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08008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14:37
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上行传输方法包括:在下行时间单元从基站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控制信令;基于控制信令,确定用于反馈与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上行时间单元以及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在上行时间单元发送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HARQ‑ACK反馈比特长度可变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下行控制信令,使用户设备准确地判断出HARQ‑ACK码书的大小及比特映射。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An upstrea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are provide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s include: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and control signaling from base station in downlink time unit; determining the upstream time unit for feedback of HARQ ACK / NACK corresponding to PDSCH and HARQ ACK / NACK codebook corresponding to upstream time unit based on control signaling; and sending HARQ ACK / N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HARQ ACK / NACK codebook in upstream time unit.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accurately judging the size and bit mapping of HARQ ACK codebook by using limited downlink control signals when the feedback bit length of HARQ ACK is var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的报告ITU-RM.[IMT.BEYOND2020.TRAFFIC],可以预计到2020年,移动业务量增长相对2010年(4G时代)将增长近1000倍,用户设备连接数也将超过170亿,随着海量的IoT设备逐渐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设备数将更加惊人。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研究,面向2020年代。目前在ITU的报告ITU-RM.[IMT.VISION]中已经在讨论未来5G的框架和整体目标,其中对5G的需求展望、应用场景和各项重要性能指标做了详细说明。针对5G中的新需求,ITU的报告ITU-RM.[IMT.FUTURETECHNOLOGYTRENDS]提供了针对5G的技术趋势相关的信息,旨在解决系统吞吐量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扩展性以支持IoT、时延、能效、成本、网络灵活性、新兴业务的支持和灵活的频谱利用等显著问题。在3GPP中,对5G的第一阶段的工作已在进行中。为了支持更灵活的调度,3GPP决定在5G中支持可变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Acknowledgement,HARQ-ACK)反馈时延。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从下行数据的接收到HARQ-ACK的上行发送的时间是固定的,例如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系统中,时延是4个子帧,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系统中,根据上下行配置,为相应的下行子帧确定一个HARQ-ACK反馈时延。在5G系统中,无论是FDD还是TDD系统,对于一个确定的下行时间单元(例如,下行时隙,或者下行迷你时隙),可反馈HARQ-ACK的上行时间单元是可变的。例如,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动态指示HARQ-ACK反馈的时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或者用户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的HARQ-ACK时延。在5G中,当HARQ-ACK时延可变时,即使在FDD系统,也可能出现在一个上行时间单元需反馈的HARQ-ACK来自于多个下行时间单元的下行数据,并且需反馈的HARQ-ACK下行时间单元的个数也是可变的,并且往往每个UE的情况也是不同的。而相对于现有的TDD系统,由于HARQ-ACK时延可变,HARQ-ACK反馈的绑定窗的起始位置是可变的,长度也是可变的。并且,在5G中,除了现有LTE系统中以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为粒度的HARQ-ACK反馈机制,还可以采用基于编码块组(CodeBlockGroup,CBG)的HARQ-ACK反馈。当这两种HARQ-ACK反馈机制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需要在同一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中反馈时,如何设计下行控制信令使得用户终端确定HARQ-ACK码书,以及如何设计上行控制信令来承载HARQ-ACK,都亟待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并至少提供以下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包括:在下行时间单元从基站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用于反馈与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上行时间单元以及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所述控制信令可以是通过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调度信令或通过PDSCH承载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可包括关于HARQ-ACK/NACK定时的信息。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下述至少一项: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粒度;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比特数;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中的位置;所述HARQ-ACK/NACK码书的大小。确定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包括:对将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反馈HARQ-ACK/NACK的PDSCH进行分组;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包括:将所有组的HARQ-ACK/NACK码书按照设定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HARQ-ACK/NACK码书,通过一个PUCCH或者PU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或者,将各组的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分别通过各自的PUCCH或者PUSCH发送。