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35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包括基座、支架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夹臂、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活动夹臂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支架壳体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杆另一端驱动活动夹臂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受压时抵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支架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另一端与支架壳体的另一端之间留有供所述驱动杆摆动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放与取手机下压与提拉拿取手机的使用习惯,使夹持与取出电子设备比较轻松,实现方便地快速取放电子设备,减少了以往反复的夹持与解除夹持的锁定及解除锁定操作。锁定操作。锁定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车主使用手机支架越来越多,常用的手机支架通过左、右夹臂或上下夹臂的移动再以锁定装置来锁定以夹持不同宽度的电子设备,支架使用的一个限制夹臂移动的一个锁定装置,所使用的锁定装置锁定后,夹臂在锁定装置作用下不能移动,解除锁定后夹臂才能移动,通过锁定装置的锁定与解除锁定,完成对电子设备的夹持与解除夹持,以上操作需要外力使夹臂向内或向外移动及锁定装置的锁定与解除锁定,操作时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手机夹持支架应用了驱动杆的夹持,基座与夹持支架之间设有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当夹持支架相对基座移动时距离变化,压迫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摆动带动夹持支架上的夹臂移动或带动联动装置使夹臂移动,使用时放入手机利用放手机向下压力,使支架壳体向基座靠近,夹臂在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夹臂夹紧,取出手机时利用取出手机的向外的力支架壳体离开基座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作用力消失,回位弹簧驱使夹臂打开,利用放与取手机下压与提拉拿取手机的使用习惯,使夹持与取出电子设备比较轻松,实现方便地快速取放电子设备,减少了以往反复的夹持与解除夹持的锁定及解除锁定操作,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使用增加了驱动夹臂的夹持范围,支架壳体与基座小角度的变化就能有好的夹持范围。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包括基座、支架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夹臂、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活动夹臂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支架壳体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杆另一端驱动活动夹臂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受压时抵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支架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另一端与支架壳体的另一端之间留有供所述驱动杆摆动的间距;当支架壳体受外力压迫,使得该间距变小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抵在基座上,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摆动,同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带动活动夹臂在滑轨内移动,实现对手机的夹紧。
[0006]进一步,还包括挡块或挡槽,所述挡块或挡槽设置在基座上,用于限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脱离基座。
[0007]进一步,还包括回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回位弹簧使活动夹臂回位至未夹持状态的初始位置。
[0008]进一步,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传
动机构与活动夹臂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杆、齿轮、保持盘,所述滑动杆与支架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一,所述支架体上设有保持盘,保持盘设置在壳体上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保持盘上设有非直线导轨,所述活动夹臂上设置有沿所述导轨移动的夹臂滑块;当支架壳体受外力作用时,保持盘转动,导轨带动夹臂滑块移动从而促使夹持臂向内或向外移动对电子产品进行夹持或放开。
[0010]进一步,所述齿轮与保持盘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圈凹位和与其配合凸齿,通过改变凹位和凸齿的配合位置实现对活动夹臂初始位置的定位。
[0011]进一步,所述导轨为螺旋状导轨或涡状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轨之间不连通呈独立的导轨。
[0012]进一步,所述活动夹臂包括滑动部和夹持部,所述滑动部在支架壳体的滑轨内滑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若干凹位和锁紧机构,所述夹持部通过凹位和锁紧机构调节活动夹臂的初始位置。
[0013]进一步,还包括在夹紧状态下用于锁定手机夹持支架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在基座和支架壳体上的锁钩,以及解锁用的锁定推杆。
[0014]进一步,还包括在夹紧状态下用于锁定手机夹持支架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分别两块磁铁驱使支架壳体靠在所述基座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手机夹持支架应用了驱动杆的夹持,基座与夹持支架之间设有相对夹持支架倾斜的驱动杆,当夹持支架相对基座移动时距离变化,压迫驱动杆摆动带动夹持支架上的夹臂移动或带动联动装置使夹臂移动,使用时放入手机利用放手机向下压力,使支架壳体向基座靠近,夹臂在驱动杆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夹臂夹紧,取出手机时利用取出手机的向外的力支架壳体离开基座驱动杆的作用力消失,夹臂在弹簧弹力下打开,利用放与取手机下压与提拉拿取手机的使用习惯,使夹持与取出电子设备比较轻松,实现方便地快速取放电子设备,减少了以往反复的夹持与解除夹持的锁定及解除锁定操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非夹持状态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夹持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爆炸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齿轮与保持盘细位装置细节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保持盘轨道与夹臂滑块细节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非夹持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夹持状态示剖面意图;
[0026]图中:1、基座,2、支架壳体,3、保持盘,4、活动夹臂,5、滑轨,6、滑动杆,7、连接轴,8、连接轴孔, 9、手机,10、锁定推杆,11、锁定挡块,12、锁钩,13、齿条,14、第一驱动杆,15、
第二驱动杆,16、导轨,17、锁定按钮,18、齿轮,19、凸齿,20、凹位, 21、固定夹臂, 22、回位弹簧,23、夹臂滑块, 24、挡槽;
[0027]401、滑动部,402、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包括基座1、支架壳体2,还包括一个活动夹臂4、第一驱动杆14、第二驱动杆15,所述支架壳体2上设有滑轨5,所述活动夹臂4在所述滑轨5内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杆14一端与支架壳体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杆14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15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杆15另一端驱动活动夹臂4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14与第二驱动杆15转动连接端受压时抵在基座1上,所述基座1的一端与支架壳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另一端与支架壳体2的另一端之间留有供所述驱动杆摆动的间距;当支架壳体2受外力压迫,使得该间距变小时,第一驱动杆14与第二驱动杆15转动连接端抵在基座1上,第一驱动杆14与第二驱动杆15摆动,同时第一驱动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包括基座、支架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夹臂、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活动夹臂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支架壳体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杆另一端驱动活动夹臂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受压时抵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一端与支架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另一端与支架壳体的另一端之间留有供所述驱动杆摆动的间距;当支架壳体受外力压迫,使得该间距变小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抵在基座上,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摆动,同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带动活动夹臂在滑轨内移动,实现对手机的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或挡槽,所述挡块或挡槽设置在基座上,用于限制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连接端脱离基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回位弹簧使活动夹臂回位至未夹持状态的初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活动夹臂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驱动杆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杆、齿轮、保持盘,所述滑动杆与支架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一,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华阳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车安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