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包括手持部、振动器和电源,所述振动器安装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内部,其振动输出端伸出所述手持部,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手持部上并向所述振动器供电;所述手持部安装有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杆A和弹性杆B,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靠近所述振动器的一端均具有弯曲部,所述弹性杆A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A,所述弹性杆B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B,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持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深度提拉面部肌肤以提高面部肌肤提拉紧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
本技术涉及面部肌肤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
技术介绍
皮肤保养,尤其是面部肌肤保养越来越收到女性的欢迎,为了保持面部肌肤紧致有弹性,越来越多的女性增大了对面部肌肤保养的投入,例如:面部精油按摩、护肤品、面部水疗、面部提拉等等,其中面部提拉在美容院通常采用超声刀进行,成本较高,亦有采用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对面部肌肤进行振动提拉,可在家个人使用,长期使用下亦有不错的面部肌肤提拉紧致效果,但显然,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的提拉紧致效果还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深度提拉面部肌肤以提高面部肌肤提拉紧致效果的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包括手持部、振动器和电源,所述振动器安装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内部,其振动输出端伸出所述手持部,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手持部上并向所述振动器供电;所述手持部安装有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杆A和弹性杆B,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靠近所述振动器的一端均具有弯曲部,所述弹性杆A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A,所述弹性杆B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B,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持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接通所述电源向所述振动器供电驱动所述振动器振动,手持所述手持部将所述按压在面部肌肤,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受力张开,带动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弹性滚压面部肌肤以张紧面部肌肤,使得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对面部肌肤进行深度提拉,籍此提高面部肌肤提拉紧致效果。进一步,所述电源包括蓄电池、充电接头和开关,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手持部内,其输电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器,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手持部的侧壁上并连接所述振动器与所述蓄电池的输电端之间的线路,所述充电接头内嵌式安装于所述手持部的侧壁上,并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蓄电池供电的形式使本品便于携带,外出旅行亦可携带出行,在户外亦可做面部肌肤提拉护理。进一步,所述蓄电池为锂电蓄电池。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蓄电池的使用稳定性,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手持部铰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所述充电接头的收纳和使用。进一步,所述手持部呈方形柱状,其截面四角做圆角处理,且所述手持部对应所述振动器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多道防滑条纹。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所述手持部手持,并防止打滑影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效果。进一步,穿过所述弹性杆A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杆A做间隙配合的转轴A,两个所述弹性转轮A的中心分别固定于所述转轴A的两端;穿过所述弹性杆B远离所述振动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杆B做间隙配合的转轴B,两个所述弹性转轮B的中心分别固定于所述转轴B的两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转轴A与所述弹性杆A的间隙配合和所述转轴B与所述弹性杆B的间隙配合,实现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分别与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可转动地连接,并保证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与面部肌肤充分贴合,保证面部肌肤张紧进一步,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靠近所述振动器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手持部对应的侧壁,并通过注塑固定在一起。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弹性杆A和弹性杆B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均为硅胶转轮。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所述弹性转轮A和弹性转轮B的弹性,并利用硅胶的吸附特性,在提拉面部肌肤的同时吸附面部肌肤上附着的杂质,清洁面部肌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手持部;2-转轴A;3-弹性转轮A;4-弹性杆A;5-振动器;6-弹性杆B;7-弹性转轮B;8-转轴B;9-开关;10-充电接头;11-防滑条纹;12-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包括手持部1、振动器5和电源,振动器5安装于手持部1的一端内部,其振动输出端伸出手持部1,电源安装于手持部1上并向振动器5供电;手持部1安装有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靠近振动器5的一端均具有弯曲部12,弹性杆A4远离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A3,弹性杆B6远离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B7,弹性转轮A3和弹性转轮B7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手持部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电源包括蓄电池、充电接头10和开关9,蓄电池位于手持部1内,其输电端通过线路连接振动器5,开关9安装于手持部1的侧壁上并连接振动器5与蓄电池的输电端之间的线路,充电接头10内嵌式安装于手持部1的侧壁上,并通过线路连接蓄电池的充电端;蓄电池为锂电蓄电池;充电接头10与手持部1铰接;手持部1呈方形柱状,其截面四角做圆角处理,且手持部1对应振动器5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多道防滑条纹11;穿过弹性杆A4远离振动器5的一端设置有与弹性杆A4做间隙配合的转轴A2,两个弹性转轮A3的中心分别固定于转轴A2的两端;穿过弹性杆B6远离振动器5的一端设置有与弹性杆B6做间隙配合的转轴B8,两个弹性转轮B7的中心分别固定于转轴B8的两端;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靠近振动器5的一端分别插入手持部1对应的侧壁,并通过注塑固定在一起;弹性转轮A3和弹性转轮B7均为硅胶转轮。使用方式:闭合开关9,蓄电池向振动器5供电驱动振动器5振动,手持手持部1将按压在面部肌肤,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受力张开,带动弹性转轮A3和弹性转轮B7弹性滚压面部肌肤以张紧面部肌肤,使得振动器5的振动对面部肌肤进行深度提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振动器(5)和电源,所述振动器(5)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的一端内部,其振动输出端伸出所述手持部(1),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上并向所述振动器(5)供电;所述手持部(1)安装有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所述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靠近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均具有弯曲部(12),所述弹性杆A(4)远离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A(3),所述弹性杆B(6)远离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B(7),所述弹性转轮A(3)和弹性转轮B(7)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持部(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振动器(5)和电源,所述振动器(5)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的一端内部,其振动输出端伸出所述手持部(1),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上并向所述振动器(5)供电;所述手持部(1)安装有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所述弹性杆A(4)和弹性杆B(6)靠近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均具有弯曲部(12),所述弹性杆A(4)远离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A(3),所述弹性杆B(6)远离所述振动器(5)的一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弹性转轮B(7),所述弹性转轮A(3)和弹性转轮B(7)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持部(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肌肤提拉紧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蓄电池、充电接头(10)和开关(9),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手持部(1)内,其输电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器(5),所述开关(9)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的侧壁上并连接所述振动器(5)与所述蓄电池的输电端之间的线路,所述充电接头(10)内嵌式安装于所述手持部(1)的侧壁上,并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松
申请(专利权)人:塑美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