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伟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茶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2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壶,尤其是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铆钉铆接盖体盲孔取代在盖体上穿孔连接的螺栓,避免了金属有害物质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壶钮在安装在壶盖前,采用不同材质做成不同的形状,增强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茶壶盖
本技术涉及茶壶,尤其是一种陶瓷茶壶盖。
技术介绍
茶具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其中,陶瓷茶壶在中国茶具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其艺术性和创意性不断地增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陶瓷茶壶的壶钮,位于盖体正中,为揭取盖体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现有的陶瓷茶壶,其壶钮和盖体为一体烧制而成,所以壶钮和盖体的材质一样,壶钮也无法通过更换赋予不同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缺少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会有壶钮和盖体分体式的,但是其连接方式不外乎是用螺栓穿过盖体的透眼与壶钮相连。长期使用这种茶壶会有一个弊端,茶水的热气不断侵蚀螺栓,其金属有害物质会随之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螺栓露出盖体内部造成污染茶水的陶瓷茶壶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上部为半圆头,所述铆钉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壶钮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铆钉上部半圆头的T型通孔;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盲孔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盖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所述空心开花部的端部是锯齿形边。进一步的,所述壶钮为球形钮或动物肖形钮或瓜柄形钮,材质为木质或玉石或琉璃或金银;所述壶钮与盖体的接触位设有柔性垫圈。进一步的,所述T型通孔的上侧设有封堵孔眼的顶帽。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上部、下部均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壶钮的下部设有铆接铆钉上部的开花部的壶钮盲孔,所述壶钮盲孔顶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钮开花锥;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进一步的,所述壶钮盲孔内顶面为中部低、周边高的倒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钮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所述壶盖盲孔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盖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上下部的空心开花部的端部均是锯齿形边。进一步的,所述壶钮为球形钮或动物肖形钮或瓜柄形钮,材质为木质或玉石或琉璃或金银;所述壶钮与盖体的接触位设有柔性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铆钉铆接盖体盲孔取代在盖体上穿孔连接的螺栓,避免了金属有害物质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2.壶钮在安装在壶盖前,采用不同材质做成不同的形状,增强观赏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轮廓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内部结构的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铆钉结构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2内部结构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2铆钉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为壶盖盲孔,11为壶盖开花锥,2为壶钮,3为壶钮盲孔,31为壶钮开花锥,4为盖体,5为铆钉,51为空心开花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根据图1、2、3所示,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玉石材质球形的壶钮2、盖体4以及连接壶钮2和盖体4的铆钉5,铆钉5的上部为半圆头、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51,为了容易翻边开花,空心开花部51的端部设计成锯齿形边。壶钮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铆钉5上部半圆头的T型通孔,开花部51外露于T型通孔的下方;为了外形美观,T型通孔的上侧设有封堵孔眼盖住铆钉的顶帽。盖体4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51的壶盖盲孔1,壶盖盲孔1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51翻边开花的顶角角度为150°的开花锥11。为了使开花部51翻边开花时能牢固的铆接盖体,壶盖盲孔1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这样保证开花的部分能充分进入壶盖盲孔底部的四周,实现牢固连接。同时,壶钮2与盖体4的接触位安装一个柔性垫圈,防止壶钮安装盖体的时候挤压破损盖体或者壶钮,也可以弥补安装误差。具体操作安装过程壶钮和盖体分别加工制作,出售茶具时,根据客户的喜好现场配对和固定,将壶钮和盖体固定为一个壶盖。壶钮可选用不同材质做成各种美观的形状,盖体经过煅烧等工艺加工成出来,壶钮预设有T型通孔,盖体预设壶盖盲孔,壶盖盲孔底部加工出壶盖开花锥,安装过程中,铆钉的上部半圆头穿过壶钮的T型通孔,空心开花部外露于T型通孔的下方,在盖体上中央放置柔性垫圈,将空心开花部压入壶盖盲孔里,壶盖开花锥由于外径大于空心开花部内径,挤压空心开花部使锯齿形边向四周翻边开花挤入壶盖盲孔底部的燕尾形空间里,实现壶钮连接盖体,避免金属物质掺入茶水里。实施例2根据图1、4、5所示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琉璃材质瓜柄形壶钮2、盖体4、连接壶钮2和盖体4的铆钉5,铆钉5的上部、下部均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51,为了容易翻边开花,空心开花部51的端部均设计成锯齿形边。壶钮2的下部设有铆接铆钉5上部的开花部51的壶钮盲孔3,铆钉5下部的开花部51外露于壶钮盲孔3的下方,壶钮盲孔3顶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51翻边开花的顶角角度150°的壶钮开花锥31;为了使铆钉上部的开花部51翻边开花时能牢固的铆接壶钮,壶钮盲孔3内顶面为中部低、周边高的倒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这样保证开花的部分能充分进入壶钮盲孔底部的四周,实现牢固连接。盖体4的上侧设有铆接铆钉下部的空心开花部51的壶盖盲孔1,壶盖盲孔1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51翻边开花的顶角角度150°的壶盖开花锥11,为了使开花部51翻边开花时能牢固的铆接盖体,壶盖盲孔1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这样保证开花的部分能充分进入壶盖盲孔底部的四周,实现牢固连接。同时,壶钮2与盖体4的接触位安装一个柔性垫圈,防止壶钮安装盖体的时候挤压破损盖体或者壶钮,也可以弥补安装误差。具体操作安装过程壶钮和盖体分别加工制作,出售茶具时,根据客户的喜好现场配对和固定,将壶钮和盖体固定为一个壶盖。壶钮可选用不同材质做成各种美观的形状,盖体经过煅烧等工艺加工成出来,壶钮预设壶钮盲孔,壶钮盲孔顶部加工出壶钮开花锥,盖体预设盖体盲孔,盖体盲孔底部加工出壶盖开花锥,安装过程中,铆钉的上部的空心开花部压入壶钮盲孔里,壶钮开花锥由于外径大于空心开花部内径,挤压空心开花部使锯齿形边向四周翻边开花挤入壶钮盲孔顶部的燕尾形空间里,实现壶钮连接铆钉,在盖体上中央放置柔性垫圈,将铆钉下部的空心开花部压入壶盖盲孔里,壶盖开花锥由于外径大于空心开花部内径,挤压空心开花部使锯齿形边向四周翻边开花挤入壶盖盲孔底部的燕尾形空间里,实现壶钮连接盖体,避免金属物质掺入茶水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2)、盖体(4)、连接壶钮(2)和盖体(4)的铆钉(5),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5)的上部为半圆头,所述铆钉(5)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51);所述壶钮(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铆钉(5)上部半圆头的T型通孔;所述盖体(4)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51)的壶盖盲孔(1),所述壶盖盲孔(1)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51)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2)、盖体(4)、连接壶钮(2)和盖体(4)的铆钉(5),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5)的上部为半圆头,所述铆钉(5)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51);所述壶钮(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铆钉(5)上部半圆头的T型通孔;所述盖体(4)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51)的壶盖盲孔(1),所述壶盖盲孔(1)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51)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盲孔(1)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盖开花锥(11)的顶角角度为140°~150°;所述空心开花部(51)的端部是锯齿形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钮(2)为球形钮或动物肖形钮或瓜柄形钮,材质为木质或玉石或琉璃或金银;所述壶钮(2)与盖体(4)的接触位设有柔性垫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通孔的上侧设有封堵孔眼的顶帽。5.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2)、盖体(4)、连接壶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