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392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成像系统、照明系统和拍摄装置;成像系统包括位于同一光轴的网膜物镜、中继镜组和后置镜组;网膜物镜用于使从人眼反射回来的光成第一次像;中继镜组用于对第一次像作转像作用,并形成第二次像;后置镜组用于对第二次像进行准直,并形成第三次像;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驱动器,光源能够发出可见光,驱动器能够调节光源发出光的亮度;拍摄装置用于对第三次像进行拍摄。由此,可实现低成本化,利用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对焦程序、电源,甚至可利用其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图像传输;无专用照明系统透镜,简化整个眼底相机系统的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整个眼底相机系统的尺寸和重量都可以大大减小,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底相机,尤其涉及一种免散瞳拍摄人眼眼底图像、结构简单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眼底相机是一种可摄取视网膜图像的仪器。作为诊疗的关键一步,眼底检查在眼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意义又不仅局限于对眼科疾病的诊断。由于眼底富有各种动静脉血管,眼底检查已经成为监测多种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在传统诊断方式中,医生们通过肉眼和主观判断,很难对眼底病变作出准确客观的分析。因此,在临床中引入先进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辅助系统,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眼底照相技术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作为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疾病的多发国家,中国医疗体系对高水准眼科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旺盛。申请号为“201610545834.X”的专利《眼底相机及其光学系统》,专利技术了一种便携式眼底相机,但其系统内包含了独立的图像传感器及显示屏,结构复杂度增大,因此其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申请号为“201810052799.7”的专利《一种基于手机双摄像头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专利技术了一种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与手机结合后可拥有眼底相机的功能。但其所要求的特定双摄像头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系统(90)、照明系统和拍摄装置(60);所述成像系统(90)包括位于同一光轴的网膜物镜(20)、中继镜组(40)和后置镜组(50);所述网膜物镜(20)用于使从人眼反射回来的光成第一次像(30);所述中继镜组(40)用于对第一次像(30)作转像作用,并形成第二次像(32);所述后置镜组(50)用于对第二次像(32)进行准直,并形成第三次像;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源(73)和驱动器,所述光源(73)能够发出可见光,所述驱动器能够调节所述光源(73)发出光的亮度;所述拍摄装置(60)用于对第三次像进行拍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系统(90)、照明系统和拍摄装置(60);所述成像系统(90)包括位于同一光轴的网膜物镜(20)、中继镜组(40)和后置镜组(50);所述网膜物镜(20)用于使从人眼反射回来的光成第一次像(30);所述中继镜组(40)用于对第一次像(30)作转像作用,并形成第二次像(32);所述后置镜组(50)用于对第二次像(32)进行准直,并形成第三次像;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源(73)和驱动器,所述光源(73)能够发出可见光,所述驱动器能够调节所述光源(73)发出光的亮度;所述拍摄装置(60)用于对第三次像进行拍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膜物镜(20)由单片透镜组成,该单片透镜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镜组(50)为准直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73)与瞳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承曾祥堉田苗徐邦联李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晟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