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陶瓷是由陶瓷硬质相与金属或合金粘结相组成的复合材料,目前,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性能上,一方面向高韧性方向发展,即与涂层合金竞争,另一方面向高耐磨性方向发展,即与陶瓷材料相竞争,正是在这种要求的推动下,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超细金属陶瓷、超韧金属陶瓷和涂层金属陶瓷相继问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所以设计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包括固溶组件、研磨混合组件、干燥组件和模压机构,所述固溶组件包括支撑腿、搅拌杆、氮气罐、导气管、进料管、固溶筒、固溶内胆、第一加热丝、第一排料管、第一电机和卡板,所述固溶筒的底侧安装在有支撑腿,所述固溶内胆固定在固溶筒的内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包括固溶组件(1)、研磨混合组件(2)、干燥组件(3)和模压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组件(1)包括支撑腿(11)、搅拌杆(12)、氮气罐(13)、导气管(14)、进料管(15)、固溶筒(16)、固溶内胆(17)、第一加热丝(18)、第一排料管(19)、第一电机(110)和卡板(111),所述固溶筒(16)的底侧安装在有支撑腿(11),所述固溶内胆(17)固定在固溶筒(16)的内部,所述氮气罐(13)设置在固溶筒(16)的一侧,所述导气管(14)的一端固定在氮气罐(13)的顶端,所述导气管(14)的另一端贯穿固溶筒(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CN)基TN18金属陶瓷的制作设备,包括固溶组件(1)、研磨混合组件(2)、干燥组件(3)和模压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组件(1)包括支撑腿(11)、搅拌杆(12)、氮气罐(13)、导气管(14)、进料管(15)、固溶筒(16)、固溶内胆(17)、第一加热丝(18)、第一排料管(19)、第一电机(110)和卡板(111),所述固溶筒(16)的底侧安装在有支撑腿(11),所述固溶内胆(17)固定在固溶筒(16)的内部,所述氮气罐(13)设置在固溶筒(16)的一侧,所述导气管(14)的一端固定在氮气罐(13)的顶端,所述导气管(14)的另一端贯穿固溶筒(16)的一侧侧壁,且导气管(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固溶内胆(17)的一侧,所述进料管(15)安装在固溶筒(16)的顶侧,且与固溶内胆(17)相通,所述第一电机(110)安装在固溶筒(16)的底侧,所述搅拌杆(12)的底端贯穿固溶筒(16)的底侧壁,且搅拌杆(12)的底端固定在第一电机(110)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排料管(19)的一端依次贯穿固溶筒(16)的侧壁和固溶内胆(17)的侧壁,所述卡板(111)插接在第一排料管(19)的端位置,且竖直位于固溶筒(16)的外壁一侧,所述研磨混合组件(2)位于固溶组件(1)的一侧;所述研磨混合组件(2)包括输料管(21)、输料机(22)、第一固定支架(23)、第二电机(24)、固定筒(25)、研磨滚筒(26)、磨球(27)、第二排料管(28)、第一空心轴(29)、滤孔板(210)和输料杆(211),所述第二电机(24)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23)的外壁一侧,所述固定筒(25)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23)的两内壁之间,所述研磨滚筒(26)设置在固定筒(25)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贯穿固定筒(25)的侧壁,且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在研磨滚筒(26)的外壁一侧,所述第一空心轴(29)的一端固定在研磨滚筒(26)的另一侧中心位置,所述磨球(27)设置在研磨滚筒(26)的内部,所述输料管(21)固定在固定筒(25)的底侧,所述输料机(22)固定在输料管(21)的外壁一侧,所述输料杆(211)的一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输料管(21)的内壁一侧,所述输料杆(211)的另一端贯穿输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望梅,何国安,李振艺,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