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25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池,所述鱼类养殖池通过第一管体与3个并列连接的物理级生物过滤池相连接,所述物理及生物过滤池通过第二管体与水质转化槽体相连接,所述水质转化槽体通过第三管体与营养活化池相连接,所述营养活化池通过第四管体与蔬菜种植池相连接,所述蔬菜种植池上还连接有种植养夜调配槽和氧液回收过滤槽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一种鱼菜共生系统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节约水资源,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鱼菜共生系统中,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由于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不利于鱼的存活,产生的排泄物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在生产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大,不易人工控制,水资源浪费大。目前鱼菜共生养殖体系大部分采用的是开环模式,即养鱼池与水培池通过水管相连,由养鱼池排放的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水培池而不形成返还回流,对养鱼池补充新水,而水培池多余的水则排出至废水池,这种模式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大增加其成本,同时对于水培池里的废水没有加以利用,使得处理废水的方式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传统鱼菜共生系统浪费水资源和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池,所述鱼类养殖池通过第一管体与3个并列连接的物理级生物过滤池相连接,所述物理及生物过滤池通过第二管体与水质转化槽体相连接,所述水质转化槽体通过第三管体与营养活化池相连接,所述营养活化池通过第四管体与蔬菜种植池相连接,所述蔬菜种植池上还连接有种植养夜调配槽和氧液回收过滤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类养殖池(1),所述鱼类养殖池(1)通过第一管体(2)与3个并列连接的物理级生物过滤池(3)相连接,所述物理及生物过滤池(3)通过第二管体(4)与水质转化槽体(5)相连接,所述水质转化槽体(5)通过第三管体(6)与营养活化池(7)相连接,所述营养活化池(7)通过第四管体(8)与蔬菜种植池(9)相连接,所述蔬菜种植池(9)上还连接有种植养夜调配槽(10)和氧液回收过滤槽(1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类养殖池(1),所述鱼类养殖池(1)通过第一管体(2)与3个并列连接的物理级生物过滤池(3)相连接,所述物理及生物过滤池(3)通过第二管体(4)与水质转化槽体(5)相连接,所述水质转化槽体(5)通过第三管体(6)与营养活化池(7)相连接,所述营养活化池(7)通过第四管体(8)与蔬菜种植池(9)相连接,所述蔬菜种植池(9)上还连接有种植养夜调配槽(10)和氧液回收过滤槽(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养殖池(1)上还连接有水循环设备(12),所述水循环设备(12)上连接有备用水槽(13),所述备用水槽(13)上连接有净水设备(14)。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液回收过滤槽(11)和净水设备(1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养殖池内设有营养探测仪(15)、水温探测器(16)、氨氮探测仪(17)和硫化氢探测仪(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军
申请(专利权)人:正丰源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