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3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左卡爪、设置在壳体上的右卡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托爪,所述托爪上端设有“人”字型拉钩,所述左卡爪上设有左限位柱,所述右卡爪上设有右限位柱,所述托爪受手机自重向下运动时,所述“人”字型拉钩向下运动,左、右钩压迫所述左、右限位柱,使得所述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水平方向距离减小,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夹紧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托爪上“人”字型拉钩与左、右限位柱的结合,利用“人”字型拉钩拉动左、右限位柱,带动左、右卡爪运动,可以实现托爪向下运动时,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从而夹持手机,放置手机可靠稳定方便,可单手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市场上汽车越来越多,手机作为随身物品,上车时,有的车主将手机放于仪表台,转向、刹车、加速会使手机掉落引起车主手忙脚乱,从而有安全隐患,所以大部分车主都会将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内,避免发生掉落引发事故,驾车生活中都离不开手机放置,车主需要一个稳靠,上车方便放置,下车拿取手机方便的支架,目前市场手机支架设计过于复杂,现市场众多的手机支架使用齿轮及齿条联动等方式结构复杂,众多配件的组合故障易发,众多的配件也带来塑胶材料及金属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托爪上设有“人”字型拉钩,与左、右卡爪上的左、右限位柱的结合,利用“人”字型拉钩拉动左、右限位柱,带动左、右卡爪运动,可以实现托爪向下运动时,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从而夹持手机,放置手机可靠稳定方便,可单手操作。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左卡爪、设置在壳体上的右卡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托爪,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以及托爪运动的“Y”字型导轨,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上端的“V”字型导轨上运动,所述托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下端的的竖直导轨上运动,所述的托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下方,所述托爪上端设有“人”字型拉钩,“人”字型拉钩包括左钩与右钩,所述左卡爪上设有左限位柱,所述右卡爪上设有右限位柱,所述左、右限位柱位于所述“人”字型拉钩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左、右钩接触,所述托爪受手机自重向下运动时,所述“人”字型拉钩向下运动,左、右钩压迫所述左、右限位柱,使得所述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水平方向距离减小,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夹紧手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回位用弹簧,使得托爪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回复至最高点,同时左卡爪和右卡爪相对距离最大。优选的,所述“人”字型拉钩与托爪中线夹角成锐角。优选的,所述回位用弹簧安装在左卡爪和右卡爪上,使得托爪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左卡爪和右卡爪回复至相对距离最大状态,同时左、右限位柱拉动“人”字型拉钩,托爪回复至最高点。优选的,所述回位用弹簧安装在托爪上,所述左、右卡爪上位于“人”字型拉钩外侧设有左、右导行柱,使得托爪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托爪向上运动至最高点,“人”字型拉钩带动左、右导行柱,左、右卡爪相对距离最大。优选的,所述托爪上设有缺口槽,便于给手机充电。优选的,所述左卡爪、右卡爪和托爪上设有缓冲胶。优选的,所述左卡爪、右卡爪和托爪用于固定手机的一端成钩状。优选的,所述“Y”字型导轨上部的V”字型导轨采用“一”字型导轨代替,使所述“Y”字型导轨形成“T”字型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托爪上设有“人”字型拉钩,与左、右卡爪上的左、右限位柱的结合,利用“人”字型拉钩拉动左、右限位柱,带动左、右卡爪运动,可以实现托爪向下运动时,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从而夹持手机,放置手机可靠稳定方便,可单手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未夹持手机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持手机状态图;图中:1、固定座,2、壳体,3、左卡爪,4、右卡爪,5、“Y”字型导轨,6、“人”字型拉钩,7、左限位柱,8、右限位柱,9、弹簧,10、托爪,11、左导行柱,12、右导行柱,13、缓冲胶,14、手机,201、中线,601、左钩,602、右钩,1001、缺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挂钩式手机14支架,包括固定座1、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上的左卡爪3、设置在壳体2上的右卡爪4,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上的托爪10,所述壳体2内设有供所述左卡爪3和右卡爪4以及托爪10运动的”Y”字型导轨5,所述左卡爪3和右卡爪4在所述”Y”字型导轨5上端的“V”字型导轨上运动,所述托爪10在所述”Y”字型导轨5下端的的竖直导轨上运动,所述的托爪10设置在所述壳体2中下方,所述托爪10上端设有”人”字型拉钩6,”人”字型拉钩6包括左钩601与右钩602,所述左卡爪3上设有左限位柱7,所述右卡爪4上设有右限位柱8,所述左限位柱7和右限位柱8位于所述”人”字型拉钩6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左钩601和右钩602接触,所述托爪10受手机14自重向下运动时,所述”人”字型拉钩6向下运动,左钩601和右钩602压迫所述左限位柱7和右限位柱8,使得所述左限位柱7与右限位柱8水平方向距离减小,左卡爪3和右卡爪4向内运动夹紧手机14,所述手机14支架还包括回位用弹簧,使得托爪1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回复至最高点,同时左卡爪3和右卡爪4相对距离最大。