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6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该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中,通过治疗部件和机壳的灵活连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而且,治疗部件能够进行升降调节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通讯模块和天线,能够实现对装置的远程遥控,而且,通过前置放大电路,能够提高了无线通讯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中,大多都是在医院,固定在某处,给病人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很多病人在发病的时候,并不在医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路程来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治疗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装置在工作的时候,缺少远程遥控功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装置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当病人需要治疗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连接线与接线柱连接,通过中控部件对装置进行控制,再配合治疗部件就能够对病人进行治疗。所述治疗部件包括一个罩壳,罩壳的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脉冲释放头,所述罩壳上设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一根升降杆,每根升降杆的端部设有螺纹,且伸入到一根固定杆中,固定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套,另一端设有固定夹,所述螺纹套在固定杆和升降杆的连接处,螺纹套与升降杆螺纹连接;在治疗部件中,罩壳罩在病人的头部,当病人坐在座椅上的时候,两个固定夹用来夹持在座椅上,随后通过转动螺纹套,使得螺纹套与升降杆发生传动,就可以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从而实现了横杆的升降,这样就能够对罩壳的高度进行控制,可以对罩壳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携性。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TK433,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且与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且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四端接地,且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五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九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八端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九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且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端通过第八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第十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均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七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且通过第十电容和第九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且分别与第八电阻和第十二电容连接。通过天线能够实现对装置进行远程遥控,同时,前置放大电路可以对信号进行可靠放大,从而提高了无线通讯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优选的,所述中控部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显示屏,指示灯、按键和扬声器,显示屏为液晶屏。其中,显示屏,能够用来对装置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指示灯,可以进行状态指示;按键,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实施操控;扬声器,能够进行语音提示。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端部设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有两个导向槽,两个导向块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槽的内部,导向块与对应的导向槽匹配,这样的话,升降杆在升降的过程中,导向块在导向槽中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升降杆的可靠升降。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内壁上设有一个圆环,所述固定杆的外周设有一圈凹槽,圆环位于凹槽的内部,且与凹槽匹配,这样的话,螺纹套在转动的过程中,圆环就会在凹槽中转动,从而能够对螺纹套进行限位。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续航能力,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所述机壳上设有散热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中,通过治疗部件和机壳的灵活连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而且,治疗部件能够进行升降调节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通讯模块和天线,能够实现对装置的远程遥控,而且,通过前置放大电路,能够提高了无线通讯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前置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机壳,2.壳体,3.散热孔,4.把手,5.接线柱,6.连接线,7.罩壳,8.脉冲释放头,9.固定块,10.横杆,11.升降杆,12.固定杆,13.固定夹,14.螺纹套,15.导向块,16.圆环,U1.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电容,C11.第十一电容,C12.第十二电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4所示,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4,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5,接线柱5上设有一根连接线6,机壳1通过连接线6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当病人需要治疗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连接线6与接线柱5连接,通过中控部件对装置进行控制,再配合治疗部件就能够对病人进行治疗。所述治疗部件包括一个罩壳7,罩壳7的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脉冲释放头8,所述罩壳7上设有一个固定块9,固定块9上设有一根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均设有一根升降杆11,每根升降杆11的端部设有螺纹,且伸入到一根固定杆12中,固定杆12的一端设有螺纹套14,另一端设有固定夹13,所述螺纹套14在固定杆12和升降杆11的连接处,螺纹套14与升降杆11螺纹连接;在治疗部件中,罩壳7罩在病人的头部,当病人坐在座椅上的时候,两个固定夹13用来夹持在座椅上,随后通过转动螺纹套14,使得螺纹套14与升降杆11发生传动,就可以控制升降杆11的升降,从而实现了横杆10的升降,这样就能够对罩壳7的高度进行控制,可以对罩壳7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携性。所述机壳1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所述治疗部件包括一个罩壳,罩壳的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脉冲释放头,所述罩壳上设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一根升降杆,每根升降杆的端部设有螺纹,且伸入到一根固定杆中,固定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套,另一端设有固定夹,所述螺纹套在固定杆和升降杆的连接处,螺纹套与升降杆螺纹连接;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TK433,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且与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且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四端接地,且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五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九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八端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九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且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端通过第八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第十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均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七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且通过第十电容和第九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且分别与第八电阻和第十二电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所述治疗部件包括一个罩壳,罩壳的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脉冲释放头,所述罩壳上设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一根升降杆,每根升降杆的端部设有螺纹,且伸入到一根固定杆中,固定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套,另一端设有固定夹,所述螺纹套在固定杆和升降杆的连接处,螺纹套与升降杆螺纹连接;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TK433,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且与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且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四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蕾史娟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