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31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顶盖通过伸缩杆伸缩连接在外壳体的顶端,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外壳体的前表面底端镶入设置有散热窗,且所述散热窗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散热窗的顶端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卡盖,所述散热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该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通过散热窗内部的防尘网与吸水棉,便于对外界的灰尘与水汽进行阻挡,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水汽与灰尘的进入,便于外壳体内部的清洁,同时防止外界水汽对内部电子元件进行侵蚀,增加了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便携式充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及携带。具有操作简便,充电速度快,充电还原效率高,超过充电无过充危险,电压/电流数据显示、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输出短路、防反接保护和过热保护等功能。采用波宽调变技术、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噪音小、电磁干扰小,采用“恒流-恒压限流-恒压浮充”充电模式,要求达到全自动工作状态,适合无人值守的工作场合,内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十组以上充电数据,设备带USB接口,方便将数据导入电脑查看,设备配备后台分析软件,查看和分析整组充电曲线图,具有操作简便,充电速度快,充电还原效率高,超过充电无过充危险,电压/电流数据显示、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输出短路、防反接保护和过热保护等功能,采用波宽调变技术、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噪音小、电磁干扰小、可用于电力机房内。现有的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散热窗的在对外界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灰尘与水汽容易由散热窗进入到外壳体的内部,灰尘与水汽进入到外壳体内部,灰尘进入到外壳体的内部使得在清理时较为不便,水汽的进入对内部的电气元件造成侵蚀,对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且充电时由于充电线的存放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具备防止外界灰尘由散热窗进入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散热窗的在对外界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灰尘与水汽容易由散热窗进入到外壳体的内部,灰尘与水汽进入到外壳体内部,灰尘进入到外壳体的内部使得在清理时较为不便,水汽的进入对内部的电气元件造成侵蚀,对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且充电时由于充电线的存放较为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止外界灰尘由散热窗进入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顶盖通过伸缩杆伸缩连接在外壳体的顶端,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外壳体的前表面底端镶入设置有散热窗,且所述散热窗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散热窗的顶端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卡盖,所述散热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防尘网和吸水棉,所述散热窗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设置有固定扣,所述顶盖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装置。优选的,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绕线杆和充电线,所述绕线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盖的下表面,所述绕线杆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绕线槽,且所述充电线通过绕线槽缠绕在绕线杆上。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盖上,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插入固定杆的内部,且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外壳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外侧镶入设置有磁铁,且磁铁为“回”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伸缩杆分别设置有在顶盖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顶端与顶盖的连接为处向内凹陷形成有连接槽。优选的,所述卡盖与散热窗紧密卡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通过散热窗内部的防尘网与吸水棉,便于对外界的灰尘与水汽进行阻挡,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水汽与灰尘的进入,便于外壳体内部的清洁,同时防止外界水汽对内部电子元件进行侵蚀,增加了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2、该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通过顶盖的可伸缩连接,使得缠绕装置连接在顶盖的底端,便于对充电线的缠绕与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窗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伸缩杆;3、外壳体;4、卡扣;5、散热窗;6、万向轮;7、磁铁;8、活动杆;9、固定杆;10、绕线杆;11、充电线;12、卡槽;13、固定扣;14、防尘网;15、吸水棉;16、卡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顶盖1与外壳体3之间设置有伸缩杆2,且顶盖1通过伸缩杆2伸缩连接在外壳体3的顶端,外壳体3的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万向轮6,外壳体3的前表面底端镶入设置有散热窗5,且散热窗5的外侧设置有卡扣4,散热窗5的顶端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卡盖16,散热窗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散热窗5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设置有固定扣13,顶盖1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装置。进一步的,缠绕装置包括绕线杆10和充电线11,绕线杆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盖1的下表面,绕线杆10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绕线槽,且充电线11通过绕线槽缠绕在绕线杆10上,伸缩杆2包括活动杆8和固定杆9,活动杆8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盖1上,活动杆8的另一端插入固定杆9的内部,且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固定杆9的一端与外壳体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固定杆9为中空圆柱体结构,顶盖1的下表面外侧镶入设置有磁铁7,且磁铁7为“回”字型结构,伸缩杆2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伸缩杆2分别设置有在顶盖1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外壳体3的顶端与顶盖1的连接为处向内凹陷形成有连接槽,卡盖16与散热窗5紧密卡合。工作原理:本技术安装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时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采用了功能完善的电源IC,并由数字逻辑电路进行实行采样控制,自动检测所充蓄电池的状态,该充电机采用了“恒流-恒压限流-恒压浮充”充电模式,达到了全自动工作状态,特别适合无人值守的工作场合,优质元器件的选用保证了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能显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外界的灰尘由散热窗5进入到外壳体3内部时,由于散热窗5内部的防尘网14与吸水棉15进行隔绝,在对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进行更换时,将卡盖16由散热窗5的顶端拔出,再将散热窗5内部卡合固定连接的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抽出,即可对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进行更换,当对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不同规格的充电线11均依次缠绕在绕线杆10上,缠绕完成后通过伸缩杆2,将顶盖1压下,使得活动杆8插入到固定杆9的内部,同时使得顶盖1与外壳体3位于同一水平面,顶盖1再由磁铁7进行吸合固定连接,使用时将顶盖1向上提出,在将充电线11由绕线杆10上取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包括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所述顶盖(1)与外壳体(3)之间设置有伸缩杆(2),且所述顶盖(1)通过伸缩杆(2)伸缩连接在外壳体(3)的顶端,所述外壳体(3)的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外壳体(3)的前表面底端镶入设置有散热窗(5),且所述散热窗(5)的外侧设置有卡扣(4),所述散热窗(5)的顶端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卡盖(16),所述散热窗(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所述散热窗(5)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设置有固定扣(13),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包括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所述顶盖(1)与外壳体(3)之间设置有伸缩杆(2),且所述顶盖(1)通过伸缩杆(2)伸缩连接在外壳体(3)的顶端,所述外壳体(3)的底端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外壳体(3)的前表面底端镶入设置有散热窗(5),且所述散热窗(5)的外侧设置有卡扣(4),所述散热窗(5)的顶端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卡盖(16),所述散热窗(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4)和吸水棉(15),所述散热窗(5)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设置有固定扣(13),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绕线杆(10)和充电线(11),所述绕线杆(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盖(1)的下表面,所述绕线杆(10)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绕线槽,且所述充电线(11)通过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