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20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包括袋体,袋体内填充有土壤层,袋体内外两侧均附有隔膜,隔膜与袋体之间填充有基质层,隔膜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种子的种植槽,且袋体两侧的种植槽相通,隔膜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小孔,且隔膜为有色膜,遮光率为60%‑70%。本方案在袋体内外设置隔膜和基质层,基质层用于提供养分,透气小孔则提供空气,隔膜用于遮光;生态袋使用时,单子叶植物可置于袋体内侧的种植槽内,双子叶植物可置于外侧的种植槽内,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的茎叶可通过种植槽延伸至袋体外,植物的根可通过种植槽延伸入土壤层中,从而满足了两类植物的生长条件,适应不同气候环境,提高了生态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特别涉及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
技术介绍
驳岸,又称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与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修筑时要求坚固和稳定。生态袋又叫绿化袋、植生袋和植草袋,它是采用无纺布和遮阳网制作的,抗紫外线性能强、耐用性长、透水性与透气性俱佳。生态袋最先适用于高速公路边坡、山体边坡绿化工程,因为其使用简单方便,植物出苗率高,坡面绿化效果持续稳定,后被推广运用于生态护岸。但植生袋在护岸工程中的运用需要考虑环境的特殊性,生态袋种植植物植物、种植土、生态袋之间的连接都要满足水系护岸的要求。目前,公告号为CN1089669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部设置有营养基质层和蓄水过滤层,所述蓄水过滤层设置于营养基质层的外侧;所述营养基质为混合营养物质构成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机质层;所述袋体外表面设置有不同的颜色。上述方案将袋子颜色设置为红黄蓝白绿黑多种颜色,能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外观风景颜色,在植物未长出时,能弥补其视觉上的缺陷。但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内填充有土壤层(13),其特征是:所述袋体(1)内外两侧均附有隔膜(12),所述隔膜(12)与所述袋体(1)之间填充有基质层(11),所述隔膜(1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植物种子的种植槽(121),且所述袋体(1)内外两侧的种植槽(121)相通,所述隔膜(12)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小孔,且所述隔膜(12)为有色膜,遮光率为6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内填充有土壤层(13),其特征是:所述袋体(1)内外两侧均附有隔膜(12),所述隔膜(12)与所述袋体(1)之间填充有基质层(11),所述隔膜(1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植物种子的种植槽(121),且所述袋体(1)内外两侧的种植槽(121)相通,所述隔膜(12)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小孔,且所述隔膜(12)为有色膜,遮光率为6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袋体(1)包括由五角形截面的涤纶纤维、三叶形截面的竹炭纤维和棉纱随机排列制成的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土壤层(13)内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两端与所述袋体(1)固定,所述连接管(3)两侧连通有多个均匀排列分布的透气管(31),所述透气管(31)和所述连接管(3)内固定有过滤网(312),且所述透气管(31)和所述连接管(3)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圆孔(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袋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3)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头(32)和第二连接头(33),所述第一连接头(32)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管(3)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头(32)侧壁上开设有侧孔(321),所述侧孔(32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323),所述转动块(323)与所述侧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平赵昕宋鑫高冠军马志宁王刘昆余磊蔡连军宋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