优选的实施方案,左限位柱7与左卡爪3转动连接,右限位柱8与右卡爪4转动连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人”字型拉钩6与托爪中线201夹角成锐角。优选的实施方案,左导行柱11与左卡爪3转动连接,右导行柱12与右卡爪4转动连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托爪10上设有缺口槽1001,便于给手机14充电。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左卡爪3、右卡爪4和托爪10上设有缓冲胶13。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左卡爪3、右卡爪4和托爪10用于固定手机14的一端成钩状。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Y”字型导轨5上部的V”字型导轨采用“一”字型导轨代替,使所述”Y”字型导轨5形成“T”字型导轨。回位用弹簧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回位用弹簧(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左卡爪3和右卡爪4上,使得托爪1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左卡爪3和右卡爪4回复至相对距离最大状态,同时左、右限位柱8拉动”人”字型拉钩6,托爪10回复至最高点。回位用弹簧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回位用弹簧9安装在托爪10上,所述左卡爪3上位于”人”字型拉钩6外侧设有左导行柱11,所述右卡爪4上位于”人”字型拉钩6外侧设有右导行柱12,使得托爪1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托爪10向上运动至最高点,”人”字型拉钩6带动左导行柱11和右导行柱12运动,左卡爪3和右卡爪4相对距离最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左卡爪、设置在壳体上的右卡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托爪,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以及托爪运动的“Y”字型导轨,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上端的“V”字型导轨上运动,所述托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下端的竖直导轨上运动,所述的托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下方,所述托爪上端设有“人”字型拉钩,“人”字型拉钩包括左钩与右钩,所述左卡爪上设有左限位柱,所述右卡爪上设有右限位柱,所述左、右限位柱位于所述“人”字型拉钩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左、右钩接触,所述托爪受手机自重向下运动时,所述“人”字型拉钩向下运动,左、右钩压迫所述左、右限位柱,使得所述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水平方向距离减小,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夹紧手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回位用弹簧,使得托爪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回复至最高点,同时左卡爪和右卡爪相对距离最大,所述“人”字型拉钩与托爪中线夹角成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钩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左卡爪、设置在壳体上的右卡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托爪,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以及托爪运动的“Y”字型导轨,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上端的“V”字型导轨上运动,所述托爪在所述“Y”字型导轨下端的竖直导轨上运动,所述的托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下方,所述托爪上端设有“人”字型拉钩,“人”字型拉钩包括左钩与右钩,所述左卡爪上设有左限位柱,所述右卡爪上设有右限位柱,所述左、右限位柱位于所述“人”字型拉钩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左、右钩接触,所述托爪受手机自重向下运动时,所述“人”字型拉钩向下运动,左、右钩压迫所述左、右限位柱,使得所述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水平方向距离减小,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内运动夹紧手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回位用弹簧,使得托爪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回复至最高点,同时左卡爪和右卡爪相对距离最大,所述“人”字型拉钩与托爪中线夹角成锐角。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勇张勇华郭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车安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