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3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装置主体和冷凝风机部件,所述冷凝装置主体包括相互套装并固定的外水管和内水管,所述内水管的内腔形成了冷媒流通道,所述内水管和外水管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入水通道,所述外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内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接头和冷媒出口接头,所述外水管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扇片,所述冷凝风机部件包括排风罩和至少一个冷凝风机,冷凝风机的出风侧或吸风侧朝向冷凝装置主体。该冷凝装置利用相互套装的内水管和外水管来实现介质水与高温冷媒的热交换,从而方便回收高温冷媒中的热量,使新能源汽车中的热能利用更合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冷凝装置是空调系统中的一种常规器件,在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中,冷凝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压缩机压缩后产生的高温冷媒进行散热,使冷媒的温度降低。因此冷凝装置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中。然而目前的冷凝装置的散热方式一般采用风冷,冷凝装置包括用于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的冷媒流动管路,冷媒流通管路上设置有导热扇片,并在冷媒流通管路的一侧设置有风机,高温的冷媒在管路中流动时,风机会对冷媒进行风冷,而导热扇片可提高风冷效果。然目前的这种冷凝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风冷的效果较差,见效慢;2.高温的冷媒中的热量被流动的空气带走,造成了热量的浪费,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池,因此,这高温冷媒中的这部分热量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中热能管理系统并不合理,热能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冷凝装置,该冷凝装置利用相互套装的内水管和外水管来实现介质水与高温冷媒的热交换,从而方便回收高温冷媒中的热量,使新能源汽车中的热能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装置主体(1)和冷凝风机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主体(1)包括相互套装并固定的外水管(101)和内水管(102),所述内水管(102)的内腔形成了冷媒流通道(107),所述内水管(102)和外水管(101)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入水通道(108),该冷媒流通道(107)和入水通道(108)相互独立,所述外水管(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103)和出水接头(105),所述内水管(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接头(104)和冷媒出口接头(106),所述进水接头(103)和出水接头(105)均与入水通道(108)连通,所述冷媒入口接头(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装置主体(1)和冷凝风机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主体(1)包括相互套装并固定的外水管(101)和内水管(102),所述内水管(102)的内腔形成了冷媒流通道(107),所述内水管(102)和外水管(101)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入水通道(108),该冷媒流通道(107)和入水通道(108)相互独立,所述外水管(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103)和出水接头(105),所述内水管(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接头(104)和冷媒出口接头(106),所述进水接头(103)和出水接头(105)均与入水通道(108)连通,所述冷媒入口接头(104)和冷媒出口接头(106)均与冷媒流通道(108)连通,所述外水管(101)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扇片(109),所述冷凝风机部件(2)设置于冷凝装置主体(1)一侧用于对冷凝装置主体(1)吹风或吸风,所述冷凝风机部件(2)包括排风罩(21)和至少一个冷凝风机(22),所述排风罩(21)设置于冷凝装置主体(1)的一侧,所述冷凝风机(22)设置在排风罩(21)上,冷凝风机(21)的出风侧或吸风侧朝向冷凝装置主体(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管(102)和外水管(101)均为盘管,所述导热扇片(109)设置于所述盘管的直线管段上,所述外水管(101)的入口端与所述进水接头(103)焊接固定,所述外水管(101)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接头(105)焊接固定,所述内水管(102)的入口端从外水管(101)的入口端伸出并贯穿所述进水接头(103),内水管(102)的入口端与冷媒入口接头(104)焊接固定,所述内水管(102)的出口端从外水管(101)的出口端伸出并贯穿所述出水接头(105),该内水管(102)的出口端与冷媒出口接头(106)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105)和进水接头(103)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水接头(103)包括接头主体(1031),该接头主体(1031)上设置有外水管接口(1032)、内水管接口(1033)和安装口(1034),所述外水管接口(1032)和内水管接口(1033)同心设置,所述外水管(101)的入口端插入外水管接口(1032)且焊接固定,所述内水管(102)贯穿内水管接口(1033)后并与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