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鱼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27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幼鱼培养器,设于养殖水槽内,包括培养器本体和挡水板,培养器本体具有培养腔,培养腔与养殖水槽的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培养器本体的底壁设有残渣滤网,具有进水滤网的培养器本体一侧还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对应进水滤网处设有开口,挡水板的外周边沿与养殖水槽的内壁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幼鱼培养器的底部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保持水体流通,自动换水;同时残渣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自动排出食物和粪便残渣,保持水质清洁,节省换水需要的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鱼培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幼鱼培养器,尤其适用于小型鱼类幼鱼的培养。
技术介绍
现有小型鱼类的幼鱼多用保鲜盒饲养,放置在鱼房操作台或生化培养箱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水体不流动,不易换水;2、食物残渣蓄积水槽底部,水质易恶化;3、水面产生油膜,投喂饲料后不能漂浮分散;4、换水、清理油膜和食物残渣需要大量人工;5、需要放置在培养箱中,否则培养器水温比成鱼养殖水温低;6、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幼鱼培养器,用于培养幼鱼,能自动更换养殖用水,能自动排出食物和粪便残渣,能节省人工和提高幼鱼成活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幼鱼培养器,设于养殖水槽内,包括培养器本体和挡水板,培养器本体具有培养腔,培养腔与养殖水槽的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培养器本体的底壁设有残渣滤网,具有进水滤网的培养器本体一侧还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对应进水滤网处设有开口,挡水板的外周边沿与养殖水槽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残渣滤网采用60-100目不锈钢滤网。所述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开口的底部所处高度低于养殖水槽内的水位。所述培养器本体中,对应设有挡水板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插槽,挡水板顶部插入嵌于挡水板插槽内。所述培养器本体对应设有挡水板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凸出的凸块,相邻两凸块之间形成挡水板插槽,结构简单,同时凸块增强培养器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培养器本体更耐碰撞,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培养器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加强筋,增强培养器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培养器本体更耐碰撞,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培养器本体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养殖水槽的顶部边沿带有边框,培养器本体通过凸缘悬挂于养殖水槽的边框上,不需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使得本幼鱼培养器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养殖水槽。所述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分别设于培养器本体左右两侧壁的上部,进水滤网顶边与培养器本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2-18mm,出水滤网顶边与培养器本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2-18mm。通过挡水板的阻挡作用,流水主要经过进水滤网进入培养腔,并主要在培养腔的表层流动,能有效防止表面油膜的产生,培养腔的中部及底层水体很少流动,可减少流水对幼鱼的冲击,更适合15天以内的幼鱼培养。所述培养器本体的底壁与养殖水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30-50mm,食物和粪便残渣通过残渣滤网沉淀至养殖水槽的底部,养殖水槽的底部与培养器本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使得培养腔内的水质不受污染。所述挡水板将养殖水槽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培养器本体的上部一侧通过进水滤网与第一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上部另一侧通过出水滤网与第二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底部通过残渣滤网与第二内腔连通。将本技术的幼鱼培养器放置于3L养殖水槽内,养殖水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养殖水槽的进水口上方由水龙头持续不断进水,再由出水口将水排出,由于挡水板的阻挡作用,养殖水槽的进水只能够从挡水板的开口进入,通过进水滤网进入培养腔,再从出水滤网排出,幼鱼养殖于培养腔内,食物和粪便残渣通过残渣滤网落入养殖水槽底部,保持水质清洁,养殖水槽不断进水和排水,流水主要在培养腔的表层流动,能有效防止表面油膜的产生。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幼鱼培养器的底部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保持水体流通,自动换水;同时残渣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自动排出食物和粪便残渣,保持水质清洁,节省换水需要的人工。本技术的幼鱼培养器通过挡水板的阻挡作用,流水主要经过开口和进水滤网进入培养腔,并主要在培养腔的表层流动,能有效防止表面油膜的产生,中部及底层水体很少流动,可减少流水对幼鱼的冲击,更适合15天以内的幼鱼培养。本技术的幼鱼培养器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养殖水槽的顶部边沿带有边框,培养器本体通过凸缘悬挂于养殖水槽的边框上,不需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使得本幼鱼培养器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养殖水槽。