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3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其中,人工髋臼包括髋臼本体,髋臼本体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的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防脱位结构,防脱位结构设置在髋臼本体的周缘表面上,以增大髋臼本体的限位表面的面积而防止股骨头假体脱离容纳腔;其中,限位表面由髋臼本体的朝向容纳腔一侧的内壁面和防脱位结构的部分壁面拼接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股骨假体易从髋臼假体内脱位而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
本技术涉及人工关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
技术介绍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其承受着人体很大一部分体重。然而,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疾病会导致人体髋关节疼痛及其功能的丧失,从而严重影响病患生活。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切除病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患者在日常活动中,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的内球窝中脱出,脱位发生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甚至要进行二次手术来进行矫正;Callaghan等总结497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803例翻修术),总体脱位率为7.8%,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率为7.2%,翻修术后脱位率为11.2%。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很多,手术方面的常见因素有:1、假体位置不良,常见于髋臼假体置入时前倾角过大或过小;2、股骨侧过度截骨造成假体位置太低或外展力臂过短;3、关节周围肌肉(如外旋肌、外展肌等)的力量不足,多见于数次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的破坏,或老年患者本身肌肉力量的减退。此外,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也有人工假体设计原因,如头颈比过小或髋臼杯与股骨柄撞击引起的假体半脱位等。据文献记载,Steppacher等人认为脱位在5周内发生的几率占66%,Veysi认为脱位在术后4周内发生的比率占到39%,廖威明等研究发现,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脱位多由于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问题以及病人不合适的功能锻炼所致。早期软组织张力不足的患者髋关节假体脱位后,需立即行闭合复位,复位后需延长外支架固定时间,需要长时间卧床来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力量,长时间卧床又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病痛。现有的具有防脱位功能的髋臼假体,设计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原有的标准半球形髋臼假体上增加圆柱形高边,缺点在于防脱位效果和活动范围存在着显著地互相矛盾。高边越长,防脱位效果越好,但是活动范围受限越明显;而高边越短,防脱位效果会很差。如何能够进行矛盾的平衡,一直是广大工程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现有的防脱位髋臼假体为了保证具有防脱位效果,往往采用了很长的高边。换而言之,现有的防脱位髋臼假体显著牺牲了股骨头假体的活动范围,而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股骨假体易从髋臼假体内脱位而影响股骨头假体的活动范围,造成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髋臼,包括:髋臼本体,髋臼本体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的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防脱位结构,防脱位结构设置在髋臼本体的周缘表面上,以增大髋臼本体的限位表面的面积而防止股骨头假体脱离容纳腔;其中,限位表面由髋臼本体的朝向容纳腔一侧的内壁面和防脱位结构的部分壁面拼接形成,防脱位结构由可降解的金属、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可降解的陶瓷制成。进一步地,限位表面为平滑过渡的曲面。进一步地,限位表面为球面的部分表面。进一步地,防脱位结构呈环形,呈环形的防脱位结构的内周面与髋臼本体的朝向容纳腔一侧的内壁面共同拼接形成限位表面。进一步地,防脱位结构的高度在过其中心的第一方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地,防脱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高位段、过渡段和低位段,其中,高位段的高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5mm,低位段的高度大于0mm且小于等于2mm。进一步地,防脱位结构呈半环形,呈半环形的防脱位结构的高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5mm。进一步地,防脱位结构可拆卸地与髋臼本体连接,其中,髋臼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防脱位结构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部绕髋臼本体的周向相间隔地设置在周缘表面上,多个第二卡接部与多个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卡接部为凸出于周缘表面设置的卡块,卡块上开设有卡接槽,第二卡接部为与卡接槽卡接的卡接扣。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髋关节,包括相互配合的股骨头假体和人工髋臼,人工髋臼为上述的人工髋臼。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髋臼本体的周缘表面上设置防脱位结构,从而有效地增大了髋臼本体的限位表面的面积以使股骨头假体的跳脱高度增加,进而降低了股骨头假体脱离容纳腔的风险,大大地提高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病痛。此外,防脱位结构由可降解的金属、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可降解的陶瓷制成。这种结构形式的人工髋臼,在患者术后早期可以有效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风险,即防脱位结构限制股骨头假体的活动范围,使得股骨头假体与人工髋臼的碰撞点提前,同时增加股骨头假体的跳脱高度,进而降低了股骨头假体脱离容纳腔的风险,大大地提高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病痛;在术后2至3个月后,伤口处肌肉组织、韧带组织逐渐恢复,防脱位结构降解掉,仅留有相互配合的股骨头假体和髋臼本体,从而避免了防脱位结构对股骨头假体运动的干扰,进而能够不影响患者的骨骼活动范围,使患者的术后感觉良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人工髋臼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人工髋臼的髋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髋臼本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髋臼本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人工髋臼的防脱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防脱位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中的防脱位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髋臼本体;11、容纳腔;12、开口;13、周缘表面;14、内壁面;20、防脱位结构;21、高位段;22、过渡段;23、低位段;24、内周面;30、第一卡接部;31、卡接槽;40、第二卡接部;50、限位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了防止股骨假体易从髋臼假体内脱位而影响股骨头假体的活动范围,造成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髋臼和人工髋关节,其中,人工髋关节包括相互配合的股骨头假体和人工髋臼,人工髋臼为上述和下述的人工髋臼。如图1至图7所示,人工髋臼包括髋臼本体10和防脱位结构20,髋臼本体10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的容纳腔11和与容纳腔11连通的开口12,防脱位结构20设置在髋臼本体10的周缘表面13上,以增大髋臼本体10的限位表面50的面积而防止股骨头假体脱离容纳腔11,其中,限位表面50由髋臼本体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本体(10),所述髋臼本体(10)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的容纳腔(11)和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开口(12);防脱位结构(20),所述防脱位结构(20)设置在所述髋臼本体(10)的周缘表面(13)上,以增大所述髋臼本体(10)的限位表面(50)的面积而防止所述股骨头假体脱离所述容纳腔(11);其中,所述限位表面(50)由所述髋臼本体(10)的朝向所述容纳腔(11)一侧的内壁面(14)和所述防脱位结构(20)的部分壁面拼接形成,所述防脱位结构(20)由可降解的金属、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可降解的陶瓷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本体(10),所述髋臼本体(10)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的容纳腔(11)和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开口(12);防脱位结构(20),所述防脱位结构(20)设置在所述髋臼本体(10)的周缘表面(13)上,以增大所述髋臼本体(10)的限位表面(50)的面积而防止所述股骨头假体脱离所述容纳腔(11);其中,所述限位表面(50)由所述髋臼本体(10)的朝向所述容纳腔(11)一侧的内壁面(14)和所述防脱位结构(20)的部分壁面拼接形成,所述防脱位结构(20)由可降解的金属、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可降解的陶瓷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表面(50)为平滑过渡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表面(50)为球面的部分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位结构(20)呈环形,呈环形的所述防脱位结构(20)的内周面(24)与所述髋臼本体(10)的朝向所述容纳腔(11)一侧的内壁面(14)共同拼接形成所述限位表面(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位结构(20)的高度在过其中心的第一方向上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髋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位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