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热泵式空调器技术

技术编号:20793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热泵式空调器,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空调压缩机的可运行频率区间,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可运行频率区间内,避免了压缩机的频率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系统故障,检查当前室内温度,判断温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室内温度,若达到则对内管的温度进行调整。在温度满足需求时通过调整空调的内管温度,减小垂直温差,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热泵式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空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热泵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热泵式空调器产业逐步发展,热泵分体空调已基本完全取代单冷空调入主家装市场,随着空调产品变频化,变频热泵式空调器成为了现行空调用品中的主流。然而热泵式空调器虽然发展很快,但实际用户使用过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各大厂商空调产品问题多样,在采暖模式下却有一个行业痛点问题,即采暖送风不适,房间垂直温差较大。这是空调热泵化之后所必然导致的行业问题,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内机安装位置是合理的,能够达到冷空气吹出时瀑布式降落送风,而在制热时,内机送风位置恰巧成为了引起采暖不适的罪魁祸首,热风因密度较小在吹出时受浮升力影响,很难送达地面,造成垂直温差大,房间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冷甚至达不到用户基本采暖需求,用户体验差,从而引发投诉问题。此外当人体活动区域无法到达舒适性需求,用户会把设定温度往上调。但这样反而导致房间温度分布更加不均匀,且耗电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空调制热模式垂直温差大,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制热开机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可运行频率区间;控制所述压缩机在所述可运行频率区间内运行;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判断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若所述当前室内温度达到所述目标室内温度,则根据预先设定的空调内管温度控制策略,对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制热开机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可运行频率区间;控制所述压缩机在所述可运行频率区间内运行;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判断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若所述当前室内温度达到所述目标室内温度,则根据预先设定的空调内管温度控制策略,对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可运行频率区间,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压缩机频率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压缩机最高频率和压缩机最低频率;以所述最高频率为最大值,所述最低频率为最小值,组成所述压缩机的可运行频率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空调内管温度控制策略,对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进行调整,包括:获取预先设定的内管温度第一控制策略和所述空调的当前内管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和所述空调的当前内管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第一目标内管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空调内管温度控制策略,对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进行调整,还包括:判断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内管温度;若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没有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内管温度,则获取预先设定的内管温度第二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和所述空调的当前内管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第二目标内管温度;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二目标内管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张世航肖彪黄童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