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行分配索引DAI;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包括:根据所述DAI,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所述DAI包括第一类DAI和/或第二类DAI和/或第三类DAI,其中,第一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PDSCH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所有被调度的PDSCH中的位置、所述PDSCH的HARQ-ACK/NACK在所述HARQ-ACK/NACK码书中的位置;第二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所有被调度的PDSCH的总数、用于确定所有被调度的PDSCH对应的HARQ-ACK总比特数的信息。第三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最后一个下行时间单元的第二类DAI相同的信息、用于确定基站预期收到的HARQ-ACK/NACK总比特数的信息。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时,在各个组内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类DAI和/或第二类DAI。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法,对将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反馈HARQ-ACK/NACK的PDSCH进行分组: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比特数确定PDSCH的分组;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的粒度确定PDSCH的分组。所述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比特数确定PDSCH的分组,包括:将反馈的HARQ-ACK/NACK比特数不大于设定门限的PDSCH划分为一组;和/或,将反馈的HARQ-ACK/NACK比特数大于设定门限的PDSCH划分为一组。PDSCH反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下行时间单元从基站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用于反馈与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上行时间单元以及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CN 201710911429X;2018.01.24 CN 201810061.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下行时间单元从基站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用于反馈与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上行时间单元以及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下述至少一项: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粒度;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的比特数;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中的位置;所述HARQ-ACK/NACK码书的大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包括:对将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反馈HARQ-ACK/NACK的PDSCH进行分组;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包括:将所有组的HARQ-ACK/NACK码书按照设定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HARQ-ACK/NACK码书,通过一个PUCCH或者PU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或者,将各组的HARQ-ACK/NACK码书对应的HARQ-ACK/NACK信息分别通过各自的PUCCH或者PUSCH发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行分配索引DAI;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包括:根据所述DAI,确定每个PDSCH分组的HARQ-ACK/NACK码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AI包括第一类DAI和/或第二类DAI和/或第三类DAI,其中,第一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PDSCH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所有被调度的PDSCH中的位置、所述PDSCH的HARQ-ACK/NACK在所述HARQ-ACK/NACK码书中的位置;第二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所有被调度的PDSCH的总数、用于确定所有被调度的PDSCH对应的HARQ-ACK总比特数的信息;第三类DAI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最后一个下行时间单元的第二类DAI相同的信息、用于确定在PUSCH中基站预期收到的HARQ-ACK/NACK总比特数的信息。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法,对将在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反馈HARQ-ACK/NACK的PDSCH进行分组: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比特数确定PDSCH的分组;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的粒度确定PDSCH的分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的粒度确定PDSCH的分组,包括:将以TB为反馈HARQ-ACK/NACK的粒度的PDSCH划分为一组;和/或将以CBG为反馈HARQ-ACK/NACK的粒度的PDSCH划分为一组。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PDSCH反馈的HARQ-ACK/NACK的粒度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方法确定:通过回退模式的DCI或者位于公共搜索空间的DCI调度的PDSCH,HARQ-ACK反馈粒度为TB;通过普通模式的DCI调度,并通过所述DCI指示HARQ-ACK/NACK反馈以TB为单位,则PDSCH的HARQ-ACK的反馈粒度为TB;通过普通模式的DCI调度,并通过所述DCI指示HARQ-ACK/NACK反馈以CBG为单位,则PDSCH的HARQ-ACK的反馈粒度为CBG;通过调度迷你时隙的DCI调度PDSCH,则PDSCH的HARQ-ACK反馈粒度为TB。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上行时间单元对应的HARQ-ACK/NACK码书,包括:根据承载所述控制信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位置以及所述控制信令中的第一类DAI,确定第一类DAI的映射值;根据所述第一类DAI的映射值将所述PDSCH的HARQ-ACK/NACK比特映射到HARQ-ACK/NACK码书的相应比特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承载所述控制信令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位置以及所述控制信令中的第一类DAI,确定第一类DAI的映射值,包括:根据第一预定规则,对所述第一类DAI排序,并确定所述第一类DAI的映射值,所述第一类DAI的映射值表示从第一个PDCCH检测位置到所述第一类DAI对应的PDCCH所在的PDCCH检测位置,被调度的PDSCH的个数;所述第一预定规则包括:对于在同一个上行时间单元中发送HARQ-ACK的PDSCH,确定出调度所述PDSCH的PDCCH检测位置,并确定在时域中最早出现的第一个PDCCH检测位置,对所述第一个PDCCH检测位置的PDCCH所承载的DCI中的第一类DAI开始从小到大进行编号。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承载所述控制信令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位置以及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轶张世昌李迎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