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贺祥专利>正文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5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管套、系带一和系带二,所述套管包括互相匹配的上管套和下管套,所述上管套的一侧和所述下管套的一侧铰接,所述上管套的另一侧和所述下管套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管套和所述下管套上设有用于放置并卡紧胃管的胃管卡紧结构,所述系带一的一端和所述系带二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管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系带一的另一端和所述系带二的另一端交汇重叠,所述系带一和所述系带二可调节重叠长度并并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固定简单,耗时少,固定牢固;在患者翻身、自主活动时不易脱落,或在患者烦躁、意识障碍时造成意外拔管,从而避免了因反复多次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吸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的一种工具。留置胃管是临床病人因病情需要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常选用的方法之一,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避免因患者改变体位时,或烦躁时抓扯致使胃管脱出。传统胃管固定方法,常见的有:(一)传统胶布固定法此方法优点是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缺点是耗时较长且固定不牢,特别是夏天,鼻部及面颊部出汗及油脂分泌多时,影响胶布粘性,易脱落,护士要经常更换固定的胶布。(二)改良胶布材质固定法(3M透明胶布、3M伤口敷料、透明无菌敷料、高强度外科胶带)此方法优点在于对皮肤刺激小,舒适;缺点在于:固定不够稳固,易被病人拔除,造成反复多次插管致鼻腔、食道黏膜损伤、胃液反流给病人带来痛苦,且粘过胶布后胶痕会影响美观。(三)非胶布固定法(寸带系带固定法、棉线绳、胶管固定法、止血带、棉线绳法、吸氧鼻塞、棉线绳法)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固定较前述两种方式更为劳固,不易脱出,且经济、实惠。缺点是,此方法固定耗时较长,有时可压迫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系带一(4)和系带二(7),所述管套包括互相匹配的上管套(8)和下管套(9),所述上管套(8)的一侧和所述下管套(9)的一侧铰接,所述上管套(8)的另一侧和所述下管套(9)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管套(8)和所述下管套(9)上设有用于放置并卡紧胃管的胃管卡紧结构,所述系带一(4)的一端和所述系带二(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管套(9)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系带一(4)的另一端和所述系带二(7)的另一端交汇重叠,所述系带一(4)和所述系带二(7)可调节重叠长度并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系带一(4)和系带二(7),所述管套包括互相匹配的上管套(8)和下管套(9),所述上管套(8)的一侧和所述下管套(9)的一侧铰接,所述上管套(8)的另一侧和所述下管套(9)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管套(8)和所述下管套(9)上设有用于放置并卡紧胃管的胃管卡紧结构,所述系带一(4)的一端和所述系带二(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管套(9)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系带一(4)的另一端和所述系带二(7)的另一端交汇重叠,所述系带一(4)和所述系带二(7)可调节重叠长度并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卡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管套(8)下部的上凹槽(1)、管套孔(2)和设于所述下管套(9)上部的下凹槽(10)、定位销(3),所述上凹槽(1)和所述下凹槽(10)相匹配并形成供胃管穿过并固定的空腔,所述管套孔(2)设于所述上管套(8)远离铰接处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祥王春庆王佳瑶丛岩邱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贺祥王春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