流通性好,干燥效率高,一个烘干架可以放置多个薄型木板,利用率高;设置的注液孔和进液孔用来将改性液注入到板槽内浸没薄型木板,设置的满溢孔用来将浸没木板后多余的改性液流出,避免从板槽满溢出来,污染烘干架;设置的连接管用来连接上下相邻层的置物板,将上层的从满溢孔流出的多余改性液通过注液孔和进液孔导入到下层的槽板内;设置的真空管用来抽真空或者加压,抽真空使得真空干燥箱内形成负压,通过设置的注液管将改性液吸入到板槽内,加压使得改性液能够快速深入渗入到薄型木板内部,缩短渗入时间,木板对改性液的吸收效果好,提高改性处理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改性液的渗入性能,缩短渗入时间,提高改性处理效果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烘干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烘干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管与置物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真空干燥箱;11、真空管;12、注液管;13、观察窗;14、控制面板;2、烘干架;21、支撑框;22、支撑条;23、滚轮;24、置物板;25、板槽;26、凸棱;31、进液孔;32、满溢孔;33、注液孔;34、流出孔;35、连接管;36、流出管;37、满溢槽;38、密封圈;41、固定板;42、万向轮;43、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真空干燥箱1和置于真空干燥箱1内的烘干架2,所述真空干燥箱1上设有真空管11和注液管12;所述烘干架2包括支撑框21,支撑框21的两内侧对称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支撑条22,支撑条22的上方均设有置物板24,置物板24的顶面设有板槽25,板槽25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棱26,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下方设有进液孔31,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上方设有满溢孔32,置物板24的顶面还设有与进液孔31连通的注液孔33,置物板24的底面设有与满溢孔32连通的流出孔34;相邻置物板24之间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35的上端与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连接管35的下端与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连接,最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与注液管12连接,最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有流出管36,支撑框21的内底部设有满溢槽37,流出管36的下端位于满溢槽37内。所述支撑条22的前侧均设有滚轮23,滚轮23的顶面与支撑条22的顶面相持平。使得置物板24从支撑框21内取出或插入支撑框21内时与滚轮23准确接触,从而实现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便于人工存放和取出,放置准确。所述凸棱26的顶面为粗糙面。增加薄型木板与凸棱26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薄型木板放置稳定性。所述支撑框21的底部设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2。便于支撑框21的移动。所述支撑框21的顶部设有拉手43。便于烘干架2的提拿。所述连接管35与注液孔33和流出孔34之间均设有密封圈38。注液管12与注液孔33之间也设有密封圈38,流出管36和流出孔34之间也设有密封圈38,提高密封性,避免漏液。所述真空干燥箱1上设有观察窗13和控制面板14。设置的观察窗13用来观察满溢槽37的接液情况,从而通过控制面板14控制真空干燥箱1的工作。所述注液管12上设有调控阀。便于调控注液情况。工作过程:先将多个薄型木板一一置于板槽25内,然后将各个置物板24搁置到各个层的支撑条22上,上下相邻之间的置物板24通过连接管35连接,支撑框21的最底层放入满溢槽37,最后一层的置物板24的流出孔34上安装流出管36,并使流出管36的下端位于满溢槽37内;再将组装好的烘干架2放入到真空干燥箱1内,将注液管12的下端与最上层的置物板24上的注液孔33连接。干燥薄型木板时,关闭注液管12,将真空干燥箱1抽真空,加热,烘干薄型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干燥箱(1)和置于真空干燥箱(1)内的烘干架(2),所述真空干燥箱(1)上设有真空管(11)和注液管(12);所述烘干架(2)包括支撑框(21),支撑框(21)的两内侧对称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支撑条(22),支撑条(22)的上方均设有置物板(24),置物板(24)的顶面设有板槽(25),板槽(25)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棱(26),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下方设有进液孔(31),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上方设有满溢孔(32),置物板(24)的顶面还设有与进液孔(31)连通的注液孔(33),置物板(24)的底面设有与满溢孔(32)连通的流出孔(34);相邻置物板(24)之间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35)的上端与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连接管(35)的下端与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连接,最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与注液管(12)连接,最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有流出管(36),支撑框(21)的内底部设有满溢槽(37),流出管(36)的下端位于满溢槽(3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木板改性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干燥箱(1)和置于真空干燥箱(1)内的烘干架(2),所述真空干燥箱(1)上设有真空管(11)和注液管(12);所述烘干架(2)包括支撑框(21),支撑框(21)的两内侧对称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支撑条(22),支撑条(22)的上方均设有置物板(24),置物板(24)的顶面设有板槽(25),板槽(25)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棱(26),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下方设有进液孔(31),板槽(25)的内壁上位于凸棱(26)的上方设有满溢孔(32),置物板(24)的顶面还设有与进液孔(31)连通的注液孔(33),置物板(24)的底面设有与满溢孔(32)连通的流出孔(34);相邻置物板(24)之间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35)的上端与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连接管(35)的下端与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连接,最上层的置物板(24)中的注液孔(33)与注液管(12)连接,最下层的置物板(24)中的流出孔(34)连接有流出管(36),支撑框(21)的内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民阁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