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9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具有第一壁面及沿第一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对接部;盖体,能与煲体盖合,盖体具有第二壁面及沿第二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对接部,盖体与煲体盖合时,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对应并共同限定出第一隔热腔,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对抵接合,且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相对表面之间的缝隙呈曲线状。本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第一隔热腔内能形成稳定的空气隔热层,可对内锅形成显著、优异的锁热效果,同时,盖体和煲体之间的导热量少,可相应减少内锅向盖体的传热效率,减少内锅热损失,总体来说,本结构对烹饪设备实现一级能效具有极大的促进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如电饭煲等烹饪设备在烹饪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热量因为保温效果差而流失,烹饪设备普遍存在能效偏低的情况,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烹饪设备的上盖用于密封内锅,是一个重要的保温部件,领域内为实现上盖保温,常采用在上盖中设保温板、保温棉、发热组件等,不仅结构复杂,且保温效果受材料影响大,难以兼顾产品成本因素,同时,保温板、保温棉、发热组件等结构的保温效果不够理想,通过这些结构无法实现从改善保温性角度达到提升烹饪设备能效的目的,使得领域内现有的烹饪设备能效很难再获得突破性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具有第一壁面及沿所述第一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对接部;盖体,能与所述煲体盖合,所述盖体具有第二壁面及沿所述第二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对应并共同限定出第一隔热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抵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具有第一壁面及沿所述第一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对接部;盖体,能与所述煲体盖合,所述盖体具有第二壁面及沿所述第二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对应并共同限定出第一隔热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抵接合,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使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相对表面之间的缝隙呈曲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具有第一壁面及沿所述第一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对接部;盖体,能与所述煲体盖合,所述盖体具有第二壁面及沿所述第二壁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对应并共同限定出第一隔热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抵接合,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使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相对表面之间的缝隙呈曲线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组件,位于所述盖体下方,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并共同限定出第二隔热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热腔被所述密封圈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压圈,与所述盖体连接;盖板,装配在所述压圈上;锅口密封件,被所述压圈和所述盖板固定,所述锅口密封件用于与内锅密封配合,其中,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压圈与所述盖体压紧,和/或被所述盖板与所述盖体压紧;或者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锅口密封件上,且所述密封圈朝所述盖体所在位置处延伸并与所述盖体密封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凸台部,另一个上设有凹槽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胜华羊小亮刘化勇黄韦铭吴慧民梁志佳马利罗飞龙瞿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