本技术的幼鱼培养器放置于养殖水槽中,培养腔与养殖水槽连通,培养腔的水温和养殖水槽的水温一致,提高幼鱼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幼鱼培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幼鱼培养器的左视图。图3为本幼鱼培养器的右视图。图4为本幼鱼培养器的俯视图。图5为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幼鱼培养器放置于养殖水槽中的示意图。图7为本幼鱼培养器放置于养殖水槽中的剖视图。培养器本体1、培养腔10、左侧壁11、进水滤网111、挡水板插槽112、凸块113、右侧壁12、出水滤网121、底壁13、残渣滤网131、凸缘14、加强筋15、挡水板16、开口161、养殖水槽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幼鱼培养器,用以放置于养殖水槽2内(如图6所示),包括:培养器本体1和挡水板16,培养器本体具有培养腔10,培养腔与养殖水槽的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11、12上分别设有进水滤网111和出水滤网121,培养器本体的底壁13设有残渣滤网131,具有进水滤网的培养器本体一侧还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对应进水滤网处设有开口161,挡水板的外周边沿与养殖水槽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分别设于培养器本体左右两侧壁的上部,进水滤网顶边与培养器本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5mm,出水滤网顶边与培养器本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5mm,培养器本体的底壁与养殖水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40mm。其中,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残渣滤网均采用60目不锈钢滤网,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保持水体流通,自动换水;同时残渣滤网既能阻止幼鱼通过,又能自动排出食物和粪便残渣,保持水质清洁。所述挡水板将养殖水槽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培养器本体的上部一侧通过进水滤网与第一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上部另一侧通过出水滤网与第二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底部通过残渣滤网与第二内腔连通,通过挡水板的阻挡作用,流水主要经过开口和进水滤网进入培养腔,并主要在培养腔的表层流动,能有效防止表面油膜的产生,中部及底层水体很少流动,可减少流水对幼鱼的冲击,更适合15天以内的幼鱼培养;所述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开口的底部所处高度低于养殖水槽内的水位,确保水能在养殖槽和培养器之间流通。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培养器本体中,对应设有挡水板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插槽112,挡水板顶部插入嵌于挡水板插槽内,本实施例中培养器本体的左侧壁11向外凸出设有两个凸块113,两个凸块之间形成挡水板插槽,挡水板顶部插入嵌于挡水板插槽内,定位挡水板;挡水板与培养器本体的左侧壁贴合,培养器本体的左侧壁支撑挡水板,防止水流冲击力过大时,挡水板倾斜或倒塌;培养器本体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凸缘14,挡水板的上边沿抵接凸缘,利用培养器本体的重力固定挡水板,不需要在养殖水槽内设置挡水板固定结构,养殖水槽的顶部边沿带有边框,培养器本体通过凸缘悬挂于养殖水槽的边框上,不需设置额外的幼鱼培养器固定结构,使得本幼鱼培养器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养殖水槽。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培养器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加强筋15,在本实施例中,培养器本体的右侧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鱼培养器,设于养殖水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器本体和挡水板,培养器本体具有培养腔,培养腔与养殖水槽的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培养器本体的底壁设有残渣滤网,具有进水滤网的培养器本体一侧还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对应进水滤网处设有开口,挡水板的外周边沿与养殖水槽的内壁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鱼培养器,设于养殖水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器本体和挡水板,培养器本体具有培养腔,培养腔与养殖水槽的内腔连通,培养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滤网和出水滤网,培养器本体的底壁设有残渣滤网,具有进水滤网的培养器本体一侧还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对应进水滤网处设有开口,挡水板的外周边沿与养殖水槽的内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幼鱼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残渣滤网均采用60-100目不锈钢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幼鱼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网、出水滤网和开口的底部所处高度低于养殖水槽内的水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幼鱼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器本体中,对应设有挡水板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插槽,挡水板顶部插入嵌于挡水板插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幼鱼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器本体对应设有挡水板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凸出的凸块,相邻两凸块之间形成挡水板插槽。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辉张文清黄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